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螺蛳湾中心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学林 周平槐 +1 位作者 陈水福 徐燕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85-92,共8页
昆明螺蛳湾中心由2#、3#、5#三幢超高层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其中3#塔楼地上49层,结构高度216.6m,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设置2道加强层,除结构高度超限外,还存在尺寸突变、构件间断、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塔楼... 昆明螺蛳湾中心由2#、3#、5#三幢超高层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其中3#塔楼地上49层,结构高度216.6m,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设置2道加强层,除结构高度超限外,还存在尺寸突变、构件间断、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塔楼偏置等多项不规则类型。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提出适合该工程实际情况的抗震性能目标和不同构件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进行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的中震和大震下结构关键构件的性能指标验算和复核。采用等效迭代方法计算时,由于考虑部分水平构件的屈服影响,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各楼层总地震剪力和核心筒分担的地震剪力随之减小,但外围框架分担的地震剪力却呈增大趋势。同时还应用混凝土材料非线性本构在ABAQUS中的二次开发,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筒墙肢仅少量发生受压损伤,局部钢管进入塑性状态,连梁受压损伤明显,钢梁普遍进入塑性且塑性应变程度相对较大,起到了较好的耗能作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满足预设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加强层 性能目标 等效线性化方法 大震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山区民房接地方式、建筑布局及地基抗灾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党改红 丁伯阳 +1 位作者 施祖元 李通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
建筑安全包括建筑场地稳定和场地建设布局安全两个方面.在前人对浙江山区农村村镇基址布局、建筑布局、接地方式与不良地基情况的调查和对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浙江省的6种村镇基址布局形式,3类建筑布局方法,9类接地类型... 建筑安全包括建筑场地稳定和场地建设布局安全两个方面.在前人对浙江山区农村村镇基址布局、建筑布局、接地方式与不良地基情况的调查和对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浙江省的6种村镇基址布局形式,3类建筑布局方法,9类接地类型总结的基础上,笔者着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抗灾特点.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山区建筑基础和不良地基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不经规划,随意建房,造成选址不当,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埋下较大的灾害隐患,是今后山区建筑应关注的重点.同时指出应对山区建设场地做出必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评价,充分利用和保护山区排水系统和山地植被,进行合理布局.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案和结构形式,使山区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山区 接地方式 建筑布局 地基抗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基因理论的公共艺术规划研究——以杭州市云栖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楚楠 吴一洲 +1 位作者 章薇 胡适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我国公共艺术规划实践面临缺乏整体统筹、地域特色把握不足、城乡风貌融合度低等问题。以杭州市云栖特色小镇为例,构建“基础分析—整体定位—要素设计—长效管控”的公共艺术规划技术框架,通过对风貌面状空间基因、线状空间基因、点状... 我国公共艺术规划实践面临缺乏整体统筹、地域特色把握不足、城乡风貌融合度低等问题。以杭州市云栖特色小镇为例,构建“基础分析—整体定位—要素设计—长效管控”的公共艺术规划技术框架,通过对风貌面状空间基因、线状空间基因、点状空间基因、隐性空间基因的空间基因图谱识别,建立分级分类分区的公共艺术规划管控体系,旨在探索公共艺术与空间规划融合的新模式,为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发展和城乡空间的高品质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因 公共艺术规划 云栖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方案评价模型研究
4
作者 李金 仇璐 +6 位作者 刘锐 李军 李瀚屹 颜兵 何江 梁贤金 易彪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获得模糊判断矩阵,计算目标层、属性层、方案层的权重,实现定量评价两种系统方案的目标。模型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氧化沟的设计方案A1比采用UNITANK的设计方案A2更好,并通过已建工程应用案例验证了方案A1确实优于方案A2。对于其他类似定性且难以定量的方案比选,均可以借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目标层和属性层考虑的因素越多,计算结果越准确,但计算难度也越大。该研究所采用的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的方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废水处理 方案比选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钱江新城金融地块不对称超深基坑支护设计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学林 曹国强 周平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24,共8页
