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3基因和β2-A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华丽 鲍一笑 +4 位作者 吕婕 董晓艳 金增乾 童其田 章惠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基因A2044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2β-肾上腺素能受体(2β-AR)基因R16G SNP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并了解两者是否起协同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别对96名正常对照组和96名哮喘患儿组... 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基因A2044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2β-肾上腺素能受体(2β-AR)基因R16G SNP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并了解两者是否起协同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别对96名正常对照组和96名哮喘患儿组的IL-13基因A2044G SNP位点(IL-13 A2044G)和2β-AR基因R16G SNP位点(2β-AR R16G)进行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以及IL-13基因A2044G SNP和2β-AR基因R16G SNP在儿童哮喘发病中有无协同效应。结果①哮喘组IL-13 A2044G G/G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6.9%和28.1%,OR=2.40,P=0.005)。②哮喘组2β-AR R16G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4.8%和28.0%,OR=2.87,P=0.011;64.6%和50.0%,OR=1.82,P=0.004)。③携带IL-13 A2044G G/G+2β-AR R16G A/A基因型组合者发生哮喘的相对危险度较仅携带单一的IL-13 A2044G G/G或2β-AR R16G A/A基因型者显著增高(分别为OR=5.33,P=0.009;OR=4.80,P=0.017)。结论IL-13 A2044G G/G或2β-AR R16G A/A纯合子基因型均与儿童哮喘的发生显著相关,且两者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13 肾上腺素能β2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银 方主亭 +4 位作者 颜志平 罗剑钧 张雯 刘清欣 王建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呕血等症状。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球囊扩张治疗后再次造影如...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呕血等症状。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球囊扩张治疗后再次造影如发现胃冠状静脉仍明显扩张则以弹簧圈栓塞。对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6例患者中5例门脉主干闭塞,1例局限性重度狭窄,所有患者均出现门脉海绵样变。5例患者均成功实行经皮球囊扩张术,其中2例患者联合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1例患者因门脉主干合并左右分支近端闭塞,无法打通门脉。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治疗相关严重的并发症。随访3~31个月,5例患者门静脉主干通畅,均无再发生呕血等症状。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门脉海绵样变经皮球囊扩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门静脉海绵样变 球囊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急性梗死所致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文娥 陈蕾 +3 位作者 李子付 毕晓莹 张永巍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1-812,F0003,共3页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的运动障碍。由于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此部分患者经常到眼科就诊;同时由于其影像学病灶比较小,如对解剖不熟悉或者针对性观察对应影像学解剖位置,亦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鉴于此,本文采用...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的运动障碍。由于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此部分患者经常到眼科就诊;同时由于其影像学病灶比较小,如对解剖不熟悉或者针对性观察对应影像学解剖位置,亦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鉴于此,本文采用影像学和解剖相匹配的方法,对4例前核间性眼肌麻痹患者影像学特点结合解剖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责任病灶分析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脑干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四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文娥 陈蕾 +4 位作者 李子付 张永巍 李强 蒋庚西 邓本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主动脉夹层为动脉壁中层的分离,主要表现为胸背腹部的撕裂样疼痛,其病情凶险,若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极易出现猝死,48 h内猝死率可达36%~72%。其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9%,部分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为动脉壁中层的分离,主要表现为胸背腹部的撕裂样疼痛,其病情凶险,若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极易出现猝死,48 h内猝死率可达36%~72%。其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9%,部分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由于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诊断上非常困难,存在神经系统体征的这部分患者往往首诊于脑血管病科,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卒中 影像 晕厥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斌杰 程劲松 +1 位作者 魏毅东 车文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36,共3页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主诉症状为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却无明显狭窄的患者被发现。目前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CMVD可导致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其机制尚...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主诉症状为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却无明显狭窄的患者被发现。目前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CMVD可导致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另外,CMVD患者可能导致不良预后,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并加强对其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胸痛 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的CT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应碧伟 李惠民 +2 位作者 章家铭 王伟根 高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分析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的CT表现及其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表现为周围型(段及段以远)支气管铸型的孤立性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16层MSCT平扫,其中7例完成了增强检查。