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管型太阳能空气干燥工程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居仁林 李明 +3 位作者 徐永锋 吴云飞 沈斌 孙少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00-3006,共7页
对应用于腊鸡腿干燥的真空管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干燥工程进行设计和实验,理论设计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切实做到有利合理利用太阳能。按照国家标准对单元集热器性能进行测试,为参数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在非典型天气条件下实测... 对应用于腊鸡腿干燥的真空管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干燥工程进行设计和实验,理论设计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切实做到有利合理利用太阳能。按照国家标准对单元集热器性能进行测试,为参数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在非典型天气条件下实测系统性能并得到腊鸡腿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析认为系统具有较低的太阳依赖性及较强的稳定性。最后对企业采用的3种干燥系统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太阳能干燥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空气集热器 干燥特性曲线 热性能 经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征测量的太阳能重力热管传热性能测定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晓阳 陈乐 +3 位作者 徐建斌 王则瑶 韩雷涛 沈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1-447,共7页
依据《GB/T24767-2009太阳能重力热管》进行基于表征测量的太阳能重力热管传热性能测定与优化研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表征数据与太阳能重力热管传热性能关系模型,搭建相应检测装置,通过实际检测结果比对进行模型的验证,并根据检测结... 依据《GB/T24767-2009太阳能重力热管》进行基于表征测量的太阳能重力热管传热性能测定与优化研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表征数据与太阳能重力热管传热性能关系模型,搭建相应检测装置,通过实际检测结果比对进行模型的验证,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重力热管技术优化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检测装置能够测量得到传热性能计算所需表征数据,操作简单,测试精度达到标准要求,为太阳能重力热管的出厂检测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太阳能 传热性能 最大传热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热水及热空气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一体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雷涛 范海东 +3 位作者 张瑾 沈斌 吴晓东 袁逸中 《农业工程》 2013年第5期60-63,共4页
分析了太阳热水、热空气利用与建筑相结合设计的技术经济特点。讨论了太阳热水、热空气系统与建筑结合设计的主要实例,汇总了这些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经验。特别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在建筑结合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利用系统 建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10H_2O/EG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冷从斌 季旭 +3 位作者 罗熙 李明 余琼粉 徐永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十水硫酸钠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十水合硫酸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Na_2SO_4·10H_2O/EG),对其融化-凝固、相分离、过冷、潜热等热物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Na_2SO_4·10H_2O中添加2%(质量分数,下同)硼砂... 以十水硫酸钠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十水合硫酸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Na_2SO_4·10H_2O/EG),对其融化-凝固、相分离、过冷、潜热等热物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Na_2SO_4·10H_2O中添加2%(质量分数,下同)硼砂和8%EG后,可得到理想的Na_2SO_4·10H_2O/EG固-固复合相变材料。此时,Na_2SO_4·10H_2O相分离得到消除,过冷度由13.6℃降低到0.6℃以下,相变潜热和体储能密度分别为225.77kJ·kg^(-1)和218.09MJ·m^(-3)。此外,导热率也得到提高,相比于只添加成核剂硼砂的Na_2SO_4·10H_2O PCM,储热时间缩短52.6%,放热时间缩短55.1%,经过500次急剧升温-降温循环后也未出现性能衰减,储/放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10H2O/EG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潜热 体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Na/Paraffin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永锋 李明 +3 位作者 罗熙 余琼粉 王云峰 冷从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6-71,共6页
为提升广泛应用于相变储能领域的石蜡的导热系数,在手套箱内将导热系数高、熔点低、密度小的金属Na与石蜡复合为Na/paraffin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并对其导热系数、相变潜热及储/放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Na/95%paraffin复合相变储能... 为提升广泛应用于相变储能领域的石蜡的导热系数,在手套箱内将导热系数高、熔点低、密度小的金属Na与石蜡复合为Na/paraffin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并对其导热系数、相变潜热及储/放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Na/95%paraffin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导热系数较纯石蜡提高了17.6倍,储/放热速率均较纯石蜡提升了1倍;经过200次循环实验后,3%Na/97%paraffin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变温度由60.58℃下降到59.65℃,相变潜热由166.7520J·g^(-1)下降到160.5632J·g^(-1),热导率由2.33W·m^(-1)·K^(-1)减少到1.98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araffin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潜热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独立光伏驱动冰蓄冷空调系统能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永锋 李明 +4 位作者 罗熙 王云峰 余琼粉 傅定文 李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35-2244,共10页
对户用独立光伏能源驱动冰蓄冷空调的光-电-冷能量转化传递特性开展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2 k W户用独立光伏能源驱动系统在昆明典型晴天条件下对外供冷功率的理论计算值为176.51 W,实测值为171.58 W,所建模型较好体现系... 对户用独立光伏能源驱动冰蓄冷空调的光-电-冷能量转化传递特性开展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2 k W户用独立光伏能源驱动系统在昆明典型晴天条件下对外供冷功率的理论计算值为176.51 W,实测值为171.58 W,所建模型较好体现系统能量转化传递特性及部件能量损耗与损情况。系统能量利用率为7.45%,能量损耗较大的部件是光伏组件和制冰系统的蒸发器,分别占总能耗的86.72%和占蒸发器输入冷量的90%。系统效率为38.51%,光伏组件转化的电能值为547.91 W,占系统值的58.83%。光伏组件损最大,占总损的54.57%,制冰系统的压缩机占部件损和的51.97%,制冰系统蒸发器损占蒸发器输入的2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户用独立光伏能源系统 能量特性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空调系统部件匹配及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熙 苏坤烨 +1 位作者 徐永锋 李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1-2830,共10页
构建分布式光伏能源驱动空调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光伏能源系统与空调制冷采暖性能的匹配耦合特性,并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分布式光伏空调系统主要特性参数的制冷效率及制热效率分别为0.37和0.35,采用分布式光伏... 构建分布式光伏能源驱动空调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光伏能源系统与空调制冷采暖性能的匹配耦合特性,并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分布式光伏空调系统主要特性参数的制冷效率及制热效率分别为0.37和0.35,采用分布式光伏驱动空调运行的保障率最高为1.41。通过模拟计算优化系统各部件参数的优化匹配,系统性能可提升17.14%。结合中国暖通空调标准,采用典型气象条件,模拟分析北京、昆明和曼谷3个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空调的运行特性及关联部件参数配比优化关系,还对分布式光伏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分布式光伏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基础及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空调 模拟 特性参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荧光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沈桥 李朦 +2 位作者 沈斌 韩雷涛 袁逸中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4,共5页
通过向聚氨酯主链中引入荧光剂7-氨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AFC),制备了一种具有长期贮存稳定性的新型AFC基荧光水性聚氨酯乳液(WPU-AFC)。通过红外(FT-IR)、紫外(UV)、荧光光谱、粒径、热重分析(TGA)等对乳液及胶膜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 通过向聚氨酯主链中引入荧光剂7-氨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AFC),制备了一种具有长期贮存稳定性的新型AFC基荧光水性聚氨酯乳液(WPU-AFC)。通过红外(FT-IR)、紫外(UV)、荧光光谱、粒径、热重分析(TGA)等对乳液及胶膜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研究发现:WPU-AFC的荧光强度主要受"结构荧光猝灭"影响,而不是受"浓度荧光猝灭"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WPU-AFC和AFC的荧光强度均降低;相同条件下,WPU-AFC的荧光强度与AFC相比有很大增强,并且胶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荧光 7-氨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