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3年浙江省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1
作者 余丰华 刘正华 +4 位作者 黄丽 周诗凯 沈笛 姚菊祥 王亚男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监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变异系数法等方法,研究了浙江省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稳定性,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监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变异系数法等方法,研究了浙江省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稳定性,并通过地理探测器进行植被变化的驱动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尺度上,2000-2023年浙江省FVC波动中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加幅度约为3.1%/10a(P<0.05),多年均值为56.3%;②空间尺度上,浙江省FVC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南部及东部山地区域;③变化趋势上,研究区FVC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显著增加的区域占比为63.84%,且研究时段内FVC以较低波动性为主;④高程和地形是影响研究区FVC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q值均在0.6以上;⑤各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均高于单因子的影响,且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关系,FVC变化受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的交互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浙江省 地理探测器 地形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与应用
2
作者 周丽玲 张达政 +4 位作者 沈慧珍 黄金瓯 黄卫平 蔡伟忠 彭振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9-230,共2页
地质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王峰等,2023)。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初步构建了“一库一图、一网一模、数字赋能、科学决策”的地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地质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王峰等,2023)。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初步构建了“一库一图、一网一模、数字赋能、科学决策”的地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在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与应用方面做出大量探索,取得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数据应用,为保障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举办提供了重要地质安全支持,为滨海地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安全 风险评价 成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设计 被引量:53
3
作者 殷坤龙 张桂荣 +1 位作者 龚日祥 王孔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23,共5页
浙江省经济发达,但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该省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在基于Web MapGIS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拟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大模块: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 浙江省经济发达,但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该省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在基于Web MapGIS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拟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大模块: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灾害空间预测和时间预警预报系统、示范区研究以及减灾防灾技术支持系统,其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建成的系统将实现与网络连接的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与减灾防灾体系的结合,并根据浙江省气象条件,对浙江省可能遭受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概率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浙江 地质灾害 预警预报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数据库 信息管理库 灾害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银矿卷》研编 被引量:3
4
作者 江彪 王登红 +13 位作者 王岩 刘榆 黄凡 王成辉 李楠 武利文 张彤 唐增才 叶泽富 秦海燕 靳皇玉 冯德臣 缪仁谷 张荣臻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1,共17页
银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的新材料属性日益突出。中国是银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银矿找矿勘查取得较大突破,新增银资源储量超过55000 t,新发现银矿产地... 银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的新材料属性日益突出。中国是银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银矿找矿勘查取得较大突破,新增银资源储量超过55000 t,新发现银矿产地超过53处,探获了包括双尖子山超大型银矿在内的大量银矿。中国银矿有7个主要矿床类型,以热液型和陆相火山-次火山型最为重要,资源储量分别为161271 t和48870 t,分别占总量的49.5%和15%。中国银矿主要产于中生代,查明银资源储量为266476 t,占比达74.25%;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大兴安岭成矿带及其邻区查明银资源储量超过86000 t,是中国最重要的银矿产区和找矿潜力区。运用成矿系列理论,寻找新矿区或新类型银矿、老银矿区外围和深部以及在成银带内找银矿等是中国银矿找矿勘查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成矿规律 勘查成果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殷坤龙 张桂荣 +1 位作者 龚日祥 斯小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3-17,共5页
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该省的人民生命安全与建设和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结合WebGIS,应用MAPGIS IMS(Internetmapserver)以及Internet的WWW服务模式,建立了浙江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WebGIS服务,目的在... 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该省的人民生命安全与建设和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结合WebGIS,应用MAPGIS IMS(Internetmapserver)以及Internet的WWW服务模式,建立了浙江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WebGIS服务,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开放的网络数据库,集中管理浙江省现已有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空间信息数据及预测预报信息,并使用WebGIS将之发布、共享。远程客户端使用普通的WWW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的远程查询访问,使地质灾害信息能够更广泛的为浙江省的减灾与防灾和预警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浙江省 预测预报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国华 汪庆华 +4 位作者 董岩翔 刘国华 郦逸根 刘占元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40-44,共5页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列举了相关评价标准,探讨了制订地方性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标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质环境 区域评价 概念和方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名茶产地分布规律及其土壤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根年 陆景冈 +1 位作者 董岩翔 汪庆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98-103,共6页
系统调查和分析表明:浙江省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石英砂岩、花岗岩、酸性凝灰岩与片麻岩等,它们被两条地质深大断裂分隔为3区,而各区的母质又各有特点。从宏观地质环境来看,名茶多分布在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山地区和沿海的升沉过... 系统调查和分析表明:浙江省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石英砂岩、花岗岩、酸性凝灰岩与片麻岩等,它们被两条地质深大断裂分隔为3区,而各区的母质又各有特点。从宏观地质环境来看,名茶多分布在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山地区和沿海的升沉过渡丘陵区;从局部生态环境观察来看,名茶产地附近多有湖、海等巨大水体,形成多云雾、富蓝紫光的“高山云雾出名茶”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类成土母质对茶品质的影响可用地球化学性质来解释,有关的元素有Si、K、Fe、Al、Ca、Mg、Mn等。笔者还从已发现的名茶产地地质学规律出发,提出了全省的名茶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茶 产地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及其在区域农业开发中的应用: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
8
作者 陈美君 胡小猛 解怀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70,共7页
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依据实际调查的区域土壤与水环境质量数据,对区域土壤、水环境和土地安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并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土壤资源的农业经济功能进行了初步划分,对区域... 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依据实际调查的区域土壤与水环境质量数据,对区域土壤、水环境和土地安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并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土壤资源的农业经济功能进行了初步划分,对区域土壤资源的开发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结论可为科学地指导上虞地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质环境 农业环境整治与开发 上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对比——以浙江省龙游县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简中华 王世纪 +2 位作者 黄春雷 魏迎春 曲颖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6-181,共6页
