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水稻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彬 高翔 +3 位作者 刘玉涛 徐丽君 孙倩 吴桂茹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5期100-104,134,共6页
为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缓解目前江苏省乃至我国中南部地区有限耕地和天然粗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水稻秸秆自身理化特性的分析,并针对目前常见的物理、生物、化学等处理方法的内在作用机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 为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缓解目前江苏省乃至我国中南部地区有限耕地和天然粗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水稻秸秆自身理化特性的分析,并针对目前常见的物理、生物、化学等处理方法的内在作用机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综合性对比,在此基础上探索江苏水稻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发展方向的关键性切入点。结果表明应结合江苏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特点,一方面从秸秆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动物的消化机理入手,突破微(青、黄)贮等技术瓶颈,以充分提高水稻秸秆饲用价值为技术性突破口;另一方面要以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研究水稻秸秆饲料化集成技术体系和产业化模式制度,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手段逐步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促进江苏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饲料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增韧阻燃MF浸渍纸的研究
2
作者 陈玉连 姜何 +4 位作者 胡家俊 郭玺 张彦娟 孙伟圣 张一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4,共11页
随着人造板市场的不断发展,浸渍纸作为家具、木地板、建筑板材等重要的表面装饰材料,在装饰和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浸渍纸因其优异的附着力和耐水性而占主导地位,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然而,由于浸... 随着人造板市场的不断发展,浸渍纸作为家具、木地板、建筑板材等重要的表面装饰材料,在装饰和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浸渍纸因其优异的附着力和耐水性而占主导地位,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然而,由于浸渍用的MF树脂固有的脆性和较差的阻燃性,使得MF浸渍纸容易发生龟裂,且易燃烧,严重影响了MF浸渍纸的使用寿命。因此,本研究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腰果酚缩水甘油醚以及单宁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生物基超支化聚硅氧烷(CS@HBPSi),对MF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并将改性前后的MF浸渍纸与刨花板通过热压方式结合,探究MF树脂、MF浸渍纸及其饰面板的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MF树脂,改性后的MF/CS@HBPSi-树脂,热稳定性提高。MF/CS@HBPSi-浸渍纸的断裂伸长率增幅为124%,表现出优异的韧性。同时MF/CS@HBPSi-浸渍纸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1.9%,阻燃性达到B_(1)级别(GB/T 2406.3—2022),耐香烟灼烧级别提高至4级。此外,改性后MF/CS@HBPSi-树脂的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2,MF/CS@HBPSi-浸渍纸饰面板的耐磨性提高了25%。利用该生物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对浸渍纸用MF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浸渍纸的力学性能,而且能够起到装饰作用,研究结果为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纸 MF树脂 超支化聚硅氧烷 韧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埋PVC管空心刨花板平压成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宏拓 周驹 +2 位作者 王祝兵 王豪清 钱俊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5,共5页
针对现有空心刨花板纵向强度低,对刨花要求高和需脱膜等缺陷,以不同板材厚度、空心孔距和芯层比例(芯层刨花质量比)作为影响因素,采用预埋PVC管平压成型的方式制造空心刨花板,对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预埋... 针对现有空心刨花板纵向强度低,对刨花要求高和需脱膜等缺陷,以不同板材厚度、空心孔距和芯层比例(芯层刨花质量比)作为影响因素,采用预埋PVC管平压成型的方式制造空心刨花板,对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预埋PVC管进行平压式空心刨花板制造是可行的,对板材性能有较大的增强作用。相同密度下厚度为16 mm的板材力学性能最好,芯层所占比例为2/3时,PVC管孔截面变形最小,空心孔距对板材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板材的24 h吸水膨胀率(TS)随着厚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力学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大而先下降后上升。当厚度为16 mm时,板材静曲强度(MOR)达到12.66 MPa,弹性模量(MOE)达到1.444 GPa,而24 h TS达到11.80%。板材的MOR和MOE随空心孔距的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对24h TS无明显影响,当空心孔距为20 mm时,板材的MOR达到12.47 MPa、MOE达到1.336 GPa、而24 h TS达到11.62%。板材的MOR和MOE随芯层比例的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对24 h TS无明显影响,当芯层比例为2/3时,板材的MOR达到12.04 MPa,MOE达到1.302 GPa,而24 h TS达到了1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埋PVC 空心刨花板 平压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磺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涂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锦佳 黄腾 +6 位作者 柏志成 沈佳豪 谢清怡 朱俊辉 戴进峰 刘元强 詹先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以水为溶液的层层自组装法(LBL)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表面构筑了不同层数的壳聚糖-磺化石墨烯的生物基阻燃涂层,探索了不同层数(x BL)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有防火涂层的RPUF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抑... 