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浙南山区景宁县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与改造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廖陈富 程义华 包佐淼 《茶叶》 201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浙江省景宁县农业部门为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做精,2009至2010年对全县茶叶进行地毯式的普查,全县有低产茶园533多hm2,从本地实际出发,分析低产茶园形成六方面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改造低产茶园的三大机制和五方面技术对策。
关键词 低产茶园 原因分析 改造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景宁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玲玲 《农技服务》 2007年第7期120-121,共2页
分析了景宁县农业现状,根据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宁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对策 景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对景宁惠明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玲玲 王建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488-489,共2页
以景宁7年生惠明茶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沼肥(沼液与沼渣混合物)、沼液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株施沼肥3 kg、沼液5 kg与菜籽饼150 g作越冬基肥的处理下,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发芽密度、1芽2叶百芽重及单位面积鲜叶产量均有显著提高;沼肥、... 以景宁7年生惠明茶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沼肥(沼液与沼渣混合物)、沼液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株施沼肥3 kg、沼液5 kg与菜籽饼150 g作越冬基肥的处理下,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发芽密度、1芽2叶百芽重及单位面积鲜叶产量均有显著提高;沼肥、沼液处理与菜籽饼相比,其发芽密度、1芽2叶百芽重与单位面积鲜叶产量分别增加10.8%,4.5%,13.8%与2.5%,1.0%,6.5%,同时茶叶品质稳定,保持了惠明茶所特有的特征,说明沼肥、沼液可替代菜籽饼应用于本地生态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惠明茶 发芽密度 百芽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乡景宁发展山羊生产的主要措施
4
作者 季林英 刘志锋 吴丽平 《畜禽业》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山羊生产 农民脱贫致富 山羊养殖业 林地面积 产业结构调整 浙江南部 资源丰富 农村经济 草食动物 规模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山区茶园栽培技术 提升景宁惠明茶效益
5
作者 蒋春兰 刘建平 +1 位作者 周海东 王海芬 《茶桑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期24-24,共1页
茶叶是景宁农村的主导产业.“以茶富农”是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景宁山区地域条件后,提出的发展全县农村产业的远大战略。为了打造“茶乡景宁”.规范茶叶培育管理.提升惠明茶品质效益.实施县委提出的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县茶叶办针... 茶叶是景宁农村的主导产业.“以茶富农”是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景宁山区地域条件后,提出的发展全县农村产业的远大战略。为了打造“茶乡景宁”.规范茶叶培育管理.提升惠明茶品质效益.实施县委提出的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县茶叶办针对景宁山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提出“五优化”栽培技术,在全县进行普及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效。“五优化”生产技术的主要经验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山区茶园 优化 栽培 效益 惠明茶 主导产业 景宁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梨园秋冬季综合管理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常贵 朱文佩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1期92-92,110,共2页
分析了导致梨园低产的原因,并阐述了梨园秋冬季的综合管理措施。
关键词 低产梨园 管理措施 秋冬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赵康 陈方景 +1 位作者 吴松标 彭兰凤 《植物医生》 2006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施药技术 药剂防治技术 防治效果 西南山区 产量影响 枯心 白穗 稻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育芽栽培技术
8
作者 吴松标 刘英 石德锋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技术 育芽 栽培试验 西南山区 示范园区 景宁县 浙江省 栽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放养土鸡模式初探
9
作者 张丽芬 朱文佩 刘常贵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土鸡 放养 梨园 农村产业结构 果园养鸡 果树产量 种养结合 养鸡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树秋季高接换种及接后丰产技术
10
作者 刘常贵 朱文佩 刘丽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35-36,共2页
景宁县1997年就引进了美国黑李,由于长期种植,种性退化严重,出现了低产、质差、低效等诸多问题。为改变现状,笔者采用高接换种进行品种改良。
关键词 高接换种 丰产技术 秋季 李树 美国黑李 种性退化 品种改良 景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探讨
11
作者 刘赵康 陈方景 +2 位作者 吴松标 彭兰凤 刘丽卿 《江西植保》 2005年第1期43-44,42,共3页
通过对防治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等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枯心,适宜在卵孵高峰后5d施药,防治第3代造成的白穗应在水稻破口5%~10%时施药.施药方法,以常规喷雾和泼浇的效果较好,施药时要适当加大用水量,田间应保持水层.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施药技术 施药方法 峰后 农药防治 田间 乙酰甲胺磷 适宜 高峰 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山区板栗高接换种技术及作用
12
作者 潘昌荣 潘建平 《农技服务》 2009年第6期125-125,156,共2页
从单芽切接、挖骨接、切腹接等方面介绍了浙南山区板栗高接换种的主要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措施及高接换种的作用。
关键词 板栗 高接换种 作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