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新昌县1844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东霞 姚翔 +1 位作者 石玉玲 王淑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4年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以2010~2014年新昌县正常产新生儿18 44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于出生后48~72h接受TEOAE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42d左右进行TEOAE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诊到上级听力筛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4年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以2010~2014年新昌县正常产新生儿18 44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于出生后48~72h接受TEOAE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42d左右进行TEOAE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诊到上级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5年间新昌县正常活产新生儿18 444例中接受听力初筛18 027例,初筛率97.7%(18 027/18 444),初筛未通过率15.1%(2 730/18 444),复筛率80.9%(2 208/2 730),确诊听力损失48例,左耳12例,右耳7例,双耳29例;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2.7‰(48/18 027)。结论 2010~2014年新昌县新生儿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7‰,该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低,失访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金瑞军 陈祖华 +1 位作者 陈瑶 李运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8患者中,单发病灶5例,两个及以上病灶3例,共15个病灶。最大径0.6~15cm,其中<3cm者8个。病灶边缘清晰光... 目的: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8患者中,单发病灶5例,两个及以上病灶3例,共15个病灶。最大径0.6~15cm,其中<3cm者8个。病灶边缘清晰光整10个,并见假包膜;不清晰5个。平扫为低和稍低密度,均匀4个,不均匀11个,见坏死囊变3个和脂性密度影6个,CT值在-5~-33HU。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微强化11个,明显强化4个;均匀强化4个,不均匀强化11个。门静脉期10个病灶持续强化,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减退。结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CT征象缺乏特征性,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超 卢明智 +1 位作者 邵成伟 陆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4-1304,1307,共2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和胰胆管狭窄,临床上经激素治疗可痊愈。此病易误诊为胰腺肿瘤,常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和胰胆管狭窄,临床上经激素治疗可痊愈。此病易误诊为胰腺肿瘤,常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影像表现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1]。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7例AIP患者的MR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自身免疫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俞晓铭 蒋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4-884,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肝胆结石患者237例,随机选取其中120例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69例;年龄7~81岁,平均年龄47.5岁。患者因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胆肠吻合术 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结石患者 治疗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血管肉瘤误诊为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金峰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2-703,共2页
患者女性,71岁,2014年3月12日发生左侧胸部跌伤,当时胸部疼痛,后发生肿胀,无头晕恶心,无昏迷及呕吐,无胸闷气促及明显腹痛,当时患者未予以高度重视,3月24日患者自觉症状加剧,并感左上腹疼痛,遂入住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
关键词 脾脏肿瘤 血管肉瘤 误诊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口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梗阻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慧 朱章国 +2 位作者 王超国 俞寅 王惠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92-93,共2页
钬激光与输尿管镜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18例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梗阻输尿管镜常规方法进镜失败,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膀胱壁内段 输尿管口 输尿管镜 结石梗阻 钬激光 治疗 管壁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奈福泮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言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奈福泮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ASAⅠ或Ⅱ级的行椎管内麻醉后出现寒战患者,分别采用盐酸奈福泮20mg复合0.5%利多卡因20mg(A组)、单纯盐酸奈福泮20mg(B组)、氟芬合剂1/2量(C组)3种治... 目的:探讨盐酸奈福泮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ASAⅠ或Ⅱ级的行椎管内麻醉后出现寒战患者,分别采用盐酸奈福泮20mg复合0.5%利多卡因20mg(A组)、单纯盐酸奈福泮20mg(B组)、氟芬合剂1/2量(C组)3种治疗措施,观察麻醉后寒战是否消失及其他症状改变情况。结果:3组治疗方式比较,疗效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A组疗效最为满意。结论:盐酸奈福泮复合小剂量利多卡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疗效确切,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战 麻醉 脊柱 奈福泮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C_2脊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枕部痛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0,122,共2页
