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工程政策措施并举稳步推进粮食扩面增产——浙江省宁波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魏章焕 刘荣杰 张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8期13-17,共5页
近10年来,宁波市粮食生产走出了一条面积稳步回升、单产逐年提高、自给率相对稳定的良性道路。分析了目前宁波市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技术工程 政策 粮食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海县小麦主栽因子对赤霉病为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尤爱琴 童相兵 +3 位作者 张昌杰 吴健国 柴荣耀 张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2009—2010年在宁海县开展小麦品种和主要栽培因子,包括种植密度、播种时期及氮肥用量对小麦赤霉病为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0个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存在显著抗性差异,其中‘宁71737’病情指数最低,抗性表现最好。以‘扬麦1... 2009—2010年在宁海县开展小麦品种和主要栽培因子,包括种植密度、播种时期及氮肥用量对小麦赤霉病为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0个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存在显著抗性差异,其中‘宁71737’病情指数最低,抗性表现最好。以‘扬麦12’为材料的栽培因子试验结果显示,2009—2010年生长季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11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赤霉病为害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播种处理;而播种量和氮肥施用量对赤霉病为害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品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海县30年来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岑汤校 安玲玲 +2 位作者 麻万诸 葛超楠 史努益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346-1350,共5页
对宁海县耕地土壤肥力进行调查,并同30年前第2次土壤普查检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宁海县耕地土壤养分总体演变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平均43.82 g·kg-1,全氮平均1.77 g·kg-1,有效磷平均42.53mg·kg-1,速效钾平均134.5 mg&#... 对宁海县耕地土壤肥力进行调查,并同30年前第2次土壤普查检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宁海县耕地土壤养分总体演变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平均43.82 g·kg-1,全氮平均1.77 g·kg-1,有效磷平均42.53mg·kg-1,速效钾平均134.5 mg·kg-1,但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分析土壤养分演变的原因及提高土壤肥力、改进施肥方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演变 宁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全程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昌杰 尤爱琴 +3 位作者 吴健国 叶传利 葛礼义 储芬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673-674,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试验点马铃薯未现蚜虫、早疫病、黑痣病等病虫危害,但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发生严重;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农药产品银法利、安泰生能有效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发生危害。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宁海县稻曲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尤爱琴 吴健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7期171-171,173,共2页
采用5点取样法对浙江省宁海县2009年稻曲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受水稻生育后期气候影响,2009年浙江省宁海县水稻稻曲病普遍发生但危害较轻,平均病穗率为1.05%,平均病粒率为2.09%,并对发病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发生情况 调查 浙江宁海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深两优5814在浙江试种四年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童相兵 岑汤校 +9 位作者 储芬芳 葛礼义 尤爱琴 刘荣杰 胡宇峰 陈荣法 叶传利 葛政元 张文旰 胡君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新组合。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龙岗研究所用Y58S与丙4114配组选育而成。经2005年一2008年四年种植示范,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米质优、熟...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新组合。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龙岗研究所用Y58S与丙4114配组选育而成。经2005年一2008年四年种植示范,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米质优、熟色佳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5年起在浙江宁海示范点试种,已连续试种4年,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试种 浙江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水稻 配组选育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紫色甘薯生产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新苗 金伟兴 +1 位作者 刘保健 夏能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4期13-14,共2页
紫色甘薯因其皮肉紫色,富含晒、花青素,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能力,作为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将其无公害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无公害生产技术 紫色甘薯 保健食品 种植面积 花青素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沼液对柑桔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4
8
作者 王卫平 陆新苗 +5 位作者 魏章焕 陈晓旸 薛智勇 胡余楚 洪春来 朱凤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00-2305,共6页
利用沼气发酵处理规模畜禽养殖场废水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大量沼液出路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柑桔栽培过程中不同沼液灌溉量的多重复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对沼液不同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进行了对比,结... 利用沼气发酵处理规模畜禽养殖场废水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大量沼液出路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柑桔栽培过程中不同沼液灌溉量的多重复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对沼液不同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促进柑桔生长,对衡量土壤质量的几种重金属含量等基本无不利影响,且土壤中总氮、有机质等有所增加。用300000kg·hm-2沼液浇灌替代化肥,可使柑桔增加产量8.59%,还可增加柑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沼液处理A的果实中总糖比化肥对照提高0.6个百分点,总酸降低0.262百分点,果实糖酸比明显提高,糖酸比与施用化肥的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改善了柑桔的部分品质指标。合理施用沼液进行柑桔灌溉不仅可以减少作物化肥施用量,还能缓解规模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排放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沼液 土壤质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孢子qPCR方法的建立及用于监测气传菌源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燎原 赵丽稳 +3 位作者 胡宇峰 邱海萍 柴荣耀 张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8-1373,共6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之一,监测田间空气中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数量动态变化,对于预测病情发生和指导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稻瘟病菌MHP1基因为靶序列,建立了1种稻瘟病菌分生孢子qPCR定量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之一,监测田间空气中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数量动态变化,对于预测病情发生和指导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稻瘟病菌MHP1基因为靶序列,建立了1种稻瘟病菌分生孢子qPCR定量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田间气传稻瘟病菌源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间空气中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数量波动幅度较大。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菌源量的波动与气象条件相关。该研究建立的孢子qPCR方法可应用于监测气传稻瘟病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分生孢子量 孢子捕捉 qPCR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25
