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港湾 大世界——用课程架构学校教育生态链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宋海浩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年第5期3-6,共4页
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这里生根发芽,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凸显学校海港文化特色课程的有力支点。小港中心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地域文化,凝练"港文化",通过&q... 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这里生根发芽,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凸显学校海港文化特色课程的有力支点。小港中心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地域文化,凝练"港文化",通过"港派"课程的整合与创生,构建教育生态链,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文化 “港派”课程 教育生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微项目实践活动探究
2
作者 刘春燕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5年第4期22-23,共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单元学习主题和新课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微项目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合作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微项目学习具有时间短、易操作等优势,有助于语文教学转向育人本位。然而,在统编教材革命文化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单元学习主题和新课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微项目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合作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微项目学习具有时间短、易操作等优势,有助于语文教学转向育人本位。然而,在统编教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中,仍存在主观说教难以触动学生、内容碎片导致情感割裂等问题。学生对革命精神和历史人物缺乏深入了解,革命主题课文在教材中的分散性也加剧了这一问题。这些困境阻碍了革命文化教育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综合素养 微项目实践活动 新课标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精微 致广大——从“小港湾”走向“大世界”的微教育实践
3
作者 宋海浩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2年第5期57-59,共3页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港湾,在文化内生中实现整体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基于对教育本质、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质的思考,小港中心学校聚焦微教育实践,立足“尽精微、致广大”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校文化、管理和课程的微建构...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港湾,在文化内生中实现整体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基于对教育本质、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质的思考,小港中心学校聚焦微教育实践,立足“尽精微、致广大”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校文化、管理和课程的微建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教育 整体育人 办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编创在低段音乐课中的探索和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心怡 《黄河之声》 2020年第4期119-119,共1页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造 即兴编创 创造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学科与不同学科教学整合应把握的关键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沈首侠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7年第11期52-53,共2页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课程整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程整合中应深挖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可融基因”,善用不同学科教法上的“互鉴元素”,围绕不同学科目标上的“一致指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这三个关键点的...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课程整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程整合中应深挖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可融基因”,善用不同学科教法上的“互鉴元素”,围绕不同学科目标上的“一致指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这三个关键点的有效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关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游戏精神看墨趣意味——谈中国画教学中的“愉悦性”
6
作者 戴宏宇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8年第5期43-45,共3页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愉悦性,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表达,养成率真、自信的个性。以《一花一世界》为例,可以从"玩画笔"和"玩水墨"入手,完成从"以美育人"到"以美悦人",从"工具使用"到"游戏生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愉悦性,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表达,养成率真、自信的个性。以《一花一世界》为例,可以从"玩画笔"和"玩水墨"入手,完成从"以美育人"到"以美悦人",从"工具使用"到"游戏生趣",从"技法第一"到"精神至上"三方面的转变,最终实现"以美育人",达到艺术教育之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课 中国画 愉悦性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