结果:单支支气管铸型病变14例,其中肺癌10例(71%),... 目的:分析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的CT表现及其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表现为周围型(段及段以远)支气管铸型的孤立性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16层MSCT平扫,其中7例完成了增强检查。结果:单支支气管铸型病变14例,其中肺癌10例(71%),2例增强均明显强化者为肺癌。分支状支气管铸型病变7例,其中恶性2例(29%),增强强化的3例中2例为肺癌。所有12例肺癌仅4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全部强化。结论: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可能是肺癌,增强检查很有必要,明显强化可能提示肺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 支气管铸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杓关节半脱位6例的诊断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毛振宇 林志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60-2060,共1页
随着气管内插管麻醉的增多,喉内创伤也相应增加.以环杓关节半脱位最为严重,且早期诊治极为重要,否则可致关节粘连和固定而长期声音嘶哑及呛咳.近10年来笔者遇到6例环杓关节半脱位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环杓关节半脱位 气管内插管麻醉 诊断 早期诊治 声音嘶哑 关节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放射性骨坏死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应碧伟 龚向阳 钟月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X线诊断 骨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1
9
作者 娄启田 钱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53-4555,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特征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小肠淋巴瘤和12例小肠腺癌病灶的好发部位与范围、强化模式、周围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小肠淋巴瘤累及肠壁好发小肠远段,范围...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特征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小肠淋巴瘤和12例小肠腺癌病灶的好发部位与范围、强化模式、周围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小肠淋巴瘤累及肠壁好发小肠远段,范围较广;病灶强化模式呈"缓慢上升"模式,并通过三维血管成像(CTA)可发现"肿瘤包绕血管"征象;可伴有后腹膜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腺癌好发小肠近段,范围较局限,以环形累及肠壁为主;病灶强化模式呈"快速上升-平台"模式,并通过CTA病灶出现"肿瘤染色"征象,可伴有肝脏转移,周围小淋巴结显示,以及侵犯胰腺,出现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等征象。结论: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在双期增强扫描及MPR、3D-CTA上各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胆酸和肝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羊水粪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平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血清胆酸 (BA)和肝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和羊水粪染的关系。方法 对 1995年 8月~ 1999年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15 0例ICP患者的血清胆酸和肝丙氨酸转氨酶值以及新生儿出生结局、出生时的羊...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血清胆酸 (BA)和肝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和羊水粪染的关系。方法 对 1995年 8月~ 1999年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15 0例ICP患者的血清胆酸和肝丙氨酸转氨酶值以及新生儿出生结局、出生时的羊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患者中BA≥ 70 0 μmol/L、ALT≥90U组 ,新生儿出生时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与BA <70 0 μmol/L、ALT <90U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5 )。结论 ICP患者的BA和ALT水平是能较早预测羊水混浊、胎儿宫内是否缺氧的两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胆酸 丙氨酸转氨酶 羊水粪染 ICP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液中加庆大霉素对气道定植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宗驱 林克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湿化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对气道定植菌类型、耐药性的影响。方法:1999-2004年重症监护病房行气道开放的病人142例,病种为重度颅脑损伤、脑卒中,分成2组。参照组: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静注抗感染;庆大组:静注β-内酰胺类药物,同时... 目的:探讨湿化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对气道定植菌类型、耐药性的影响。方法:1999-2004年重症监护病房行气道开放的病人142例,病种为重度颅脑损伤、脑卒中,分成2组。参照组: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静注抗感染;庆大组:静注β-内酰胺类药物,同时气道湿化液50mL内加入庆大霉素8万U,2~5mL/h持续气道内滴入。第5~7天取痰标本行细菌需氧培养及药敏检查,药敏结果分为敏感(包括中敏)、耐药二类。结果:(1)痰菌类型:参照组优势菌55株,正常菌群(混杂菌)23株。庆大组都为优势菌,共64例。(2)优势菌株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参照组优势菌对庆大霉素敏感43株,耐药12株,耐药率21.82%。庆大组优势菌对庆大霉素敏感14株,耐药50株,耐药率78.13%。卡方检验,χ2=37.58,P=0.000。(3)耐庆大霉素菌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比较:参照组耐庆大霉素12株,同时耐阿米卡星3株,耐药率25%;庆大组耐庆大霉素50株,同时耐阿米卡星32株,耐药率64%。χ2=5.99,P=0.014。结论:气道开放早期,气道湿化液中加入庆大霉素易培养出耐药菌株,不宜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气道湿化 耐药率 耐药性 湿化液 阿米卡星 Β-内酰胺类药物 参照 培养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理灵疝装置经内环置入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学群 杨向东 王宇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10-2510,2521,共2页