关键词 枕部疼痛 阻滞治疗 脊神经节 X线引导 顽固性 临床治疗 神经阻滞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永妃 屠福汉 +1 位作者 徐慧敏 何美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行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B组21例,行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行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B组21例,行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置管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B组(57.1%)(P<0.05),置管时间A组为(4±1)min,明显短于B组的(6±1)min(P<0.05)。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胃切除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操作简便,置管时间短,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空肠营养管 肠道营养 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位指尖式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小平 张利新 沈菊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914,共2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观察 按摩治疗 指尖 口腔颌面部 急性发作 张口受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致中耳炎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东霞 姚翔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0,共1页
患者,女,65岁,2014年2月11日因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近半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抗炎治疗3天(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患者既往有左中耳炎反复流脓病史3年余、高血压病史5年余。入院体检见左外耳道大量脓痂附着,祛除痂皮及分泌物,见鼓... 患者,女,65岁,2014年2月11日因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近半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抗炎治疗3天(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患者既往有左中耳炎反复流脓病史3年余、高血压病史5年余。入院体检见左外耳道大量脓痂附着,祛除痂皮及分泌物,见鼓膜松弛部大穿孔,脓血性分泌物堆积,音叉试验示左耳混合性聋,初步诊断左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入院当天予拉氧头孢1.0静脉滴注,2次/日;次日完善相关检查并行左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耳,2次/日,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连续用药6天,左耳仍持续流脓。颞骨CT 示鼓室窦和乳突内软组织影;尿常规示:白细胞64个/μl ,红细胞16个/μl ,上皮细胞43个/μl ,血常规无异常,2月17日左耳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棒酸等药物敏感。故改用替卡西林针3.2g静脉滴注,2次/日,双氧水清洗左侧外耳道,并予替卡西林针3.2g+注射用水10ml配制液滴耳,治疗12天后左耳无脓性分泌物,鼓室腔干燥,患者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分泌物培养 氧氟沙星滴眼液 高血压病史 替卡西林 入院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伯尧 徐东方 《卫生经济研究》 2000年第10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产权制度 体制改革 医院改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神经联合下颌颈缘区阻滞用于腮腺肿瘤切除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梁永妃 吕小平 何美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93-4193,共1页
腮腺肿瘤位居颊颈部,血管、神经丰富,分布复杂,对其手术.麻醉处理难度较大.通常采用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前者费用昂贵,对人体生理影响大^[1-2];而后者阻滞不易完善,镇痛效果欠佳,影响手术操作。自2000年起,我院采... 腮腺肿瘤位居颊颈部,血管、神经丰富,分布复杂,对其手术.麻醉处理难度较大.通常采用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前者费用昂贵,对人体生理影响大^[1-2];而后者阻滞不易完善,镇痛效果欠佳,影响手术操作。自2000年起,我院采用C2神经联合下颁颈缘区阻滞用于腮腺肿瘤切除,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肿瘤切除 疗效观察 阻滞 神经 颈缘 下颌 局部浸润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扩张肌间沟置入硬膜外导管行连续臂丛麻醉应用观察
14
作者 吕小平 王亚兰 何美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6-336,共1页
连续臂丛麻醉临床常用.尤其在断肢再植、术后镇痛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越作用.传统多采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留置肌间沟的形式进行:但受多因素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体呈现操作标志欠明确、置管不够流畅、一次置管成功率尚待提高等... 连续臂丛麻醉临床常用.尤其在断肢再植、术后镇痛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越作用.传统多采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留置肌间沟的形式进行:但受多因素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体呈现操作标志欠明确、置管不够流畅、一次置管成功率尚待提高等不足。对此,笔者总结日常经验、剖析局部解剖特征.经采用扩张肌间沟置入硬膜外导管行连续臂丛麻醉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导管 臂丛麻醉 肌间沟 麻醉应用 置入 一次置管 断肢再植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针法新型腋路臂丛麻醉的效果
15
作者 吕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4-525,共2页
腋路法臂丛麻醉临床常用,传统实施以局麻药腋鞘内一针式注射。但总体疗效差异明显,而神经定位器介导下的麻醉方式虽疗效显著,但由于受物件及操作时限影响,临床尚未形成普及。对此,我们分析局解特征,在实施腋路臂丛麻醉时应用双针... 腋路法臂丛麻醉临床常用,传统实施以局麻药腋鞘内一针式注射。但总体疗效差异明显,而神经定位器介导下的麻醉方式虽疗效显著,但由于受物件及操作时限影响,临床尚未形成普及。对此,我们分析局解特征,在实施腋路臂丛麻醉时应用双针法鞘内注射替代传统一针法,结果疗效提升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麻醉 腋路法 双针法 疗效差异 鞘内注射 麻醉方式 总结报告 局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介导银针肌肉刺激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16
作者 吕小平 潘亚英 陈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介导银针肌肉刺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影像介导采用银针肌肉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晚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影像介导银针肌肉刺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影像介导采用银针肌肉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晚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介导银针肌肉刺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同时结合影像学技术使操作更趋科学化、个体化、简明化,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介导 针刺 肌肉刺激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