工程地处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内,与钱塘江相距不足百米,属高水位强渗透性地基。地上由4幢独立的高层塔楼及其裙房组成,分属4家银行金融单位,地面以下为整体地下室,其中华融和工行大楼下部为3层地下室,金融大厦和浙商银行大楼下部分别为... 工程地处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内,与钱塘江相距不足百米,属高水位强渗透性地基。地上由4幢独立的高层塔楼及其裙房组成,分属4家银行金融单位,地面以下为整体地下室,其中华融和工行大楼下部为3层地下室,金融大厦和浙商银行大楼下部分别为4层和5层地下室。深基坑支护工程按整体基坑考虑,开挖深度17.0~24.0 m不等,核心筒部位最大挖深约28.5 m。详细介绍了基坑工程概况和特点、围护措施和设计方案、不同步施工条件下的开挖流程和拆撑与换撑措施、不对称开挖条件下的内力变形补充计算、深层地下承压水处理、基坑施工与现场监测等内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基坑 不对称开挖 不同步施工 强渗透性地基 拆撑与换撑 深层承压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某高层建筑截桩纠倾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学林 祝文畏 +2 位作者 王擎忠 张林波 周豪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软土地区截桩纠倾技术复杂,桩基通过发生刺入变形而引起建筑物回倾。以往工程往往注重定性分析和防控措施的布置,目前尚缺乏合理的计算分析理论对端阻力与刺入变形的发展进行描述,无法准确预测截桩的数量,更无法计算纠倾期间的桩基及上... 软土地区截桩纠倾技术复杂,桩基通过发生刺入变形而引起建筑物回倾。以往工程往往注重定性分析和防控措施的布置,目前尚缺乏合理的计算分析理论对端阻力与刺入变形的发展进行描述,无法准确预测截桩的数量,更无法计算纠倾期间的桩基及上部结构内力变化。截桩纠倾过程中,基桩内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基桩甚至同一基桩不同阶段的荷载分布差异巨大,桩周以及桩端土的应力随之处在大幅度变化之中;导致建筑物倾斜的桩基缺陷难以准确参数化。文章在常规静载荷试桩Q-S曲线基础上,通过沉降监测对Q-S曲线进行调整和修正,建立基于考虑群桩效应、桩土相互作用以及桩基缺陷的等效Q(n)-S(n)曲线,并以此构建带缺陷基础与上部结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在成功纠倾上海某软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基础上,为软土地区高层截桩纠倾提供一种分析、设计、施工和监测反馈同步的信息化纠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桩纠倾 软土地区 等效Q-S曲线 刺入变形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国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6,共2页
经济发展和科技工业进步把人类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产品除了作为实用功能的载体,还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类情感、精神等非物质因素的寄托,深刻而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人性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为社会及行业推... 经济发展和科技工业进步把人类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产品除了作为实用功能的载体,还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类情感、精神等非物质因素的寄托,深刻而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人性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为社会及行业推崇的理念。一时间“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等概念充斥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建筑 人性化设计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楼晓 徐剑 +1 位作者 李旭彤 朱坚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4,共5页
充分合理地利用竹资源对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研究对竹类植物观赏性及美学特征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在竹类植物园林造景的相关研究中,存在应用方式与竹种特性联系不紧密、造景手... 充分合理地利用竹资源对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研究对竹类植物观赏性及美学特征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在竹类植物园林造景的相关研究中,存在应用方式与竹种特性联系不紧密、造景手法与配置方式内容交叉的问题。因此,探讨了竹类植物在不同造景手法和应用方式下的造景效果,并列举适用竹种,将应用场景的范围拓展至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为竹类植物广泛运用于园林景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园林景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侧开挖引起的盾构隧道横向变形响应机制研究
9
作者 谢锡荣 张文涛 +3 位作者 刘兴旺 李瑛 张磊 童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0-2201,共12页
为研究旁侧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的响应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隧道初始状态、尺寸效应及纵向作用影响的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理论分析方法,探讨隧道截面尺寸、埋深以及与围护结构的水平净距等因素对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 为研究旁侧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的响应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隧道初始状态、尺寸效应及纵向作用影响的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理论分析方法,探讨隧道截面尺寸、埋深以及与围护结构的水平净距等因素对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杭州市之江运河隧道旁侧的某深基坑工程,采用实测和数值分析等手段验证理论解,揭示坑外土体附加应力分布规律与隧道横向变形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旁侧开挖引起的隧道横向变形随隧道截面尺寸的增加近似呈抛物线形增加;2)当隧道中轴线埋深大于2.5倍基坑开挖深度时,水平净距对邻近隧道的横向变形影响较小;3)当基坑与隧道水平净距大于40 m时,隧道埋深对邻近隧道的横向变形影响较小;4)计算结果基本可以真实反映旁侧开挖引起的隧道横向变形和椭圆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为预测基坑开挖引起的隧道结构变形、内力和病害发展及动态调控基坑施工和保护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侧开挖 盾构隧道 横向变形 附加应力 纵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地区不同直径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智 张默爆 +3 位作者 张霄 魏新江 申文明 周俊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7-1462,共16页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空间断面的多元化发展,既有隧道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同直径盾构穿越的巨大风险。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考虑盾构机直径与类型,提出开挖面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盾尾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的修正计算方法,推导出饱和软土地...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空间断面的多元化发展,既有隧道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同直径盾构穿越的巨大风险。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考虑盾构机直径与类型,提出开挖面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盾尾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的修正计算方法,推导出饱和软土地区不同直径盾构穿越引起既有隧道竖向变形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文献中计算方法,本文计算方法在预测饱和土大直径盾构穿越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时更有优势。盾构斜穿既有隧道时纵向沉降槽会发生偏移,变形在盾构离开隧道轴线4.5倍盾构机长度后趋于稳定。不同类型盾构机开挖面稳定原理的差异性是影响计算结果的关键因素,考虑泥浆重度分布的开挖面附加推力比考虑挤土效应的开挖面附加推力对盾构直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饱和土 盾构穿越 大直径 开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研究
