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龄期UHPC力学性能和水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金涛 郑柏加 +2 位作者 张龙 杨杨 崔娇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其早期水化程度剧烈、体积变化大、开裂敏感性较高。基于力学性能及热重试验,分析UHPC超早龄期的拉压强度、拉伸应变、弹性模量和水化进程等时变规...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其早期水化程度剧烈、体积变化大、开裂敏感性较高。基于力学性能及热重试验,分析UHPC超早龄期的拉压强度、拉伸应变、弹性模量和水化进程等时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HPC超早龄期抗压与抗拉强度发展较快,1 d即可分别达到28 d强度的45%以上;UHPC的拉伸应变随龄期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规律,UHPC的极限拉伸应变ε在超早龄期仅为77×10^(-6)~92×10^(-6),而成熟龄期UHPC极限拉伸应变ε为135×10^(-6)~163×10^(-6);UHPC超早龄期的弹性模量则与抗压强度发展呈现类似的规律,且两者关系符合幂函数发展规律,拉压比稳定在0.06附近;UHPC超早龄期水化进程发展迅速,1 d龄期时水化程度达到20%~30%,较低的水胶比导致UHPC水化程度不高,28 d龄期时水化程度仅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早龄期 力学性能 拉伸应变 水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废旧橡胶颗粒纤维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传清 彭兆雄 +2 位作者 屠一军 范少锋 颜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3,共5页
橡胶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弹、耐磨减震、抗裂性好、冲击韧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已有大量文献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橡胶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与研究现状,阐述了混凝... 橡胶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弹、耐磨减震、抗裂性好、冲击韧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已有大量文献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橡胶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与研究现状,阐述了混凝土中复掺橡胶和纤维的协同效应,讨论了路面用橡胶纤维混凝土的可行性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和推动路面用橡胶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 纤维 混凝土 复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陶粒泡沫混凝土制备及其基本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金涛 黄柯淦 +2 位作者 章雪峰 杨杨 傅林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基于注浆法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泡沫掺量以及注浆压力对陶粒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比强度的影响,利用干密度与变异系数探讨各因素对试件均匀性的影响,结合抗压强度与均匀性得出最优掺量配比及其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注浆法制... 基于注浆法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泡沫掺量以及注浆压力对陶粒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比强度的影响,利用干密度与变异系数探讨各因素对试件均匀性的影响,结合抗压强度与均匀性得出最优掺量配比及其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注浆法制备的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比强度主要受泡沫掺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注浆压力的影响,影响程度为泡沫掺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注浆压力;最优配比为水胶比0.55、粉煤灰掺量20%、泡沫掺量50%以及注浆压力0.20 MPa,在该配比下获得的注浆法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5.8 MPa,821.4 kg/m 3和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法 陶粒泡沫混凝土 抗压强度 比强度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潮差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时变过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俊芝 方润华 +3 位作者 吕萌 章玉容 曹应晖 高延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6,共8页
基于自然潮差环境下在较长时间的暴露试验,获得了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浓度,并用压汞法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后的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孔径分布及其时变性和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 基于自然潮差环境下在较长时间的暴露试验,获得了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浓度,并用压汞法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后的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孔径分布及其时变性和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粉煤灰混凝土中的孔径占比和孔隙率等微观结构参数与其自由氯离子浓度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孔隙率,改善了其孔径分布,增加了10 nm^100 nm的孔径占比,降低了100 nm^1000 nm的孔径占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中100 nm^1000 nm和1000 nm以上孔径的贡献孔隙率逐渐降低,但对于10 nm以下的贡献孔隙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同一暴露时间后,混凝土氯离子峰值浓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在暴露后期,粉煤灰对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浓度分布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潮差环境 氯离子 微观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功原理在结构杆件内力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欣竹 林佳辉 +1 位作者 胡哲文 郑建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提出了应用虚功原理计算静定结构杆件内力的方法。