采用以水为溶液的层层自组装法(LBL)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表面构筑了不同层数的壳聚糖-磺化石墨烯的生物基阻燃涂层,探索了不同层数(x BL)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有防火涂层的RPUF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抑烟能力,且其性能随着涂覆层数增加而增强;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经过5层自组装涂覆的RPUF-5BL可通过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35.1%)和800℃残炭量(34.9%,质量分数,下同)分别提高了78.2%和85.6%;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163.9 kW/m^(2))、总产烟量(TSP,9.1 m^(2))、最大烟密度(MSD,22.9%)和烟密度等级(SDR,14.9)分别下降了30.6%、14.2%、61.9%和1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泡沫 阻燃 抑烟 磺化石墨烯 层层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吸式固定床的木片气化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中青 叶结旺 +2 位作者 赵超 孙庆丰 张齐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7-274,共8页
樟子松木材是中国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通过气化技术可将其转化为高热值生物燃气,用于内燃机发电。该文研究了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系统中当量比(ER)对樟子松木片气化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气化副产物炭和焦油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樟子松木材是中国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通过气化技术可将其转化为高热值生物燃气,用于内燃机发电。该文研究了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系统中当量比(ER)对樟子松木片气化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气化副产物炭和焦油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最优ER值为0.251,可燃气热值为4.55 MJ/Nm^3,可燃气成分为CO(17.47%,以体积分数计,下同)、H2(14.67%,以体积分数计,下同)、CO_2(12.43%,以体积分数计,下同)、CH_4(2.12%,以体积分数计,下同),可燃气焦油含量为350 mg/Nm3,冷气效率为65.46%,具备较强的气化发电潜力。木炭的低位热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28.17 MJ/kg和342 m^2/g,可制备成型炭燃料和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轻质焦油主要成分为酚类(36.75%,以质量分数计,下同)、乙酸(22.14%,以质量分数计,下同)和酮类(13.73%,以质量分数计,下同),可制成植物生长调节剂;重质焦油主要成分为杂环的芳香烃(59.98%,以质量分数计,下同)、1环的轻质芳香烃(4.71%,以质量分数计,下同)和2-3环的轻质多环芳香烃(16.48%,以质量分数计,下同),可制备高附加值芳香烃类化学品。小试规模的木片气化试验研究将为大规模的气化发电工艺和设备提供优化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试验 木片 下吸式固定床 木炭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子的水果表面图像拼接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姚立健 周高峰 +2 位作者 倪忠进 张培培 朱世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166,共6页
水果全表面图像信息是否完整,直接影响水果表面颜色和缺陷检测的结果。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子的图像拼接方法,实现多视角水果图像的拼接以获取完整的水果表面信息。首先以15&... 水果全表面图像信息是否完整,直接影响水果表面颜色和缺陷检测的结果。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子的图像拼接方法,实现多视角水果图像的拼接以获取完整的水果表面信息。首先以15°固定间隔旋转水果以获取各视角下的连续图像,在图像2R-G-B通道下实现图像目标和背景分离,并对目标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均衡化以增强其纹理信息,有利于特征点的提取。运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因为特征向量数量多、维数高,采用普通的K-D树算法搜索匹配点将消耗大量时间,因此将图像划分为16个区域,通过多次试验可知中间4个区域为特征点是最容易匹配的区域,这样就缩小匹配点可能存在的区域。采用极线几何约束法和改进型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以提高图像拼接精度,减少匹配时间。根据平移矩阵,对前后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实现水果表面图像的完整拼接。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平均匹配精度提高35.0%,平均拼接时间为2.5 s,较传统K-D树算法缩短67.8%时间,拼接效果还原率为93.9%。该文算法具有一定的尺度、旋转以及仿射变换不变性,适用于随机呈现的不同姿态球状水果图像拼接。该研究可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产品品质检测和等级划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图像拼接 算法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竹阻燃处理工艺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春贵 魏金光 金春德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研制阻燃性能优异的重组竹,采用常压浸渍法对竹束进行阻燃处理,研究阻燃处理工艺对竹束载药率和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束载药率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阻燃重组竹的含水率和24 h吸水... 为研制阻燃性能优异的重组竹,采用常压浸渍法对竹束进行阻燃处理,研究阻燃处理工艺对竹束载药率和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束载药率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阻燃重组竹的含水率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大于未阻燃重组竹,且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阻燃重组竹的内结合强度和静曲强度低于未阻燃重组竹,且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增大逐渐降低。