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地方治理体系的现代嬗变——基于浙江省地方治理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邦友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81,共11页
地方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方治理体系发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本文基于浙江地方治理实践,概述了浙江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嬗变的基本趋势: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层级扁平化、治理体系网络化、... 地方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方治理体系发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本文基于浙江地方治理实践,概述了浙江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嬗变的基本趋势: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层级扁平化、治理体系网络化、治理过程公开化、治理行为法治化、治理方式科学化和治理技术现代化,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嬗变的进程,揭示其中内含的国家与社会互动、政府与市场互动、官员与民众互动、上层与基层互动、制度与技术互动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体系 现代嬗变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视域下负责任创新的判定原则与路径
2
作者 金龙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要求体现于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导向映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法治视域下应当如何审视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性。负责任创新在创新与责任的对立交互中促使科技发展与伦理规约协同共进,也在道德意识、制... 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要求体现于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导向映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法治视域下应当如何审视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性。负责任创新在创新与责任的对立交互中促使科技发展与伦理规约协同共进,也在道德意识、制度规范和行为规制三大空间中获得适用力,形成一套适用空间系统。法治领域中重要的权衡工具:比例原则,与负责任创新在意涵、结构、功能等方面有诸多契合,能作为负责任创新在法治环境中的判定原则。在判定路径上,负责任创新的一阶判定采用目的正当性原则,适用于道德意识空间;二阶判定采用适当性原则与必要性原则,适用于制度规范空间;三阶判定采用均衡性原则,适用于行为规制空间,三者相互关联、逐步强化,共同构成负责任创新法治环境的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比例原则 法治 适用 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的不可解释性及其法治应对
3
作者 金龙君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不可解释性应是生成式AI的固有特性,可解释性是其治理导向。传统内置型和事后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于生成式AI只作为技术手段且有局限,在不可解释性应对上,应重视生成式AI不可解释性易引发风险的法治防范。“全责任式”的法律治理是负责... 不可解释性应是生成式AI的固有特性,可解释性是其治理导向。传统内置型和事后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于生成式AI只作为技术手段且有局限,在不可解释性应对上,应重视生成式AI不可解释性易引发风险的法治防范。“全责任式”的法律治理是负责任创新导向下的法律责任因应,聚焦于科技创新研发到产品生产、使用及维护等链条式的全生命周期上的法律责任方案,在因应体系上,可通过国家法固化创新伦理责任、上市服务责任、使用规范责任、行政管理责任和全程监督责任,同时兼顾技术上的可解释性探索,促使技术主体尽最大可能降低技术的可解释性难题,综合形成“全责任式”法律治理体系,保障生成式AI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不可解释性 全责任式 法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成长与社会自由空间的扩展——基于浙江经验的学术判断
4
作者 徐邦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42,70,共8页
民营经济是一种自发的草根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原生形态。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一定形式的社会自由空间。本文基于浙江经验,论述民营经济成长发展所需社会自由空间的结构,讨论社会自由空间扩展的基本路径,并且试图揭示出支持和促进... 民营经济是一种自发的草根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原生形态。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一定形式的社会自由空间。本文基于浙江经验,论述民营经济成长发展所需社会自由空间的结构,讨论社会自由空间扩展的基本路径,并且试图揭示出支持和促进社会自由空间扩展的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社会自由空间 浙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意图伦理到责任伦理:中国政治伦理精神的嬗变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邦友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政治伦理的两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生活践行的是意图伦理。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意图伦理及其消极影响,简约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责任政治的成功实践和责任伦理的基本精神,... 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政治伦理的两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生活践行的是意图伦理。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意图伦理及其消极影响,简约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责任政治的成功实践和责任伦理的基本精神,并分析了促发中国政治伦理精神嬗变的诱致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伦理 责任伦理 中国政治 伦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治理与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褚国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8,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上的理论自觉与主体性坚持。习近平关于法治的论述通过重新梳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引入"治理现代化"的全新理念,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深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上的理论自觉与主体性坚持。习近平关于法治的论述通过重新梳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引入"治理现代化"的全新理念,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的战略地位、全局意义、发展思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话语 改革与法治 国家治理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问题 被引量:10
