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成本高密度监测网在城市CO_(2)浓度监测中的可行性——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晋辉 肖薇 +3 位作者 陈亮 胡凝 王君 刘远泽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7-2389,共13页
基于杭州搭建的低成本CO_(2)分析仪高密度观测网络,对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完整一年的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野外观测条件下低成本仪器存在数据缺测,各站点一年数据收集量在38.58%~99.39%,两款非色散红外(NDIR)仪器MBE为(3.2&... 基于杭州搭建的低成本CO_(2)分析仪高密度观测网络,对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完整一年的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野外观测条件下低成本仪器存在数据缺测,各站点一年数据收集量在38.58%~99.39%,两款非色散红外(NDIR)仪器MBE为(3.2±1.4)μmol/mol,进行高密度组网时要提高站点的数据收集率.(2)基于NDIR的低成本仪器观测结果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机器学习的校正方案可有效校正,组网数据校正后与高精度观测相关性R2由0.33提升至0.77,MBE为1.2μmol/mol.(3)低成本的高密度组网可以观测到城市内部CO_(2)浓度的时空变异性,站点的日变化及空间浓度分布均反映出城市CO_(2)源汇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搭建的组网验证了低成本高密度网络在中国这种下垫面复杂的城市运行的可行性,为估算城市排放量和评估减排措施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组网 低成本仪器 杭州 CO_(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续雷击对10kV配电线路耐雷性能及防雷措施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江安烽 包炳生 +3 位作者 顾承昱 吴爱军 王广利 傅正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7-1663,共7页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10 kV线路耐雷性能和防雷措施效果的影响,将蒙特卡罗法、电气几何模型和ATP-EMTP软件相结合,提出线路反击、直击和感应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采用Eriksson配电线路雷击统计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10 kV线路耐雷性能和防雷措施效果的影响,将蒙特卡罗法、电气几何模型和ATP-EMTP软件相结合,提出线路反击、直击和感应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采用Eriksson配电线路雷击统计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对上海电网典型10 kV绝缘导线线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首次直击、反击和感应雷跳闸率大于后续雷击,大地电导率对首次感应雷跳闸率的影响更大;首次和后续雷击下,架设避雷线或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和安装防弧间隙有相近的改造效果;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降低首次反击跳闸率有效,面对后续反击跳闸率影响很小;安装线路避雷器后,后续感应雷跳闸率的降低远不如首次雷击,在防雷措施选择方面,与只考虑首次雷击不同,考虑后续雷击时,不建议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而是建议提高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雷击 后续雷击 10KV线路 蒙特卡罗法 ATP-EMTP 电气几何模型 耐雷性能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建敏 罗昶 +3 位作者 王建森 张晓冬 包炳生 杨安良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省级气象计量部门的业务应用平台,以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系统基于现有省级气象计量标准硬件设备,辅之以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采用B/S和C/S软件开发模式,实现检定业...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省级气象计量部门的业务应用平台,以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系统基于现有省级气象计量标准硬件设备,辅之以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采用B/S和C/S软件开发模式,实现检定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该系统包含计量业务管理和自动化检定两个子系统,共用同一个检定数据库。计量业务管理子系统由仪器收发、常规仪器检修、系统管理、预警超检、报表处理、综合查询统计、计量器具管理等模块组成;自动化检定子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雨量等传感器的自动化检测,能够自动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原始记录和检测证书。系统的业务应用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计量 检定 自动化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温湿廓线反演方法改进试验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雪芬 王志诚 +3 位作者 茆佳佳 汪章维 张东明 陶法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为提升地基微波辐射计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特别是云天条件下温湿廓线的反演精度,利用2011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气象局北京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探空数据,在微波辐射计反演温湿度廓线的过程中通过区分晴天和云天条件并引入全固态Ka波... 为提升地基微波辐射计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特别是云天条件下温湿廓线的反演精度,利用2011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气象局北京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探空数据,在微波辐射计反演温湿度廓线的过程中通过区分晴天和云天条件并引入全固态Ka波段测云仪云高及云厚信息,对反演输入亮温进行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2017年1月—2018年3月微波辐射计探测数据评估检验,结果表明:在亮温订正前提下,晴天温度模型、云天温度模型、晴天相对湿度模型和云天相对湿度模型反演结果与探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9,0.80和0.78,均方根误差为2.3℃,2.3℃,9%和16%,较微波辐射计自带产品(LV2产品)减小约0.4℃,0.3℃,11%和9%,准确性提升约30%,28%,64%和45%;温度模型偏差在±2℃以内、湿度模型偏差在±20%以内的占比分别为68%,70%和95%,78%,较LV2产品分别提高了7%,5%和27%,23%,其中相对湿度改善明显。可见亮温订正、区分天气类型训练反演模型有利于改善地基微波辐射温湿廓线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BP神经网络 温湿廓线 测云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波束部分遮挡识别应用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3
5
作者 勾亚彬 汪章维 +2 位作者 刘黎平 段艺萍 陈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9-240,共12页
雷达波束部分遮挡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算法的重要误差源。利用4次大范围的天气过程,联合上饶、黄山、杭州、金华、宁波、衢州、温州和台州8部天气雷达和浙江省2047个雨量计观测资料,应用金华、衢州和上饶雷达的部分遮挡区域识别结果... 雷达波束部分遮挡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算法的重要误差源。利用4次大范围的天气过程,联合上饶、黄山、杭州、金华、宁波、衢州、温州和台州8部天气雷达和浙江省2047个雨量计观测资料,应用金华、衢州和上饶雷达的部分遮挡区域识别结果,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将雷达组网拼图数据划分为部分遮挡区域、无遮挡区域和总数据区域,验证分析了部分遮挡回波订正方案在提高雷达组网拼图质量和提高雷达QPE精度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剔除部分遮挡回波的回波订正方案,在不同天气过程中均可以(1)有效地增强部分遮挡区域内雷达组网拼图和雷达QPE数据场的连续性;(2)显著提高了部分遮挡区域内雷达QPE数据场的精度,降低了因部分遮挡导致的雷达QPE误差,并间接提高了无遮挡区域以及总的数据区域内的雷达QPE的精度;(3)改善了Z-R关系拟合方案和最优插值校准方案的有效性,这是剔除部分遮挡回波后,雷达QPE数据场精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拼图 定量降水估测 雷达波束部分遮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昶 杨安良 +3 位作者 丁妙增 黄鹏良 葛永华 章焕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94,共6页