综合评判,竹束浸渍处理的较佳时间为120 min,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不宜大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阻燃性能 浸渍处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和分布活化能模型的樟子松热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中青 徐嘉炎 +1 位作者 叶结旺 张齐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6,共7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通过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对樟子松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其热解机理进行探讨。TG/DTG曲线表明,樟子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通过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对樟子松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其热解机理进行探讨。TG/DTG曲线表明,樟子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FTIR图表明,热解挥发份气体相对含量最多的3类物质是CO2,醛、酮、酸类以及烷烃、醇类和酚类等有机物。随着转化率增加,通过DAEM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数值波动明显,证明樟子松热解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0.1<转化率(α)<0.3,主要是半纤维素降解,其支链首先降解,然后主链发生断裂;0.3<α<0.7,主要是纤维素降解,首先转化为中间产物活性纤维素,活性纤维素再次降解;0.7<α<0.8,主要是木质素降解,苯丙烷分子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立体结构以及低反应活性的焦炭的不断生成造成此阶段活化能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热解 热重红外联用 分布活化能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改性及其纤维制备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薛凤莲 林剑 +2 位作者 赵广杰 张扬 来雅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改善碱木质素的熔融性能,实现熔融纺丝法制备碱木质素基纤维,以制浆造纸黑液粉末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与不同质量比的聚乙二醇-400(PEG-400)混合加热,再倒入水中搅拌不同时间后过滤干燥,测定改性处理后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黏度及... 为改善碱木质素的熔融性能,实现熔融纺丝法制备碱木质素基纤维,以制浆造纸黑液粉末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与不同质量比的聚乙二醇-400(PEG-400)混合加热,再倒入水中搅拌不同时间后过滤干燥,测定改性处理后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黏度及熔融纺丝性能等特征。结果表明:1)在相同搅拌时间时,不同质量比的PEG-400改性处理对灰分含量影响不大,木质素含量随质量比的增加而变少或不变;在相同质量比时,搅拌时间越长,灰分含量越少,木质素含量越多。2)经PEG-400改性处理的碱木质素的热分解温度增加,热稳定性能提高;但随着质量比或搅拌时间的增加,其热分解温度均减少,热稳定性能降低。3)质量比为1∶1和1∶2时PEG-400改性处理的碱木质素均表现出较差的熔融性能,而质量比为1∶3时PEG-400改性处理的碱木质素呈现较好的熔融性能,尤其是搅拌时间为2 h的碱木质素则表现出较稳定的熔融性能,并且能够在228℃温度下熔融纺丝制备得到直径约为(30±4.8)μm的碱木质素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聚乙二醇 熔融性能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马尾松热解产物产率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中青 张齐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逐渐增加,炭产率和生物油产率逐渐减少;在700℃时,可燃气的最高热值为12.11 MJ·N^(-1)·m^(-3),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CO_2(24.00%),一氧化碳CO(25.00%),甲烷CH4(15.50%),氢气H_2(25.50%)和烃类气体CnHm(2≤n≤4)(0.97%);炭的最高低位热值和比表面积分为31.8 MJ·kg^(-1)和536.13 m^2·g^(-1);生物油中乙酸(5.30%),1-羟基-2-丁酮(4.11%),乙酰甲醇(8.46%),苯酚(2.66%)和甲基苯酚(3.87%)的相对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马尾松 慢速热解 固定床 可燃气 生物质炭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单板载药量对薄竹胶合板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书强 庞小仁 +3 位作者 黄成建 沈道海 章卫钢 李延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0-595,共6页
利用复配阻燃剂采用常压浸渍法研究温度、时间、浸渍质量浓度等对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并测试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0 h,浸渍质量浓度为300.0 g·L-1时为最佳浸渍条件;随着载药量的... 利用复配阻燃剂采用常压浸渍法研究温度、时间、浸渍质量浓度等对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并测试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0 h,浸渍质量浓度为300.0 g·L-1时为最佳浸渍条件;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薄竹胶合板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量都减小,而残余物质剩余量和点燃时间在逐渐增加;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的氧指数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并且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载药量A≥8%,其氧指数已达到GB/T 9846.7-2004中B1级胶合板和日本JISD1322-1977中的难燃一级品的要求;胶合强度测试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其胶合强度随着载药量的增加有所下降。