11
作者 王舒鸣 《花卉》 2021年第14期121-122,共2页
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具有调节空气、改善局部气候、降低噪声污染等多重作用,更是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并予以科学配置,能够增强造景效果、丰富园林景观、增加植物景观的... 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具有调节空气、改善局部气候、降低噪声污染等多重作用,更是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并予以科学配置,能够增强造景效果、丰富园林景观、增加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相关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推进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方式,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植物功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舒适,从而打造生态型宜居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向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风景园林设计 植物功能 配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重应力的隧道周围土体非线性固结特性分析
12
作者 胡安峰 陈俞超 +2 位作者 肖志荣 谢森林 龚昭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考虑隧道周围土体自重应力,建立饱和土体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使用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将退化解与已有解析解比较,以及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土体自重应力及固结... 考虑隧道周围土体自重应力,建立饱和土体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使用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将退化解与已有解析解比较,以及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土体自重应力及固结系数变化对隧道周围土体非线性固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忽略土体自重应力不仅会导致土层的超静孔压偏大,固结沉降速率偏小,还会使地表沉降终值偏小;在自重应力影响下,压缩指数与渗透指数之比C_(c)/C_(k)越小,土体固结沉降速率越慢,但地表沉降终值不会改变;当C_(c)/C_(k)=1.0时,土体重度越小,其固结速率受初始有效应力分布形式的影响越大,同时地表沉降终值也越大;C_(c)/C_(k)>1.0时渗透系数在固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固结速率随重度增大而减小,而C_(c)/C_(k)<1.0时体积压缩系数的影响效果增强,固结速率变为随重度增大而增大,但两种情形下的地表沉降终值均随土体重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非线性固结 有限差分法 自重应力 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配置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
13
作者 毛丰付 邵芳琴 林红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F0002,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要条件,但在经济生产、流通和应用过程中,数据要素仍然能够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广泛影响。数据要素配置的方式通过创新和治理的驱动,形成了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数据创新市场驱动、数据社会治理驱动、数据技术治理驱动和数据要素治理驱动四种类型。其中,治理驱动被认为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有效措施,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优化数据要素配置对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配置 城市经济韧性 组态 多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效应的杭州软黏土超深基坑地表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一帆 应宏伟 +2 位作者 张金红 程康 李冰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9,共12页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软黏土蠕变既诱发围护墙的附加侧移从而引起土体沉降,又诱发坑外土体产生不依赖于围护墙侧移的沉降;忽略软土蠕变对预测超深基坑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不弱于其对墙体侧移的影响;基坑深度和开挖速率相同时,开挖面积直接决定施工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软黏土蠕变诱发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超深基坑 地表沉降 时空效应 互补误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研究 被引量:124
15
作者 刘兴旺 施祖元 +1 位作者 益德清 吴世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6-460,共5页
对杭州及上海软土地区十几个成功基坑工程的围护体最大侧向变形、最大侧向变形位置、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以及变形的时间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文中还根据建筑物沉降产生机理及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一... 对杭州及上海软土地区十几个成功基坑工程的围护体最大侧向变形、最大侧向变形位置、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以及变形的时间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文中还根据建筑物沉降产生机理及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一种考虑邻近建筑物存在的地表沉陷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变形 沉降 软土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土体刚性挡墙平动模式被动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应宏伟 张金红 +2 位作者 王小刚 李冰河 朱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6,共9页
