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三产融合、示范引领为导向的乡镇单元产业振兴建设研究--基于浙江省温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规划、调研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少平 陶伦 吴晶晶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宏观上必须以贯彻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为前提,同时也必须关注微观视角下乡村产业发展举措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效果。浙江省温州市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本目标,结合乡镇单元产业资源特征,深入挖掘乡村产业优化升级与融合连...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宏观上必须以贯彻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为前提,同时也必须关注微观视角下乡村产业发展举措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效果。浙江省温州市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本目标,结合乡镇单元产业资源特征,深入挖掘乡村产业优化升级与融合连接的平台、渠道,以乡村单元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要实施模式,合理规划和建设区域示范产业空间,坚持三产融合、示范引领的产业发展原则,通过政策和规划引导自下而上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激发区域乡村层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顺利、扎实地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产融合 示范引领 产业振兴 乡镇产业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社区小微医疗服务设施弹性规划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坚韧 金淑敏 +1 位作者 吴洁 赵秀敏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加快完善各类社区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依托“完整社区”理念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医疗服务设施,有助于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自上而下推进的完整社区建设是现阶段各地加快推进社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的重要实... 加快完善各类社区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依托“完整社区”理念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医疗服务设施,有助于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自上而下推进的完整社区建设是现阶段各地加快推进社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的重要实践。文章以“完整社区”理念为理论导向,以弹性规划为手段,提出了社区生活圈医疗服务设施弹性规划的四大模式,并以义乌市为例,对社区生活圈医疗服务设施弹性规划模式进行实例应用,同时以下车门未来社区为实施单元进行具体的细化应用,旨在从单元社区角度对弹性规划四大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从而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社区 社区生活圈 社区医疗服务设施 弹性规划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乡村低碳场景居民感知与支持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2053-2063,共11页
未来乡村是浙江省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未来乡村的规范名称。辨明居民对于未来乡村低碳场景的感知度和支持度,有利于精准进行未来乡村的高质量建设。以“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余村为研究区域,对未来乡村生态建设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 未来乡村是浙江省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未来乡村的规范名称。辨明居民对于未来乡村低碳场景的感知度和支持度,有利于精准进行未来乡村的高质量建设。以“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余村为研究区域,对未来乡村生态建设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余村居民对社区低碳发展的感知与支持度为研究对象,突出该区多类型居民主体特征,构建假设理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该区居民由地方感、参与度构成的自变量,引起低碳感知与支持度的关键性因素和低碳发展支持度,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地方感、低碳参与度、居民低碳感知是提高居民对未来乡村低碳发展支持度的重要因素。地方感对低碳生活感知、低碳获益感知和低碳成本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低碳参与度将直接和间接通过中介效应影响低碳发展的支持度,参与度对低碳生活感知不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低碳获益感知和低碳成本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碳生活感知对低碳发展支持度具有负向影响;低碳获益感知和低碳成本感知对低碳发展支持度具有正向影响。通过提升居民低碳发展支持度,推进建设居民能直接感受到的“有温度、可感知、地方感强”的近零碳排放社区。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未来乡村低碳场景建设应重视居民主体的影响作用、居民低碳行为和支持度的影响要素,以及低碳场景与其他社区场景的协调共生,构建居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低碳模式,从而推进未来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乡村 低碳场景 居民 低碳感知 低碳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重塑与村庄转型互动机制何以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敢 余钧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3,98,共8页
新农村建设与对应城乡统筹议题,需要一地一议。本文秉持跨学科空间性转向立场,以城乡规划空间理论认知嬗变为线索,融合社会学"地域活化"知识,提供了一份关于莫干山村空间资源配置和变迁的近10年图示。构建了一个"三向空... 新农村建设与对应城乡统筹议题,需要一地一议。本文秉持跨学科空间性转向立场,以城乡规划空间理论认知嬗变为线索,融合社会学"地域活化"知识,提供了一份关于莫干山村空间资源配置和变迁的近10年图示。构建了一个"三向空间逻辑"分析框架,将"地域权型空间"与"以人为本"的多维内涵相结合,解释其间农村人口持续性迁出以及农业和农村形态转变等问题,分析了空间重塑与村庄转型互动机制的生成条件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重塑 村庄转型 地域活化 乡村旅游 “洋家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的AR/VR童书出版现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3,共6页
AR/VR童书出版近几年渐兴。新技术的加入使原有的出版场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技术资本与教育资本进入并向符号文化资本转化;以技术为导向的思想使编辑话语权发生转移;交互性的导向使原有销售平台优势不再。这一现象表明,技术不只是科技力... AR/VR童书出版近几年渐兴。新技术的加入使原有的出版场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技术资本与教育资本进入并向符号文化资本转化;以技术为导向的思想使编辑话语权发生转移;交互性的导向使原有销售平台优势不再。这一现象表明,技术不只是科技力量,也是社会力量。这一结构性变化也带来负面结果,需要出版从业者深思与正面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VR童书 出版场域 资本 话语权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公共艺术的美学通路:从主体间性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炜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当代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引发了以重建艺术和公众连结关系为导向的新对话机制,由此产生出诸多新美学话语尝试。这些越过既定边界且超越文本的审美探索,彰显出对“主体性美学”的扬弃和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拥抱。在完善“主体... 当代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引发了以重建艺术和公众连结关系为导向的新对话机制,由此产生出诸多新美学话语尝试。这些越过既定边界且超越文本的审美探索,彰显出对“主体性美学”的扬弃和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拥抱。在完善“主体间性”审美理念的过程中,公共艺术与“生态美学”相遇并互通,逐渐指向“真正公共性”的广阔空间,阐发出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之路,从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主体间性 生态美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术士”新证 被引量:3
7
作者 白效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64,168,共9页
关于公元前212年坑儒一事,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部分则怀疑是虚构的故事,实际坑杀的是方士,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史记》《汉书》所载“坑术士”“杀术士”的理解不同。考之于典籍,秦汉时期的术... 关于公元前212年坑儒一事,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部分则怀疑是虚构的故事,实际坑杀的是方士,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史记》《汉书》所载“坑术士”“杀术士”的理解不同。考之于典籍,秦汉时期的术士一词均不作方士解,方士被称为术士始于三国时期。结合许慎《说文解字》和《汉书·宣帝纪》《夏侯胜传》所载本始四年诏书等资料来看,两汉时期术士一词其实指的就是儒生,“坑术士”无疑就是坑儒。秦始皇对于方士,仅仅限于考校虚实,并未坑杀,仍寄希望于他们为自己寻找不死仙药。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术士 坑儒 方士 秦始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