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论扬雄的中和哲学
被引量:
6
1
作者
董根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79,共4页
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核心,西汉末扬雄提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中和哲学新体系,其仿《论语》而成的《法言》提出了儒家理想的政治———中和政治;其仿《周易》而成的《太玄》一书则发展儒家中和哲学建立了阴阳中和哲学...
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核心,西汉末扬雄提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中和哲学新体系,其仿《论语》而成的《法言》提出了儒家理想的政治———中和政治;其仿《周易》而成的《太玄》一书则发展儒家中和哲学建立了阴阳中和哲学,其最高的太玄之道即是中和之道,而这一太玄化的中和之道构成天道地道人道的核心内容。扬雄的中和哲学是董仲舒中和哲学到王充中和哲学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之道
扬雄
《太玄》
《法言》
“中”
《论语》
董仲舒
哲学思想
《易》
“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下之理,莫善于中”——论二程的中和哲学
被引量:
4
2
作者
董根洪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阐述了理学“宗主”的二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中和哲学的多方面丰富发展。一方面,二程在继承孔孟中庸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中庸精髓的儒家时中观,掘发了儒家中和哲学的辩证精神;另一方面,二程继先秦政伦中庸哲学、汉唐阴...
本文阐述了理学“宗主”的二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中和哲学的多方面丰富发展。一方面,二程在继承孔孟中庸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中庸精髓的儒家时中观,掘发了儒家中和哲学的辩证精神;另一方面,二程继先秦政伦中庸哲学、汉唐阴阳中和哲学后开创了儒家中和哲学的新形态———阴阳中和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中庸
时中
性中
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
3
作者
朱伟
《探索》
1987年第6期45-47,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现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也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媒介物,大量涌入国内。如何正确地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已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正确对待
双重性
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社会思潮
直接影响
现代化建设
思想观点
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思维模式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仓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9-14,共6页
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认识发生的心理操作机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思维模式问题已成为当代认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也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是,反思近年关于思维模式的研究,却发现研究中尚存不足:第一,思维模式...
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认识发生的心理操作机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思维模式问题已成为当代认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也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是,反思近年关于思维模式的研究,却发现研究中尚存不足:第一,思维模式构成要素分析的片面性。即把人看作只具有知觉、记忆和思维功能的纯粹智能有机体,撇开了人的社会和生物特征,因此,在分析思维模式要素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模式
价值观念
知识结构
客体
认识过程
情感结构
主体
要素分析
分析思维
操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变革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9-43,共5页
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其历史的连续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从历史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演化而来的,因此必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成份,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一以贯之,从不间断的文化,加上中国...
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其历史的连续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从历史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演化而来的,因此必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成份,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一以贯之,从不间断的文化,加上中国学术史上经传注疏的学术方法及“援引在前,附述在后”的思想方法和学术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西方传统思维方式
辨证思维
思维方式现代化
外在自然
形式化思维
知性思维
西方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
活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64-69,共6页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胡建(一)发轫于王官之学的中国文化思想主流,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嘉乾实学之后,一波三折,从“道统的裂层”突趋近代思潮,这一惑世眩目...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胡建(一)发轫于王官之学的中国文化思想主流,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嘉乾实学之后,一波三折,从“道统的裂层”突趋近代思潮,这一惑世眩目的嬗变并非出于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中西融合
李大钊
西体中用论
社会主义
中体西用论
民族文化
价值理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人本主义评价
7
作者
李明友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67-71,共5页
儒家人本主义是我们民族对人自身价值反思的产物。它重视人的主体价值,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儒家人本主义以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夸大了道德的作用,因而存在着重群体价值轻个体价值、重道德...
儒家人本主义是我们民族对人自身价值反思的产物。它重视人的主体价值,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儒家人本主义以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夸大了道德的作用,因而存在着重群体价值轻个体价值、重道德价值轻生命价值的错误倾向。这种价值观贯穿着整个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关于人本质理论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生命价值
儒家文化
个体价值
儒家人本主义
群体价值
人生价值观
荀子
道德意识
价值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新论
8
作者
李明友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88-94,120-3,共9页
黄宗羲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罪恶,提出了“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平等社会观,表现了他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他在哲学上主张“盈天地皆心”和“穷此心之万殊”的命题,也主要着眼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发挥主体意识的能...
