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城郊散户种植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彬 吴丹亚 +3 位作者 陈宇博 沈群超 刘召部 吴碧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于2011~2013年跟踪宁波市在售的城郊地产散户叶菜类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检测了31项农药残留,比较了各季度农残检出结果,发现第三季度农残超标率和检出率都居4个季度之首。农药分类比较表明,杀虫剂检出率和超标概率高于杀菌剂,杀虫剂在前3... 于2011~2013年跟踪宁波市在售的城郊地产散户叶菜类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检测了31项农药残留,比较了各季度农残检出结果,发现第三季度农残超标率和检出率都居4个季度之首。农药分类比较表明,杀虫剂检出率和超标概率高于杀菌剂,杀虫剂在前3季度的检出项数和超标项数呈递增趋势,到第三季度达到高峰,第四季度大幅下降;杀菌剂在第一和第三季度较高。敌敌畏、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三唑磷、久效磷、多菌灵、吡虫啉这9种农药残留较易超标,需要重点关注,其中尤以毒死蜱、三唑磷风险较大,应加速相应替代农药的推广。另外分析了气候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类蔬菜 杀虫剂 杀菌剂 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宁波市植物检疫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宇博 金彬 +2 位作者 吴降星 赵丽稳 刘召部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9-20,共2页
为进一步推进植物检疫监测工作,以宁波市为例,探讨了当前植物检疫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监测技术手段、加强科研合作、广泛宣传引导、扩大兼职检疫员队伍等解决对策,并对引入有害生物防治企业开展监测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植物检疫监测 问题 对策 监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镇海区茶树链蚧生态特性调查
3
作者 岑定浩 赵丽稳 +2 位作者 金彬 陈宇博 翟婧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44-144,146,共2页
为给宁波市镇海区茶树链蚧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对茶树链蚧进行了生态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宁波市镇海区,茶树链蚧喜欢温暖湿润环境,5月羽化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羽化率越高;虫口密度以东南坡居多;在茶树枝条上的分布以... 为给宁波市镇海区茶树链蚧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对茶树链蚧进行了生态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宁波市镇海区,茶树链蚧喜欢温暖湿润环境,5月羽化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羽化率越高;虫口密度以东南坡居多;在茶树枝条上的分布以离地高度60~90cm处最为密集;发生危害多在海拔350m以上的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链蚧 生态特性 调查 镇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生态修复研究——以宁海县桑洲镇生态修复基地为例
4
作者 陈武健 安学君 +2 位作者 陈英子 胡远党 刘桂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8-28,9,共2页
以宁海县桑洲镇生态修复基地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各项技术措施,不仅可取得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具有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技术 宁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鄞州地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萌 刘桂良 +2 位作者 陈银宝 赵丽稳 冯千晏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22-123,共2页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地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严重,为有效防治该病,通过多点、多次田间调查,结合历年发生情况,分析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的原因,认为环境湿度、稻田淹水时间和水稻生育期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防...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地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严重,为有效防治该病,通过多点、多次田间调查,结合历年发生情况,分析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的原因,认为环境湿度、稻田淹水时间和水稻生育期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基腐病 发病原因 防控措施 鄞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陆惠斌 章志远 《中国种业》 2016年第5期64-65,共2页
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是针对当前国内各单位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普遍存在的株高偏高、感光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应用范围较窄等缺点,利用自主育成的早熟晚粳不育系甬粳15A和早熟中籼恢复系F7540选配而成... 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是针对当前国内各单位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普遍存在的株高偏高、感光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应用范围较窄等缺点,利用自主育成的早熟晚粳不育系甬粳15A和早熟中籼恢复系F7540选配而成,以满足各地水稻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具有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倒性好、抗病性较强、手插与机播皆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早熟晚粳 抗倒性 恢复系 农作物品种审定 栽培技术 增产潜力 区域试验 白叶枯病 搁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水稻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工作
7
作者 王明湖 蒋琪 +2 位作者 郭焕茹 翟婧 王淼 《中国种业》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是当前评价水稻种子纯度和真实性最为普及的方法。根据鉴定工作的实践,结合鉴定技术理论和过程,对做好鉴定工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和要素作重点分析研究,如鉴定人员、设备设施、场所及标准信息等关键点的建设。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鉴定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甬优12产量13.5t hm^(–2)以上超高产群体的生育特征 被引量:55
8
作者 王晓燕 韦还和 +10 位作者 张洪程 孙健 张建民 李超 陆惠斌 杨筠文 马荣荣 许久夫 王珏 许跃进 孙玉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49-2159,共11页