首先,对于刚体平面运动的7种情形:给定两点虚位移方向和其中一点虚位移大小、两点虚位移大小和其中一点虚位移方向、两点虚位移大小和另外一点虚位移方向、两点虚位移方向和另外一点虚... 提出了应用虚功原理计算静定结构杆件内力的方法。首先,对于刚体平面运动的7种情形:给定两点虚位移方向和其中一点虚位移大小、两点虚位移大小和其中一点虚位移方向、两点虚位移大小和另外一点虚位移方向、两点虚位移方向和另外一点虚位移大小、瞬心位置和一点虚位移大小、瞬心位置和一点虚位移投影、虚位移在两个方向的投影,归纳出刚体中任意一点虚位移的计算公式;然后,应用虚功原理提出静定结构杆件内力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组合结构和两个平面桁架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静力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不必事先求解约束反力,对于计算结构中某一特定杆件的内力特别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功原理 虚位移 结构 杆件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对石膏基三元体系高强耐水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顾春平 黄朴正 杨杨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揭示硫铝酸盐水泥(SAC)对脱硫建筑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组成的三元胶凝材料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SAC掺量对自流平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干燥收缩、耐水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AC掺量的增加,... 为揭示硫铝酸盐水泥(SAC)对脱硫建筑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组成的三元胶凝材料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SAC掺量对自流平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干燥收缩、耐水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AC掺量的增加,砂浆水化放热峰值升高,放热速率增大,砂浆凝结时间缩短;砂浆的1 d强度随SAC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SAC掺量大于5%时,28 d抗折强度逐渐下降;28 d抗压强度随SAC掺量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当SAC掺量>15%时,砂浆28 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升50%以上;体积膨胀随SAC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SAC掺量为10%时,膨胀值最大;经时吸水率随SAC掺量的增加先降低后略升高,当SAC掺量为25%时,砂浆28 d吸水率最小;28 d砂浆试件浸水1 d后的强度随SAC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含SAC砂浆试件的强度持续发展;掺入SAC后,水化产物中出现更多的钙矾石与氢氧化铝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建筑石膏 硫铝酸盐水泥 自流平砂浆 力学性能 干燥收缩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日规范强震作用下的隔震结构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成清 杨巍 赵必大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7,共11页
为研究基于中国和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震及大震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以四川省阿坝州灾后重建某综合楼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该综合楼的有限元模型。选取2条观测地震动以及3条人工地震动,对于2条观测地震动以PGA地震动强度指标为调幅参数,... 为研究基于中国和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震及大震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以四川省阿坝州灾后重建某综合楼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该综合楼的有限元模型。选取2条观测地震动以及3条人工地震动,对于2条观测地震动以PGA地震动强度指标为调幅参数,分别调幅至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中震和大震水平。同时以PGV地震动强度指标为调幅参数,将2条观测地震动分别调幅至日本抗震设计规范的中震和大震水平。对于3条人工地震动,其中1条通过拟合中国抗震设计规范大震时的规范反应谱得出,按照中国抗震设计规范可以调幅得到中震水平的地震动。另外2条人工地震动分别通过拟合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震及大震时的规范反应谱得到。通过对比分析隔震结构在中国和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震及大震作用下的结构隔震层支座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剪力、顶层节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以及中国和日本抗震设计规范相应的限值规定,以期能够为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震设计规范 日本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动调幅 时程分析 隔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矩形钢管相贯节点受弯滞回性能研究
8
作者 赵必大 许超超 +2 位作者 钟少祺 王蓉 林时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5,共8页
为研究X形矩形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性能,开展了1个节点试件的平面外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在规范已有节点平面外受弯承载力计算式的基础上,提出考虑主管翼缘和支主管斜交影响的节点承载力修正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破坏模... 为研究X形矩形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性能,开展了1个节点试件的平面外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在规范已有节点平面外受弯承载力计算式的基础上,提出考虑主管翼缘和支主管斜交影响的节点承载力修正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破坏模式为主管表面塑性软化后撕裂、主管翼缘塑性软化并伴随着支管根部焊缝撕裂,滞回曲线形状饱满;基于简单屈服线模型的已有规范计算式低估了节点受弯承载力,比试验值低34%,比有限元值大多低10%~35%;修正后的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式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仅比试验值低3.4%,与有限元值差异大多低于10%;当支主管夹角60°≤θ≤90°时,1/sinθ较为精确地反映了支主管斜交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当30°≤θ≤45°时,1/sinθ则明显低估了支主管斜交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形矩形钢管相贯节点 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屈服线模型 修正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微观结构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张俊芝 张昊泽 +2 位作者 邵鑫杰 章玉容 高延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2,共9页
