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对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燕清 王莉 +3 位作者 龚英 马阳阳 周剑 乔中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DW)MRI的方法,探讨IVIM双指数参数鉴别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以儿童腹部肿瘤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术前1周内行IVIM DW-MRI检查为待测标准,对怀疑腹部肿瘤、不能完全确诊为良性肿瘤者行常... 目的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DW)MRI的方法,探讨IVIM双指数参数鉴别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以儿童腹部肿瘤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术前1周内行IVIM DW-MRI检查为待测标准,对怀疑腹部肿瘤、不能完全确诊为良性肿瘤者行常规MRI(T1W、T2W和增强T1W)和DW序列。根据病理分为恶性组、良实性组、交界性组和良囊性组。选取b值范围0~800 s·mm^(-2),通过软件计算得到ADC值,使用肿瘤轮廓法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ROI),计算D、D*和f值。结果 85例腹部肿瘤患儿(98个肿瘤)进入本文分析。男43例;平均年龄4.4岁;恶性组(52例,62块),交界性组(7例,7块),良实性组(21例,24块),良囊性组(5例,5块);ROI平均值12.9(1.3~26.1)cm^2。ADC、D和D~*均体现在恶性组最低,交界性组、良实性组和良囊性组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D和D*在恶性与非恶性肿瘤(实性+囊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鉴别恶性和良实性肿瘤Cutoff(×10^(-6)mm^2·s^(-1))分别为1 367、1 056和1 605,ADC鉴别的特异度高(85.5%),D值鉴别的灵敏度高(83.3%),鉴别恶性和实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恶性和非恶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良囊性)Cutoff(×10^(-6)mm^2·s^(-1))分别为1 173、1 014和1 634;鉴别恶性和实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ADC和D值特异度较好(87.1%和83.9%),鉴别恶性和非恶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良囊性),ADC、D和D~*值特异度均良好(88.9%、86.1%和80.6%)。结论 IVIM DW-MRI中的ADC和D值对鉴别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腹部肿瘤 手术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