胶合强度和含水率均能满足Ⅱ类普通胶合板的国家标准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竹单板 阻燃 胶合板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环氧树脂/聚己内酯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志鹏 张艳 +3 位作者 寇彦平 陈凤华 聂玉静 傅深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6,共6页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加入对低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高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随着CNF加入量的增加,均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两相结构,但两相相区尺寸逐渐减小,PCL富集相的连续性增强;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NF的加入使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均能提高,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较未添加CNF的体系提高了91%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环氧/聚己内酯共混体系 形貌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竹单板浸渍工艺对阻燃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书强 牛帅红 +2 位作者 金敏 庄仁爱 王丽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常压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等不同浸渍工艺参数对薄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h,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时,单板载药量趋于稳定;单板厚度增加... 在常压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等不同浸渍工艺参数对薄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h,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时,单板载药量趋于稳定;单板厚度增加,单板栽药量会相应减少.力学性能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随着栽药量的增加,胶合强度有所下降,与未处理试样的胶合强度相比,经载药量为6%,8%,10%和12%阻燃处理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分别下降了16.1%,22.0%,28.0%和35.6%,含水率范围为12.3%~ 13.2%,胶合强度和含水率均能满足Ⅱ类胶合板的要求.燃烧性能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胶合板的点燃时间和残余质量逐渐增加,而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逐渐减小,阻燃效果明显.因此,利用常压浸渍工艺生产阻燃薄竹胶合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竹单板 阻燃 胶合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竹材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卫钢 谢大原 +2 位作者 李延军 张宏 金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6年生毛竹进行改性处理,并分析其蠕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14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热处理温度为22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热处理温度180℃的竹材恒... 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6年生毛竹进行改性处理,并分析其蠕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14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热处理温度为22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热处理温度180℃的竹材恒定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大于140℃时的蠕变速率,蠕变柔量由低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向高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转变过渡。热处理时间为2和4 h时,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减速蠕变阶段变化较为接近;而热处理时间为6 h时,其塑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蠕变柔量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热处理时间 蠕变柔量 竹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切薄竹载药量对薄竹胶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书强 牛帅红 +3 位作者 庞小仁 李延军 金敏 王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8,共4页
利用复配阻燃剂研究了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及浸渍浓度对刨切薄竹载药量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60℃,时间8 h,浸渍浓度30%时为最佳浸渍条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随着载... 利用复配阻燃剂研究了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及浸渍浓度对刨切薄竹载药量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60℃,时间8 h,浸渍浓度30%时为最佳浸渍条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随着载药量的增加其胶合强度有所下降,未处理试样的胶合强度为0.85 MPa,含水率为11.0%,经阻燃处理载药量为6%、8%、10%、12%的胶合板胶合强度依次为0.75 MPa、0.71 MPa、0.64 MPa、0.58 MPa,分别下降了11.8%、16.5%、24.7%、31.8%,含水率范围为12.3%~13.2%。当载药量为6%和8%时胶合强度满足普通胶合板的国标指标值,即≥0.70MPa;综合含水率和胶合强度可知8%为最佳载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切薄竹 阻燃 薄竹胶合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氧化法制备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及其悬浮液稳定性和流变行为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秀雯 姜学泓 +4 位作者 王静芳 李强 钱俊 吴强 王思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672,共6页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纤维素含量高。为高效利用五节芒,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处理五节芒纤维素,再通过高压均质制备了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CNF)。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为纤维...