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利华 王建军 +1 位作者 李旭晨 王林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 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测定的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受不育系的影响略大。(3)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浙农8010A、协青早A和全龙A较好,恢复系以J413、明恢63选、95 13和M105较好。(4)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各性状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抗旱的作用机制及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忠华 李旭晨 夏英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不同靶标基因为例 ,分不同作用机制 (如渗透调节、清除氧自由基、LEA蛋白、水通道蛋白、脱水素和气孔关闭等 ) ,简要介绍了近 10年来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我国农业的抗旱性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作用机制 基因工程 改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优938”性状表现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王健儿 姚金来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粤优938品种 特征特性 性状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早熟晚粳品种(类型)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培红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3-164,共2页
浙北早熟晚粳品种(类型)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李培红(浙江省安吉县种子公司313300)浙北稻区在连作晚稻栽培中,大力推广早熟晚粳品种,从而使粮食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变了连作晚稻单产低而不稳的徘徊局面。近年来,浙北连... 浙北早熟晚粳品种(类型)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李培红(浙江省安吉县种子公司313300)浙北稻区在连作晚稻栽培中,大力推广早熟晚粳品种,从而使粮食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变了连作晚稻单产低而不稳的徘徊局面。近年来,浙北连作晚稻栽培中,早熟晚粳品种比例一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生育特性 栽培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