为解决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器校准问题,在简要分析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器量值溯源途径和校准设备的研制方法,并对研制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和标准负离子测量仪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 为解决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器校准问题,在简要分析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器量值溯源途径和校准设备的研制方法,并对研制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和标准负离子测量仪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场具有负离子浓度连续可调、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离子粒径小的特点。标准负离子测量仪相对误差不超过±5%,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为6%,可用于空气负离子测量仪的校准和测试。利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和标准离子测量仪组成的校准装置,对两种不同的负离子测量仪进行了校准试验,对测得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校准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准方法 负离子监测仪 测量误差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明明 魏鸣 +1 位作者 王皓 王建森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1-871,共11页
利用地基GPS技术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FY-2C卫星水汽图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9月23—26日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期间的水汽主要由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和来自"... 利用地基GPS技术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FY-2C卫星水汽图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9月23—26日成都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期间的水汽主要由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和来自"黑格比"台风的高低空急流组成;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充足,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水平风的垂直切变较明显;高时间分辨率的地基GPS资料不仅可获得水汽实时变化的信息,而且对于暴雨发生时间和暴雨强度都有一定的指示性;结合中尺度数值模拟的结果,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可降水量的变化能反映区域水汽辐合辐散的变化,降水与否或降水大小不仅取决于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更受到大气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影响,水汽辐合的强弱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GPS 可降水量 大气垂直结构特征 数值模式 水汽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参数在线监录与SPD动态预警管理——“黑匣子”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包炳生 张建敏 +1 位作者 童杭伟 罗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每小时约连续发生2000个雷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任何场所(特别是雷电多发地区)都有可能发生雷击灾害,许多雷击事故往往是由于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感应传导雷电高电压引起的。尽管闪...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每小时约连续发生2000个雷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任何场所(特别是雷电多发地区)都有可能发生雷击灾害,许多雷击事故往往是由于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感应传导雷电高电压引起的。尽管闪电定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雷电防护有相应的国际、国家与行业技术规范,但发生雷击事故现场仍然不能获取实质性的雷击参数,某些雷灾鉴定缺乏科学的定量数据,人们希望能有像飞机"黑匣子"那样的智能设备。所研究的"黑匣子"是一种在线监测、记录、还原雷击参数的智能仪表,对特定环境设施(如:避雷针、低压供、配电线路与信息传输线路)入侵的雷击具备在线实时监测、记录并还原雷击参数雷电流幅值、持续时间、极性(雷击电流走向)与波形的功能;且具有对在线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动态预警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灾害 雷击参数 黑匣子 电涌保护器 预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故障诊断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东明 葛永华 +2 位作者 汪章维 王根 曹晓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182-184,192,共4页
详细介绍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模块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浙江省28个土壤水分站从2015到2017年数据及故障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将所有的故障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分析了田间标定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故障解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出土... 详细介绍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模块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浙江省28个土壤水分站从2015到2017年数据及故障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将所有的故障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分析了田间标定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故障解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出土壤水分观测仪故障的判断方法及日常维护应注意事项,并且提出了通过数据判断传感器故障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 工作原理 标定分析 故障分析 故障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伸缩冻雨传感器系统研究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东明 周飞 汪章维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了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实验搭建了磁致伸缩冻雨传感器的实验系统。通过该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偏置电流与输出感应电压关系、探头材料温度特性、传感器灵敏度、传感器加热除冰模块的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冻雨传感器... 为了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实验搭建了磁致伸缩冻雨传感器的实验系统。通过该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偏置电流与输出感应电压关系、探头材料温度特性、传感器灵敏度、传感器加热除冰模块的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冻雨传感器测量冻雨天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 磁致伸缩冻雨传感器 测试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雷电防护讨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包炳生 包奕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10-4712,共3页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般都有遭到雷击的现象,雷击可使数十米高的大树被劈断、震碎或烧焦。当雷击树木(山体)游客巧在现场之际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事故,严重时将导致游客伤亡。该研究通过计算雷击引起行人"跨步电压&...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般都有遭到雷击的现象,雷击可使数十米高的大树被劈断、震碎或烧焦。当雷击树木(山体)游客巧在现场之际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事故,严重时将导致游客伤亡。该研究通过计算雷击引起行人"跨步电压"的量值和人体可承受工频电流、雷击电流与电压量级,并对风景名胜区设计避(引)雷针如何减弱"跨步电压"方法进行了讨论。期望对今后风景区防雷设置的人性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树木 雷击 避(引)雷针 跨步电压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