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表达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国民 陈肖蓉 张史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39-41,101,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趋势及MsPG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MsPGN12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四型。随机选取40块肾穿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趋势及MsPG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MsPGN12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四型。随机选取40块肾穿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标本肾小球及肾小管区HIF-1α表达变化情况,采用HPIAS-2000型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特异染色部分的相对面积,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患者肾穿组织中HIF-1α随着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加重在肾小球肾小管区表达增强,而且在肾小球硬化出现片状表达。MsPGN中医辨证分型中,肺肾气虚型与脾肾阳虚型中HIF-1α在肾小球的表达各与其他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与肝肾阴虚型中HIF-1α在肾小球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与MsPGN病变程度相关;不同病理类型的MsPGN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证侯,提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Ⅱ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表达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肖蓉 张史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中的表达趋势及MsPG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原发性MsPGN11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从轻、中、重度的MsPGN患者肾穿组织蜡块中,随机选取36块肾穿组织标本,...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中的表达趋势及MsPG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原发性MsPGN11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从轻、中、重度的MsPGN患者肾穿组织蜡块中,随机选取36块肾穿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肾小球及肾小管区UⅡ表达变化情况,采用HPIAS-2000型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特异染色部分的相对面积,同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UⅡ染色相对面积随系膜增生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系膜增生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UⅡ染色相对面积不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肾两虚型病理类型相对较轻,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肝肾阴虚型相对较轻。其对应的UⅡ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亦呈逐渐增强阳性表达。结论:UⅡ与MsPGN病变程度相关;不同病理类型的MsPGN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证候,提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把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敏俊 江建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66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总计48例。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用金属钛夹置放器对准出血部位的两端钳夹止血,同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喷洒及冲洗...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总计48例。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用金属钛夹置放器对准出血部位的两端钳夹止血,同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喷洒及冲洗,以保证止血完全。结果 48例患者使用金属钛夹共124枚,平均每人2.58枚,即时止血成功率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疗效高、创伤低、止血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金属钛夹 消化性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颜晓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我国发病率7%-8%,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病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反酸、恶心、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E失治或...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我国发病率7%-8%,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病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反酸、恶心、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E失治或治疗不当容易形成慢性胃炎,使患者饮食减少和吞咽困难,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消瘦,还容易引发癌变,在临床治疗上应受到足够重视。本院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治疗 治疗不当 雷尼替丁 雷贝拉唑 疗效观察 十二指肠内容物 消化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复发及再感染的5年随访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金华 陆建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909-909,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溃疡病 HP 消化道感染 感染率 治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早期应用辛伐他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俊 裘利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32-932,共1页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辛伐他汀 早期应用 临床疗效观察 TIA发作 血管内皮功能 他汀类药物 调节血脂作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强 周锋 +1 位作者 蒋静 陈志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复律后 缬沙坦 疗效 维持窦性心律 血管紧张素受体 心房颤动患者 口服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