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抗热应激性能选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晨 卢徐斌 +4 位作者 朱立科 肖卫明 刘坤 毛永江 杨章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热应激严重威胁着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随着奶牛选育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耐热性状逐渐在育种实践中受到重视,提升奶牛耐热性能并选育抗热应激奶牛,对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杂交改良进展缓慢,... 热应激严重威胁着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随着奶牛选育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耐热性状逐渐在育种实践中受到重视,提升奶牛耐热性能并选育抗热应激奶牛,对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杂交改良进展缓慢,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高通量测序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抗热应激奶牛选育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该文综述了抗热应激奶牛选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育种体系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为抗热应激奶牛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借鉴,为奶牛种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耐热性 分子育种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盛期奶牛肝脏脂肪变性影响生产性能的代谢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潇怡 王迪铭 +1 位作者 孙会增 刘建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6,共12页
为揭示奶牛肝脏脂肪变性影响生产性能的代谢机制,以健康奶牛为对照,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奶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转录组测序结果。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当脂肪变性时,苏木精-伊红染色的肝脏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大小不等的近圆... 为揭示奶牛肝脏脂肪变性影响生产性能的代谢机制,以健康奶牛为对照,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奶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转录组测序结果。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当脂肪变性时,苏木精-伊红染色的肝脏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与健康奶牛相比,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奶牛的脂肪矫正乳、能量矫正乳、乳脂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血浆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对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发现24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表达下调的DEGs有136个,表达上调的DEGs有105个。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与分子功能中;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显著富集于类固醇生物合成、胆固醇代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另外,对全体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发现,基因主要富集于脂肪酸延长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影响脂质代谢的重要通路。上述结果表明,肝脏脂肪变性影响了奶牛肝脏的脂质代谢,进而影响了奶牛全身代谢,引起了奶牛乳脂含量等生产性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奶牛 泌乳盛期 脂肪变性 肝脏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因子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潇腾 赵盼盼 张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23,共9页
精卵结合后,动物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剧烈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以确保受精前后高度分化的配子形成全能性的细胞。重编程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各个阶段紧密相关,有多种调控因子参与其中,如... 精卵结合后,动物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剧烈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以确保受精前后高度分化的配子形成全能性的细胞。重编程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各个阶段紧密相关,有多种调控因子参与其中,如乙酰转移酶、脱乙酰酶及组蛋白修饰阅读器等均参与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并发挥重要功能。本文综述了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因子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现象及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机制,减少胚胎发育缺陷,从而提升家畜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繁殖 早期胚胎 着床前 表观遗传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对育成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子悦 钟丽媛 +3 位作者 薛茗元 王迪铭 孙会增 刘建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530,共1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对育成牛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以及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影响。选取36头8~11月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荷斯坦育成牛,随机分成2组,即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饲喂0 kg/d(对照组)、4 kg/d含秸秆发酵饲料(按干物...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对育成牛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以及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影响。选取36头8~11月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荷斯坦育成牛,随机分成2组,即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饲喂0 kg/d(对照组)、4 kg/d含秸秆发酵饲料(按干物质计,秸秆约占日粮16.0%;处理组),持续8周,每2周测定一次育成牛日增重情况,并在第8周时采集尾静脉血及瘤胃内容物,分析2组育成牛在表型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组育成牛日增重(0.991 kg/d)与对照组(1.080 kg/d)相比明显下降(p=0.042)。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血清中β-羟丁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细菌α多样性指数中,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和香农(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p<0.05),β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组中,与表型相关的核心菌种主要为厌氧支原体属;在微生物功能上,2组主要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上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饲喂含秸秆发酵饲料促进了育成牛瘤胃发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脂质代谢。本研究在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差异以及高效利用秸秆饲料的关键微生物挖掘上均有一定突破,为育成牛饲粮中非常规饲料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饲料 育成牛 瘤胃细菌 微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谱系发育调控的比较
5
作者 吴潇彤 史延 +2 位作者 李爽 王少华 张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高产奶牛繁殖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其中早期胚胎死亡率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有限,而对于小鼠这种模式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已相当深入。因此,本文从胚胎形态、转录因子以及信号通路3方面对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 高产奶牛繁殖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其中早期胚胎死亡率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有限,而对于小鼠这种模式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已相当深入。因此,本文从胚胎形态、转录因子以及信号通路3方面对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比较,以加深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认识。经比较发现,受精后,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在不同时期发生母源因子降解、合子基因组激活、细胞极性建立和不对称分裂,最终使得胚胎形态发生变化,形成具有3个胚层(滋养外胚层、上胚层和原始内胚层)的囊胚。此外,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多个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形成复杂网络调控细胞谱系分化。综上所述,在牛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相似的生物学事件陆续发生,但是细胞谱系分化的调控呈现差异性,提示我们将小鼠早期胚胎作为研究模型的局限性,该领域的研究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率以及促进牛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着床前 早期胚胎 谱系分化 滋养外胚层 内细胞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