7
作者 褚国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4,共9页
从“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到“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国政党治理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政治化与政治的法治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特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当以法治与政治的统一性原理建构其理论... 从“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到“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国政党治理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政治化与政治的法治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特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当以法治与政治的统一性原理建构其理论基础。要以政治性引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其规范内容上体现先进性、规范目的上聚焦领导力、规范渊源上关照实践面。同时,更要以法治性补强以往党的制度建设的短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其概念的可通用性、体系的可衔接性、执行的可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制度 政治与法治 政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婴虹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78-84,共7页
网络舆情已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形式。它对司法的影响在国内已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正确认识、应对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可以使网络舆情推动司法民主化、维护司法公正、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模式选择与优化——基于对多利益相关方模式的反思 被引量:6
9
作者 管素叶 谢遥 翟渊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出于对互联网特质、互联网影响力等因素的考量,互联网初创者和美国政府选择以ICANN为载体进行以多利益相关方为核心的互联网治理模式试验,对传统主权模式中的主体资格、运行规则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但这一制度试验存在合法性缺失、虚假... 出于对互联网特质、互联网影响力等因素的考量,互联网初创者和美国政府选择以ICANN为载体进行以多利益相关方为核心的互联网治理模式试验,对传统主权模式中的主体资格、运行规则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但这一制度试验存在合法性缺失、虚假的代表性、片面的开放性等不足,不能够成为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新模式。同时,网络的各项特质与主权也并不冲突,只有主权模式才能够真正保障并实现网络权利,并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提供更好的环境。但传统主权模式也需要谋求在主体、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真正促成"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最大地利用和提升由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网络治理 ICANN 多利益相关方模式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地理学论纲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遥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2期104-123,共20页
法律地理学不是“陡然出世”的研究领域。其沿着关联性脉络与辩证性脉络发展,核心是研究“人—法律—地”的学问。法律地理学有着反思空间排斥现象的制度原因、阐释“城市与乡村”“省域与市域、县域”等具体空间的规范性意涵、深化地... 法律地理学不是“陡然出世”的研究领域。其沿着关联性脉络与辩证性脉络发展,核心是研究“人—法律—地”的学问。法律地理学有着反思空间排斥现象的制度原因、阐释“城市与乡村”“省域与市域、县域”等具体空间的规范性意涵、深化地方法治建设等功能。法律地理学的关键范畴是空间正义、城市权利、尺度、身份和边界,研究方法主要是“行为—结构”分析与“双重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地理学 空间法理学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罪过形式的确定--刑法第15条第2款“法律有规定”的含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62-68,共7页
关于罪过形式的确定,虽然有刑法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是,理论界并没有完全将其贯彻到刑法的解释中。张明楷教授主张,所谓的"法律有规定",指的是文理有规定。在确定罪过形式的时... 关于罪过形式的确定,虽然有刑法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是,理论界并没有完全将其贯彻到刑法的解释中。张明楷教授主张,所谓的"法律有规定",指的是文理有规定。在确定罪过形式的时候,必须以文理规定为前提,尊重人权主义的原理、责任主义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这种观点有不当之处,应该结合法益保护和明文规定的标准,同时考虑司法解释和理论的习惯做法,合理地确定罪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过形式 明文规定 文理规定 法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配套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婴虹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9,共6页
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终端反腐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一系列的配套辅助制度。我国已有的一些配套制度为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提供了基础,但现行的有关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与配套制度并不协调。公务员财产申报配套法律制度要以宪... 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终端反腐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一系列的配套辅助制度。我国已有的一些配套制度为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提供了基础,但现行的有关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与配套制度并不协调。公务员财产申报配套法律制度要以宪法确立的监督权为指针,涵盖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等多方面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财产申报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