股疝有张力性修补及无张力修补两类方法,传统的股疝修补术为张力性修补,复发率10%-15%。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无张力等效果,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无张力股疝修补主要有聚丙烯网塞、平片及普理灵疝装置(PHS)等材料修补方... 股疝有张力性修补及无张力修补两类方法,传统的股疝修补术为张力性修补,复发率10%-15%。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无张力等效果,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无张力股疝修补主要有聚丙烯网塞、平片及普理灵疝装置(PHS)等材料修补方法。2004年4月至2011年5月我们应用PHS作为疝修补材料,采用不切开腹横筋膜、经内环置入行股疝无张力修补,并与Plug经股环置入修补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明明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乙肝病毒感染及其治疗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研制和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是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恩替卡韦(ETV)是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该文综述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应... 乙肝病毒感染及其治疗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研制和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是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恩替卡韦(ETV)是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该文综述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肝炎 乙型 慢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敏 张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取宫内节育器 绝经后妇女 米索前列醇 常规应用 扩张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职随访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聪华 沈莉萍 《护理研究》 2005年第5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专职随访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随访组(2 5 6例)和对照组(2 2 4例)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护理,随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职随访护士登记病人资... [目的]探讨专职随访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随访组(2 5 6例)和对照组(2 2 4例)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护理,随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职随访护士登记病人资料,并在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指导,两组均在入院48h内及出院后2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评价康复护理疗效以及2月后随访评价综合效果。[结果]出院后2个月两组在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对保持血压稳定、主动与医生联系和按时复诊、按要求进行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随访组康复疗效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5 .3 %) ,经χ2 检验,P <0 .0 5。[结论]专职随访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对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专职随访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桩树脂桩核修复下颌磨牙残根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1,共1页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磨牙残根 树脂桩核 螺纹桩 桩核修复 全冠修复 第二磨牙 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卫生院临床麻醉现状和设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爱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基层卫生院 临床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血管损伤4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兴瑶 胡定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23-423,共1页
关键词 四肢 血管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 MGB探针分型技术检测HBV YMDD变异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荣盛 徐亚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42-314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BV YMDD变异检测方法,用于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耐药性突变的监测。方法:采用三种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和一对共同引物,分别针对总HBV、YIDD变异、YVDD变异的三管并行检测,以确定YMDD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病毒群...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BV YMDD变异检测方法,用于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耐药性突变的监测。方法:采用三种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和一对共同引物,分别针对总HBV、YIDD变异、YVDD变异的三管并行检测,以确定YMDD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病毒群中的比例。以序列直接测定法作为诊断YMDD变异的金标准,对该方法YMDD变异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作评价。并对112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血清HBV DNA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YMDD变异情况。结果:该方法检测YIDD、YVDD的最低检测界限为1000 Copies/mL,能在106 Copies/mL病毒群中检出0.1%的变异株的存在。以直接测序方法为金标准,该方法YMDD变异检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6%,诊断符合率为97.5%。该方法检测112例患者37例发生YMDD变异,阳性率为27.2%。结论:该方法能够直接检测HBV YMDD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病毒群中的比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合临床实验室开展拉米夫定耐药性突变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YMDD变异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33例
20
作者 邵寿祺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21-521,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代偿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护肝降酶作用。方法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代偿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护肝降酶作用。方法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均静脉滴注,qd,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 iL)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有明显护肝、降酶、退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苷 复方 肝硬化 乙型肝炎 代偿性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