用压差稳定法测得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在不同饱和度和不同附加气压时的气体表观渗透系数,并用MIP法测试了混凝土的微观参数;计算得到混凝土气体本征渗透系数和滑脱因子,分析了混凝土水灰比、样本饱和度和附加气压对滑脱效应的影响;... 用压差稳定法测得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在不同饱和度和不同附加气压时的气体表观渗透系数,并用MIP法测试了混凝土的微观参数;计算得到混凝土气体本征渗透系数和滑脱因子,分析了混凝土水灰比、样本饱和度和附加气压对滑脱效应的影响;分析了混凝土孔隙率、各孔径的占比和中值孔径等孔结构参数对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减小和样本饱和度的增加,滑脱因子b和气体本征渗透系数均减小;混凝土水灰比,即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孔径分布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最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大,孔隙中的毛细孔(50~100 nm)的占比和中值孔径也随之增大,混凝土的气体滑脱效应越明显。因此,混凝土中接近滑脱效应临界孔的50~100 nm的毛细孔及其占比,对混凝土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最大。此外,在绝干状态的混凝土,当其中值孔径达到46 nm时,滑脱因子最大,即气体滑脱效应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气体渗透性 滑脱效应 MIP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概率分布的土体硬化模型参数预测
10
作者 陶袁钦 潘孙珏徐 +1 位作者 孙宏磊 聂艳侠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2-1408,共17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土体硬化(hardening soil,简称HS)模型参数取值难的问题,建立了HS模型参数数据库HS-CLAY/9/196,并基于该数据库构建了HS参数的多元概率分布模型;通过易获得的常见土性参数测试数据更新难获得的HS参数的概率分布,并研究了... 针对工程实际中土体硬化(hardening soil,简称HS)模型参数取值难的问题,建立了HS模型参数数据库HS-CLAY/9/196,并基于该数据库构建了HS参数的多元概率分布模型;通过易获得的常见土性参数测试数据更新难获得的HS参数的概率分布,并研究了已知测试数据类型及类型量对HS参数更新的影响,提出了给定测试数据下HS参数(参考切线模量E_(oed)^(ref)、参考剪切模量E_(50)^(ref)和参考加卸载模量E_(ur)^(ref))的概率转换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S参数多元概率分布模型有效表征了HS参数的统计特征和互相关性;基于该多元概率分布模型,可通过贝叶斯更新综合利用多种土性参数测试数据,提高HS参数预测的准确性,预测不确定性随着已知测量数据类型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估计HS参数E_(oed)^(ref)、E_(50)^(ref)和E_(ur)^(ref)时,应优先考虑收集压缩模量E_(s1-2)、含水率w和孔隙比e等与目标参数具有强相关性的测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硬化模型 土性参数 数据库 多元概率分布 贝叶斯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控影像的结构位移跟踪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超 王刘祺 +3 位作者 倪彤元 杨杨 刘金涛 顾春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20,共7页
基于监控影像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表征结构位置特征点位移变化的方法。首先在结构上安置圆形标靶,用模板匹配法检测圆形标靶的初始图像坐标区域,裁剪出感兴趣区域(ROI);然后用大津法确定该区域的二值化阈值,提取标靶轮廓点坐... 基于监控影像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表征结构位置特征点位移变化的方法。首先在结构上安置圆形标靶,用模板匹配法检测圆形标靶的初始图像坐标区域,裁剪出感兴趣区域(ROI);然后用大津法确定该区域的二值化阈值,提取标靶轮廓点坐标,使用最小二乘法将轮廓拟合成椭圆,获得椭圆中心坐标及长短轴尺寸,圆形标靶直径与椭圆长短轴的比值为转换系数η;椭圆中心坐标变化量和η的积为结构实际对应坐标方向的位移量。实验表明: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位移加载实验中,该方法与高精度位移计对比的相对误差均<3%,可以实现mm级位移监测,精准表征结构对应特征点位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结构位移监测 监控影像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感兴趣区域 桥梁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的水渗透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赵峰 王建东 +2 位作者 边帆 章玉容 张俊芝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2,共3页
设计了水胶比不同的5种混凝土配合比,利用稳定渗流法测定了试验混凝土的水渗透系数,用MIP法测试了试验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孔径分布等微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混凝土水渗透性与水胶比的关系在大水胶比时增加快;混凝土水渗透性与总孔隙率... 设计了水胶比不同的5种混凝土配合比,利用稳定渗流法测定了试验混凝土的水渗透系数,用MIP法测试了试验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孔径分布等微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混凝土水渗透性与水胶比的关系在大水胶比时增加快;混凝土水渗透性与总孔隙率相关性较高,但掩盖了孔径分布对渗透性的影响;混凝土的水渗透性与100~1 000 nm的孔径贡献率的相关度很高,相关系数大于0.95,该孔径区间的孔径贡献率可用作评价混凝土渗透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渗透系数 孔隙率 孔径分布 孔径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气体渗透与微观结构的时变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玉容 方润华 +2 位作者 王建东 曹应晖 邵鑫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通过压差稳定法的气体渗透性测试设备测试了试验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同时采用压汞法测定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分析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时变性的影响,并建立不同养护龄期下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和粉煤灰掺量的计算模型。结... 