10
作者 尤爱琴 张昌杰 +5 位作者 胡宇峰 吴健国 柴荣耀 王艳丽 张震 胡元元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532-535,共4页
为了改善赤霉病防治中单一药剂多菌灵等大量施用,利用对现售杀菌剂和赤霉病防治新药剂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福可湿性粉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10%苯醚菌酯胶悬剂等均可以有效的防治赤霉病... 为了改善赤霉病防治中单一药剂多菌灵等大量施用,利用对现售杀菌剂和赤霉病防治新药剂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福可湿性粉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10%苯醚菌酯胶悬剂等均可以有效的防治赤霉病的危害,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防治效果均好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相应处理,且2次用药处理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药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浙双6号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相兵 岑汤校 +4 位作者 鲍丙章 徐海平 潘启江 蒋思恒 陈再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表现为产量高、植株高大、荚长、粒大、千粒重高、品质优、生育期较早、抗逆性好。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油菜产区种植。在栽培上重点要早播、早管...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表现为产量高、植株高大、荚长、粒大、千粒重高、品质优、生育期较早、抗逆性好。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油菜产区种植。在栽培上重点要早播、早管、早发,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与硼肥,并注意开沟排水,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应用 浙江省农科院 2003年 油菜品种 开沟排水 防治工作 产量高 千粒重 生育期 抗逆性 有机肥 磷钾肥 双低 育成 株高 质优 产区 早播 早管 早发 增施 硼肥 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新苗 魏章焕 +1 位作者 金伟兴 潘启江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连作障碍 大棚蔬菜 发生原因 防治 农业产业结构 经济作物 调整优化 效益农业 农民收入 蔬菜作物 大棚种植 科学施肥 需肥规律 化学肥料 结构破坏 病虫危害 露地栽培 瓜菜类 施用 番茄 茄子 黄瓜 土壤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魏章焕 胡宇峰 +2 位作者 刘荣杰 张文旰 陆新苗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87-1488,共2页
2011年进行水稻沼液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能促进水稻种子发芽与出苗,刺激生长,提高秧苗素质,水稻沼液浸种时间应掌握在24~48 h,以等量的沼液与水混和为好。
关键词 沼液浸种 水稻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哈密瓜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瓜方式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伟兴 胡宇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通过试验,观察不同种植密度、整枝留瓜方式条件下哈密瓜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对产量的影响,以期给生产上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 哈密瓜 种植密度 整枝留瓜方式 单瓜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深两优5814不同插种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相兵 岑汤校 +7 位作者 葛礼义 储芬芳 尤爱琴 刘荣杰 胡宇峰 陈荣法 叶传利 张文旰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优质杂交稻。2005年我县引进试种,连续四年试种结果,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熟色佳、适应性广。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插种密度与...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优质杂交稻。2005年我县引进试种,连续四年试种结果,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熟色佳、适应性广。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插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我们设计了本试验,以探求该品种大田高产插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密度试验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面积推广 杂交水稻 产量高 研究所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作物富硒增产剂对花生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新苗 田海丹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8期66-67,共2页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会造成多种疾病,但由于硒在地壳中的分布不均匀,造成动植物的食品中硒含量存在地区性及地带性差异。地区间人体中存在硒摄入量不足。因此,目前富硒食品已成为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硒含量 富硒增产剂 产量 花生 作物 施用 富硒食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法利等药剂防治马铃薯病害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健国 张昌杰 +4 位作者 尤爱琴 胡宇峰 钱天寿 胡远党 范鹏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378-379,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叶面喷雾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较佳,可达90.3%,并对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效,可增产49.0%。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银法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扬麦12不同播种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荣杰 胡宇峰 童相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88-1489,共2页
为探讨小麦扬麦12的特性,掌握其生产规律,进行扬麦12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2在宁海县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均可播种,最佳播种期在11月20日左右,早播比迟播要好。
关键词 扬麦12 播种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浙东沿海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燎原 刘桂良 +2 位作者 张昌杰 陈宏明 吴降星 《植物医生》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宁波等浙东沿海地区呈现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发生主要原因是受水稻品种、气候务件、传毒媒介——友飞虱种群密度和带毒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几年的摸索、研究以及推广,基本控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暴发、流行。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原因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沿海扬麦20不同播期播量对产量影响效应初析
20
作者 魏章焕 邬竺成 陆新苗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探索浙东沿海地区淡涂泥田种植扬麦20小麦,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其产量的综合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播种早,气温高,则出苗时间短,反之则长;基本苗、株高随播量增加而递增;基本苗、株高、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递减,全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 探索浙东沿海地区淡涂泥田种植扬麦20小麦,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其产量的综合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播种早,气温高,则出苗时间短,反之则长;基本苗、株高随播量增加而递增;基本苗、株高、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递减,全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有效穗随播期提早而递增,各处理产量随播期提早而增加;麦赤霉病发病程度随播种量增加而加重。故扬麦20播种期应适当提早,以11月中旬为宜。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每亩用种量应在10.0~12.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沿海 扬麦20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