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纤维素含量高。为高效利用五节芒,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处理五节芒纤维素,再通过高压均质制备了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CNF)。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为纤维状结构,直径为(10.0±2.3)nm,长度在微米级,表面羧基质量摩尔浓度为1.98mmol·g-1;Zeta电位结果表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具有极好的储存稳定性。稳态流变测试表明: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随着固含量提高,黏度升高,剪切变稀行为增强;动态流变测试表明,由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的高长径比,其悬浮液在固含量为0.56%时,即表现出明显的凝胶行为;Cox-Merz规则在纤维素纳米纤丝固含量较低时适用,而当纤维素纳米纤丝固含量为0.56%时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五节芒 纤维素纳米纤丝 TEMPO氧化 高压均质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毛竹材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南博 王书强 +3 位作者 李延军 殷丽萍 黄成建 王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材为研究对象,探讨热处理温度(100~200℃)和时间(2h、3h)对去青去黄后的毛竹材表面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使毛竹材表面颜色均匀加深,随着处理温度和时...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材为研究对象,探讨热处理温度(100~200℃)和时间(2h、3h)对去青去黄后的毛竹材表面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使毛竹材表面颜色均匀加深,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毛竹材的明度(L*)、黄蓝色品指数(b*)和平衡含水率显著下降,红绿色品指数(a*)先上升后下降,总体色差(?E*)显著上升,说明热处理后竹材表面颜色逐渐由原色过度到棕褐色;在本研究范围内,通过高温热处理毛竹材的明度、黄蓝色品指数、红绿色品指数最大降低56.45%、54.34%、37.40%,平衡含水率降低4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材 热处理 表面颜色 平衡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高温处理工艺对竹材软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一飞 刘红征 +2 位作者 李延军 夏俐 许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9,共4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材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高温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毛竹初始含水率对毛竹抗弯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的影响。180℃蒸汽软化处理5 min后试件自身温度下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材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高温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毛竹初始含水率对毛竹抗弯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的影响。180℃蒸汽软化处理5 min后试件自身温度下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件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处理温度为160-200℃时,其力学性能下降最快;180℃软化处理5 min后,初含水率为114%的泡水试件较初始含水率为11%的气干试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51.8%,27.9%;蒸汽高温处理对竹材具有较好的软化效果,但处理后试件温度下降过快会导致其力学性能升高、塑性降低,不利于展平,在实际生产中应快速高效的进行软化展平,适当提高生产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材 蒸汽高温处理 力学性能 软化展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水处理工艺对竹重组材颜色耐久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庄仁爱 章卫钢 +3 位作者 李延军 王书强 王丽 庞小仁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料,对其进行120、140、160℃各60 min,160℃各30、60、90 min的高温热水处理并压制成竹重组材,运用紫外老化试验箱加速老化方法对老化前后的竹重组材进行颜色变化分析,...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料,对其进行120、140、160℃各60 min,160℃各30、60、90 min的高温热水处理并压制成竹重组材,运用紫外老化试验箱加速老化方法对老化前后的竹重组材进行颜色变化分析,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温热水处理工艺前后的竹重组材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竹重组材颜色稳定性随着高温热水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升,160℃下ΔE*ab(处理前后颜色变化的大小)值最小为9.1,而处理时间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热水处理后的竹重组材相比未经处理的竹重组材的表面破坏程度大,表面组织也变得更加的松散,而未处理的竹重组材表面要相对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束 高温热水处理 竹重组材 紫外老化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竹材结构连接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靓 陈华山 余肖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重组竹材的基本性能进行综述,其力学性能与木材相近,密度大,碳化后的重组竹纹理与高级木材相近,干缩系数较小,适用于家具制作。重点对榫卯连接、螺栓连接和钉连接三种常用连接方式对用重组竹材的结构连接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榫卯结构... 对重组竹材的基本性能进行综述,其力学性能与木材相近,密度大,碳化后的重组竹纹理与高级木材相近,干缩系数较小,适用于家具制作。重点对榫卯连接、螺栓连接和钉连接三种常用连接方式对用重组竹材的结构连接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榫卯结构连接比一般的木材强度高;螺栓直径、纹理方向和含水率对连接点的影响显著;螺钉的拧入深度和导入直径比螺钉种类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材 结构连接 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