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茶感官闷黄程度标定及不同闷黄程度莫干黄芽香气组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龚淑英 周森杰 +3 位作者 谢雨欣 范方媛 钱虹 汪春云 《茶叶》 CAS 2021年第3期138-146,共9页
本实验通过控制不同的闷黄时间获得不同闷黄程度的黄茶样品25个,通过感官审评的方法对黄茶的闷黄度(0-10)进行标定。通过感官审评并结合闷黄度标定选取五个闷黄程度不同的莫干黄芽样品。利用可控温的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气物质,... 本实验通过控制不同的闷黄时间获得不同闷黄程度的黄茶样品25个,通过感官审评的方法对黄茶的闷黄度(0-10)进行标定。通过感官审评并结合闷黄度标定选取五个闷黄程度不同的莫干黄芽样品。利用可控温的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气物质,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香气组分及特征的比较。研究在五个莫干黄芽中共鉴定得出127种挥发性成分,闷黄程度较高的黄茶,其香气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基于香气分组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探寻与闷黄程度相关的香气组分,发现闷黄程度与芳樟醇、苯乙醇、茉莉酮、苯甲醇、茉莉内酯、柠檬烯、紫罗兰酮、苯乙烯等34种香气物质与闷黄程度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莫干黄芽 闷黄程度 香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茶树品种“中白1号”加工不同茶类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创盛 龚淑英 +4 位作者 范方媛 钱虹 柳丽萍 陆文渊 沈云鹤 《茶叶》 2019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了解中白1号白化茶树品种的不同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价值,促进地方优良品种的应用推广,本研究针对中白1号品种原料制成的绿茶、黄茶和红茶不同茶类样品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制作的绿茶、黄茶和红茶均... 为了解中白1号白化茶树品种的不同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价值,促进地方优良品种的应用推广,本研究针对中白1号品种原料制成的绿茶、黄茶和红茶不同茶类样品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制作的绿茶、黄茶和红茶均表现出甘鲜的品种特征,各茶类风格特征明显,品质优良。中白1号对绿茶、黄茶和红茶均有良好的适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白1号 绿茶 黄茶 红茶 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