黄宗羲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罪恶,提出了“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平等社会观,表现了他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他在哲学上主张“盈天地皆心”和“穷此心之万殊”的命题,也主要着眼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黄宗羲提出一系列冲破程朱理学“成说”的精辟见解,主张思想解放。他的民主启蒙思想,体现了历史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师说
个体主体性
封建制度
黄宗羲
社会主体
主体意识
思想家
社会关系
封建社会
启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论扬雄的中和哲学
被引量:
6
1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79,共4页
文摘
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核心,西汉末扬雄提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中和哲学新体系,其仿《论语》而成的《法言》提出了儒家理想的政治———中和政治;其仿《周易》而成的《太玄》一书则发展儒家中和哲学建立了阴阳中和哲学,其最高的太玄之道即是中和之道,而这一太玄化的中和之道构成天道地道人道的核心内容。扬雄的中和哲学是董仲舒中和哲学到王充中和哲学的中介。
关键词
中和之道
扬雄
《太玄》
《法言》
“中”
《论语》
董仲舒
哲学思想
《易》
“五”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下之理,莫善于中”——论二程的中和哲学
被引量:
4
2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理学“宗主”的二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中和哲学的多方面丰富发展。一方面,二程在继承孔孟中庸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中庸精髓的儒家时中观,掘发了儒家中和哲学的辩证精神;另一方面,二程继先秦政伦中庸哲学、汉唐阴阳中和哲学后开创了儒家中和哲学的新形态———阴阳中和哲学。
关键词
中和
中庸
时中
性中
心法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
3
作者
朱伟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探索》
1987年第6期45-47,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现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也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媒介物,大量涌入国内。如何正确地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已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正确对待
双重性
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社会思潮
直接影响
现代化建设
思想观点
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思维模式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仓元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9-14,共6页
文摘
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认识发生的心理操作机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思维模式问题已成为当代认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也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是,反思近年关于思维模式的研究,却发现研究中尚存不足:第一,思维模式构成要素分析的片面性。即把人看作只具有知觉、记忆和思维功能的纯粹智能有机体,撇开了人的社会和生物特征,因此,在分析思维模式要素时。
关键词
思维模式
价值观念
知识结构
客体
认识过程
情感结构
主体
要素分析
分析思维
操作机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变革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建华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9-43,共5页
文摘
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其历史的连续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从历史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演化而来的,因此必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成份,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一以贯之,从不间断的文化,加上中国学术史上经传注疏的学术方法及“援引在前,附述在后”的思想方法和学术态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西方传统思维方式
辨证思维
思维方式现代化
外在自然
形式化思维
知性思维
西方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
活动方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建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64-69,共6页
文摘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胡建(一)发轫于王官之学的中国文化思想主流,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嘉乾实学之后,一波三折,从“道统的裂层”突趋近代思潮,这一惑世眩目的嬗变并非出于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觉,...
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中西融合
李大钊
西体中用论
社会主义
中体西用论
民族文化
价值理性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D69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人本主义评价
7
作者
李明友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67-71,共5页
文摘
儒家人本主义是我们民族对人自身价值反思的产物。它重视人的主体价值,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儒家人本主义以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夸大了道德的作用,因而存在着重群体价值轻个体价值、重道德价值轻生命价值的错误倾向。这种价值观贯穿着整个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关于人本质理论的失误。
关键词
道德价值
生命价值
儒家文化
个体价值
儒家人本主义
群体价值
人生价值观
荀子
道德意识
价值反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新论
8
作者
李明友
机构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88-94,120-3,共9页
文摘
黄宗羲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罪恶,提出了“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平等社会观,表现了他对个体主体性的重视。他在哲学上主张“盈天地皆心”和“穷此心之万殊”的命题,也主要着眼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黄宗羲提出一系列冲破程朱理学“成说”的精辟见解,主张思想解放。他的民主启蒙思想,体现了历史的自觉。
关键词
孟子师说
个体主体性
封建制度
黄宗羲
社会主体
主体意识
思想家
社会关系
封建社会
启蒙思想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论扬雄的中和哲学
董根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下之理,莫善于中”——论二程的中和哲学
董根洪
《中州学刊》
CSSCI
199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
朱伟
《探索》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思维模式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郑仓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变革
何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孙中山、李大钊到毛泽东──“中西融合论”的三大阶段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儒家人本主义评价
李明友
《浙江学刊》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新论
李明友
《浙江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