通过压差稳定法的气体渗透性测试设备测试了试验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同时采用压汞法测定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分析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时变性的影响,并建立不同养护龄期下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和粉煤灰掺量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下降更加明显;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幂函数的形式进行有效表征,其时间衰减系数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粉煤灰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和临界孔径与气体渗透系数的相关性分别为0.748和0.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气体渗透性 微观结构 时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的HVFAC拉伸性能预测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彤元 杜鑫 +3 位作者 莫云波 黄森乐 杨杨 刘金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3,共9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混凝土拉伸性能,对研究混凝土开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实验数据获得不同粉煤灰掺量、骨胶比、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数据,用...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混凝土拉伸性能,对研究混凝土开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实验数据获得不同粉煤灰掺量、骨胶比、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数据,用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原则建立一种预测HVFAC拉伸性能的ANN模型,并用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对该预测模型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文献中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均在±20%以内,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基于ANN影响权重分析发现:骨胶比对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和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大;对于HVFAC的拉伸性能,在早龄期时水胶比的影响程度较大,但随着龄期的延长,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并超过水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粉煤灰混凝土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极限拉伸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机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金涛 崔娇伟 +2 位作者 周煜 钱如胜 孔德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本工作探索了掺加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Graphene-CNT,GC)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复合材料的机敏性能,基于四电极法分析了不同GC掺量、加载幅度、加载速度、温度和含水率对UHPC的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本工作探索了掺加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Graphene-CNT,GC)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复合材料的机敏性能,基于四电极法分析了不同GC掺量、加载幅度、加载速度、温度和含水率对UHPC的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C掺量对UHPC的28 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UHPC电阻率随着GC掺量的增加逐步降低,含有2.0%(质量分数,下同)GC的UHPC电阻率较R组下降了55.1%;UHPC试件电阻率随内部相对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且二者存在线性关系;UHPC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电阻率的自然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UHPC电阻率变化率幅值随着加载幅度增大而增加,表现出良好的压敏特性,1.2%GC掺量下UHPC试件的压缩应力和应变灵敏系数分别达到0.2%/MPa和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 超高性能混凝土 电阻率 压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自修复颗粒的制备及修复效果事前快速评价方法
16
作者 顾春平 双雨竹 +4 位作者 马俊涛 周勇 杨杨 刘金涛 金城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6-151,共6页
针对多数水泥基材料自修复技术在渗漏水条件下修复物质被冲走、裂缝自修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且可修复裂缝宽度较窄的问题,本工作结合物理膨胀修复和化学反应修复的优点,以螯合处理的高吸水性树脂(Chelation super absorbent polymer,C-S... 针对多数水泥基材料自修复技术在渗漏水条件下修复物质被冲走、裂缝自修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且可修复裂缝宽度较窄的问题,本工作结合物理膨胀修复和化学反应修复的优点,以螯合处理的高吸水性树脂(Chelation super absorbent polymer,C-SAP)为物理修复剂,以反应修复剂(Reactive healing agents,RHA)和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High performance calcium sulpho aluminate,HCSA)为化学修复剂,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能在渗漏水条件下快速、高效修复裂缝的自修复颗粒,并改进了自制裂缝水渗透实验装置,开展了自修复颗粒修复效果的事前快速评价,最后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分析了修复产物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自制裂缝水渗透实验装置能在将自修复颗粒应用于水泥基材料前有效且快速地评价颗粒的自修复效果,从而实现自修复颗粒组成的快速优选。当自修复颗粒中m(C-SAP)∶m(RHA)∶m(HCSA)=7.5∶32.5∶60,颗粒掺量为20%和30%时,其能够在672 h时完全封堵0.5 mm的裂缝;颗粒中的m(C-SAP)∶m(RHA)∶m(HCSA)=10∶30∶60且颗粒掺量为30%时,其能够在1008 h时完全封堵0.6 mm的裂缝。