以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为试材、四叶一心期带蘖小苗移栽,超稀植(12.45×104穴hm–2)栽培,对高产(10.5~12.0 t hm–2)、更高产(12.0~13.5 t hm–2)、超高产(>13.5 t hm–2)3个产量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及干物... 以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为试材、四叶一心期带蘖小苗移栽,超稀植(12.45×104穴hm–2)栽培,对高产(10.5~12.0 t hm–2)、更高产(12.0~13.5 t hm–2)、超高产(>13.5 t hm–2)3个产量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及干物质的积累与运转等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产量由高产(10.5~12.0 t hm–2)到更高产(12.0~13.5 t hm–2)再到超高产(>13.5 t hm–2),群体的颖花量不断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略微下降。与高产和更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茎蘖数起点较高,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够苗,至拔节期群体茎蘖数稳步增长,达高峰苗,此后群体茎蘖数平缓下降,成穗率近60%;群体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较小,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9.17,此后平缓下降,成熟期在4.0以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略低,此后各生育时期均升高,抽穗期为14.38 t hm–2,抽穗至成熟期为9.73 t hm–2,成熟期为24.11 t hm–2;群体根系干重、根冠比及单茎伤流强度在后期(抽穗至成熟期)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2 超高产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园柑橘小实蝇雄性成虫种群消长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桂良 王笑 +4 位作者 张晓萌 梁文勇 孙莲 陈宇博 赵丽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22-1423,共2页
使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在宁波地区10个橘园进行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自2008年柑橘小实蝇大发生以来,各年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气候和防治措施有关。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性诱剂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不同栽培方式茎蘖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少杰 秦叶波 郭焕茹 《中国稻米》 2014年第4期46-47,45,共3页
通过研究早稻机插、抛秧与手插栽培的分蘖成穗规律,发现这3种栽培方式的分蘖利用均以第4、第5和第6叶位产生的分蘖为主;机插、抛秧和手插分蘖成穗率分别为80.0%、80.0%和95.8%,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49.8%、46.6%和60.0%,说明机插栽培相比... 通过研究早稻机插、抛秧与手插栽培的分蘖成穗规律,发现这3种栽培方式的分蘖利用均以第4、第5和第6叶位产生的分蘖为主;机插、抛秧和手插分蘖成穗率分别为80.0%、80.0%和95.8%,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49.8%、46.6%和60.0%,说明机插栽培相比抛秧,其分蘖穗穗型较大,对产量贡献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栽培方式 成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地区机插早稻育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惠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0期30-32,共3页
根据浙东地区早稻育秧的气候特点,分析得出目前机插育秧中存在基质选择不当、秧板质量差、播种量过高、管理不到位,以及秧苗超龄等实际问题,提出"做好种子处理,精心制作育秧基质,提倡通气秧田,推广增盘减种技术,加强温度调控,科学... 根据浙东地区早稻育秧的气候特点,分析得出目前机插育秧中存在基质选择不当、秧板质量差、播种量过高、管理不到位,以及秧苗超龄等实际问题,提出"做好种子处理,精心制作育秧基质,提倡通气秧田,推广增盘减种技术,加强温度调控,科学水分管理,严格控制叶龄"等措施,培育符合机插早稻高产要求的壮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育秧 机插栽培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明湖 席杰君 +1 位作者 陈玲瑜 赵丽稳 《植物医生》 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
以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是早期分子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全面分析汇总了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机理、特点等,并着重介绍该技术在水稻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分子杂交 分子标记 RFLP 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种质资源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明湖 蒋琪 章志远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7-37,50,共2页
优质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改造或创新出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现代分子技术与水稻种质资源、我国利用水稻种质资源取得的成就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探讨了稻种资源未来的研究重点和... 优质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改造或创新出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现代分子技术与水稻种质资源、我国利用水稻种质资源取得的成就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探讨了稻种资源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多样性 现代分子技术 成就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青梗小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14
作者 张庆 任锡亮 +1 位作者 赵亦然 郭焕茹 《上海蔬菜》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作者引进14个青梗小白菜品种,通过比较其主要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指标,筛选适宜在宁波地区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青梗小白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炎夏、绿胜、炎鑫和萌PK-14031品种的耐热性强,叶色绿,株型好,产量高,综合表现... 作者引进14个青梗小白菜品种,通过比较其主要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指标,筛选适宜在宁波地区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青梗小白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炎夏、绿胜、炎鑫和萌PK-14031品种的耐热性强,叶色绿,株型好,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宁波地区夏秋高温季节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梗小白菜 夏季 品种比较试验 宁波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