经典的库仑或朗肯土压力理论无法适用有限土体情况下的土压力问题。利用研制的土压力试验模型装置,进行了一组不同填土宽度的刚性挡墙平动模式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微型土压力盒量测从静止状态到被动极限状态的水平土压力分布的变化,利用... 经典的库仑或朗肯土压力理论无法适用有限土体情况下的土压力问题。利用研制的土压力试验模型装置,进行了一组不同填土宽度的刚性挡墙平动模式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微型土压力盒量测从静止状态到被动极限状态的水平土压力分布的变化,利用颗粒图像测速技术研究土体内滑裂面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半无限土体情况下的被动土压力大小、分布和合力作用点与库仑被动土压力较为接近。而有限宽度情况下移动挡墙上各深度的被动土压力值均大于库仑被动土压力,且土体宽度越窄,挡墙的被动极限位移有增大趋势,挡墙下部的被动土压力增大更明显,土压力分布的非线性程度愈高,被动土压力系数越大,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明显往墙底移动。随着填土宽度的减小,填土表面的隆起愈明显,滑裂面的倾角略有增大。当移动挡墙达到或接近极限状态时,固定边界上的水平土压力随填土宽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甚至接近库仑被动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有限土体 被动土压力 平动模式 土体变形 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废弃泥浆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房凯 张忠苗 +1 位作者 刘兴旺 骆嘉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38-241,共4页
工程废弃泥浆的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盾构施工中采用泥浆净化的处理方式,桩基施工中没有广泛应用的泥浆处理方式,大部分采用原始落后的外运方式。解决泥浆污染应加强对泥浆的管理,应采取合理的泥浆净化措施,同时,对于废弃的... 工程废弃泥浆的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盾构施工中采用泥浆净化的处理方式,桩基施工中没有广泛应用的泥浆处理方式,大部分采用原始落后的外运方式。解决泥浆污染应加强对泥浆的管理,应采取合理的泥浆净化措施,同时,对于废弃的泥浆应尽可能实现其高效率、低能耗的处理,同时应更多的关注泥浆处理物的二次利用问题,不仅实现泥浆处理的污染零排放,同时实现泥浆处理产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处理 盾构施工 钻孔桩施工 泥浆净化 固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粉砂土地基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车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袁静 刘兴旺 陈卫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98-403,共6页
以杭州七堡控制中心综合体中段北区基坑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分层总和法、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粉砂土地基降水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基础沉降的叠加影响分析,采用整体式双排围护结构控制基坑开挖时的土体变形,提出了围护结构复合刚度的简... 以杭州七堡控制中心综合体中段北区基坑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分层总和法、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粉砂土地基降水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基础沉降的叠加影响分析,采用整体式双排围护结构控制基坑开挖时的土体变形,提出了围护结构复合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实践表明复合刚度取值介于等面积和等弯刚度之间,符合工程实际,而分层总和法计算的沉降量远大于实测值,需作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土地基 盾构隧道 双排围护结构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无限含水层中带衬砌隧洞渗流解析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童磊 谢康和 +1 位作者 卢萌盟 王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4-308,320,共6页
现有关于半无限含水层中隧洞渗流的解析解不能考虑衬砌部分排水的特性。假定土体和衬砌均为饱和均匀连续介质,采用土体与衬砌分算;利用复变函数解决孔口问题基本方法,对土体采用共形映射坐标变换,将土体中的渗流方程转换为与衬砌部分类... 现有关于半无限含水层中隧洞渗流的解析解不能考虑衬砌部分排水的特性。假定土体和衬砌均为饱和均匀连续介质,采用土体与衬砌分算;利用复变函数解决孔口问题基本方法,对土体采用共形映射坐标变换,将土体中的渗流方程转换为与衬砌部分类似的二维Laplace方程圆环域的Dirichlet问题;通过Fourier解法,根据边界条件并利用流量连续条件,求得半无限空间中带衬砌隧洞渗流量和衬砌周边水头解析解答。分析了径深比、土体与衬砌渗透系数相对值、内壁水压力等因素对渗流量和衬砌周边水头的影响,并与数值算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浅埋隧洞该解析解仍具有较好的精度,是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无限含水层 渗流 共形映射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局部深坑突涌稳定性计算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瑛 刘兴旺 曹国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4,共5页
突涌稳定性关乎基坑安全和造价,而局部深坑是深基坑中突涌破坏最薄弱部位。基于局部深坑坑底土体沿铅垂面整体剪切破坏的假定,提出可考虑坑底土体抗剪强度、深坑几何尺寸和坑底加固的突涌稳定性计算公式,并研究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和坑底... 突涌稳定性关乎基坑安全和造价,而局部深坑是深基坑中突涌破坏最薄弱部位。基于局部深坑坑底土体沿铅垂面整体剪切破坏的假定,提出可考虑坑底土体抗剪强度、深坑几何尺寸和坑底加固的突涌稳定性计算公式,并研究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和坑底土体抗剪强度计算方法。通过对杭州钱塘江两岸大量已安全施工完成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考虑原状土抗剪强度可使突涌稳定系数增加30%以上,常规坑底加固使其进一步增加20%左右,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坑底隔水层的侧面积和顶面积的比值越大,突涌稳定性越好;平面尺寸较大的基坑可通过分块开挖来确保突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涌 局部深坑 承压水 抗剪强度 平面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