在裂缝修复早期,C-SAP解螯合并吸水膨胀,快速封堵裂缝,降低水流量;随后,化学修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白云石、钙矾石和方解石等结晶产物,从而将裂缝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反应修复剂 高吸水性树脂 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 渗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玉容 余威龙 +1 位作者 王龙龙 唐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为研究深度学习方法在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中的应用,基于自然潮差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长期暴露试验获取了3150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数据,建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用于预测粉煤灰... 为研究深度学习方法在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中的应用,基于自然潮差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长期暴露试验获取了3150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数据,建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用于预测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质量分数。该模型分析了核函数和卷积层对1D-CNN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了水灰比、暴露时间、粉煤灰掺量和渗透深度4个输入参数对粉煤灰混凝土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个3×1卷积核及两层卷积层构建1D-CNN模型时,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的预测结果最优;同时,应用最优的1D-CNN模型开展基于未测参数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因此,1D-CNN模型具有精度高和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能够为氯盐环境下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粉煤灰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浓度与组成成分对氯离子在裂缝中传输速率的影响
18
作者 顾春平 姚程阳 +1 位作者 陈士龙 王倩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9-75,共7页
裂缝作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快速传输的渠道,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显著,裂缝中溶液性质是影响氯离子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排除裂缝形貌的影响,本工作预制了有机玻璃和水泥净浆平直裂缝,设计了氯离子在裂缝中稳态扩散的实验方法,研究... 裂缝作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快速传输的渠道,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显著,裂缝中溶液性质是影响氯离子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排除裂缝形貌的影响,本工作预制了有机玻璃和水泥净浆平直裂缝,设计了氯离子在裂缝中稳态扩散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溶液浓度(2%、3.5%、5%、7.5%、10%NaCl溶液(质量分数))和组成成分(3.5%NaCl溶液(质量分数)、人工海水、真实海水)对氯离子在裂缝中传输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裂缝宽度下,氯离子在有机玻璃和水泥净浆平直裂缝中的传输速率相近。当裂缝宽度增大时,裂缝中氯离子扩散系数随之提高;当裂缝宽度从30μm增大至300μm时,氯离子扩散系数有较明显的提高,当裂缝宽度更大时,裂缝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的增长趋势减缓;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裂缝中氯离子扩散系数逐渐提高,裂缝宽度越大,NaCl溶液溶度的影响越显著。当裂缝宽度不大于115μm时,3.5%NaCl溶液和人工海水的测试结果与真实海水测试结果相近;当裂缝宽度大于115μm时,3.5%NaCl溶液测得的结果偏大,而人工海水测试结果与真实海水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裂缝宽度 扩散系数 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龄期混凝土的电阻率特性和微观形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传清 陈军 +1 位作者 金贤玉 金南国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采用非接触式电阻率仪对普通混凝土(CO)、掺矿粉混凝土(CS)和掺粉煤灰混凝土(CF)的早龄期电阻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时间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并借助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采用非接触式电阻率仪对普通混凝土(CO)、掺矿粉混凝土(CS)和掺粉煤灰混凝土(CF)的早龄期电阻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时间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并借助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不同龄期的普通混凝土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将矿物掺合料以不同百分比取代水泥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初期电阻率(0-M点,加速阶段)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普通混凝土的初始电阻率最小,后期(M点-7 d)电阻率会超过掺矿粉混凝土和掺粉煤灰混凝土。3 d龄期内水化产物快速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水化产物的孔隙,而3 d龄期后水化产物进一步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服役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水化 电阻率 微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成畅 徐斐熙 +4 位作者 杨杨 姚冀恺 倪彤元 陈春心 姚水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探究粉煤灰掺量和加载龄期对早龄期混凝土拉伸徐变的影响规律,在应力强度比为0.4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30%,60%)和不同加载龄期(3,7,14,28 d)下的拉伸徐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拉伸徐变随着加载龄期的推迟而递减... 为探究粉煤灰掺量和加载龄期对早龄期混凝土拉伸徐变的影响规律,在应力强度比为0.4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30%,60%)和不同加载龄期(3,7,14,28 d)下的拉伸徐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拉伸徐变随着加载龄期的推迟而递减;混凝土拉伸徐变速度在持荷初期(0~3 d)随着加载龄期的推迟呈指数规律下降,在持荷中后期(3 d后)加载龄期影响逐渐减小;在同一加载龄期,混凝土拉伸徐变随粉煤灰占比的提高而增大。拉伸徐变随强度增长呈指数规律递减,该规律在60%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拉伸徐变 早龄期 加载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