以浙江龙游县北部地区为例,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选择1件/4 km2、1件/km2和4件/km23种采样密度,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重点比较了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的差异以及其结果的应用范围。结... 以浙江龙游县北部地区为例,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选择1件/4 km2、1件/km2和4件/km23种采样密度,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重点比较了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的差异以及其结果的应用范围。结果显示,1件/4 km2的评估结果可以为省级土地管理服务,4件/km2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县市级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服务,并指导乡镇级土地管理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的开展。该研究为今后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样密度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估 浙江省龙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萌 杨豪 +2 位作者 彭振宇 张良红 林清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0-36,共7页
介绍了浙江省地热资源概况,结合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地热资源赋存特征。浙江位于我国东部薄壳地带,莫霍面的起伏控制着省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趋势,省内地热井(泉)多分布于莫霍面埋深浅且热流值高的地区。省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深... 介绍了浙江省地热资源概况,结合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地热资源赋存特征。浙江位于我国东部薄壳地带,莫霍面的起伏控制着省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趋势,省内地热井(泉)多分布于莫霍面埋深浅且热流值高的地区。省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深部岩层的富水及导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为界,浙西北地区地热资源以沉积盆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岩,热储类型为上部孔隙型下部岩溶型层状,其褶皱山区则为隆起山地型,热储类型为岩溶型层状兼带状;浙东南地区主要为大面积的丘陵山区,地热资源类型以隆起山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岩浆岩、火山岩,热储类型为裂隙型带状。浙江省热水主要为偏硅酸-氟热矿水,受赋存环境影响,浙东南地热水偏硅酸、氟、氡等含量普遍高于浙西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地热资源 区域地质背景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工作进展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庆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30-39,共10页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浙江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应用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背景、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安全现状、农业产...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浙江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应用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背景、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安全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主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及海岸带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农业生态地质填图与土壤地质分类、农产品安全现状评价、名特优农产品适生地质环境建模、土壤元素时空演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富集机理、污染元素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多参数综合地球化学制图方法及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工作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质单位的建立与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朝晖 宋明义 +2 位作者 覃兆松 邬祥林 陈小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51-61,共11页
土壤地质单位是地学工作者根据地质资料、结合成土特征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分类方法,其实质就是在充分考虑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成土因素的同时,抓住母岩—母质—土壤三者之间的成生联系,找出成土母岩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 土壤地质单位是地学工作者根据地质资料、结合成土特征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分类方法,其实质就是在充分考虑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成土因素的同时,抓住母岩—母质—土壤三者之间的成生联系,找出成土母岩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对土壤结构、质地、厚度、微量营养元素的制约关系,为农业区划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据浙江省农业地质背景调查项目实践,在从地学角度对浙江省成土母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亚类建立了土壤地质单位,并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母质 土属 土系 土壤地质单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天目山地区土壤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任荣富 解怀生 +2 位作者 简中华 徐杨坤 张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阐述了浙江省天目山地区的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农用灌溉水环境,对不同地质背景区土壤元素的本底值、养分水平、主要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地环境质量达Ⅰ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达Ⅱ类标准... 阐述了浙江省天目山地区的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农用灌溉水环境,对不同地质背景区土壤元素的本底值、养分水平、主要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地环境质量达Ⅰ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达Ⅱ类标准,是浙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绿色产业区带的理想区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地区 土壤地质 地球化学 土壤环境质量 绿色产业区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巴种植业发展对比及合作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14
作者 汪洁 朱有为 +2 位作者 秦叶波 邓美华 李孟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63-1967,共5页
“一带一路”实施以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对农业领域的关注度也逐渐加强。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先行省之一,其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和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巴农业务实合作。文章在实地调研和文献... “一带一路”实施以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对农业领域的关注度也逐渐加强。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先行省之一,其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和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巴农业务实合作。文章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对浙江省和巴基斯坦的种植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着重比较了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双方共同主粮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发展趋势,探索了双方在种植业方面的差异,并深入分析了巴基斯坦种植业发展在资源、技术、设备、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潜力及短板,最后提出要拓宽合作领域和合作深度、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国际化培育、加强长期合作的政策资金保障等促进双方种植业合作发展的建议及展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巴基斯坦 种植业 合作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南雁荡山晚白垩世火山岩及地层厘定
15
作者 潘少军 陈小友 +3 位作者 张建芳 曾凡飞 顾明光 马俊祥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4-980,共17页
浙东南沿海地区是否存在晚白垩世火山岩,以及如何厘定其成岩年龄,一直是该区域地质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以南雁荡山地区白云山火山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锆石U-Pb测年工作,获得了8套高精度测年数据,4套火山岩和1套正长斑岩的年龄分布于90.32... 浙东南沿海地区是否存在晚白垩世火山岩,以及如何厘定其成岩年龄,一直是该区域地质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以南雁荡山地区白云山火山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锆石U-Pb测年工作,获得了8套高精度测年数据,4套火山岩和1套正长斑岩的年龄分布于90.32~98.37 Ma,确认该地区在晚白垩世仍存在强烈的火山活动。对6套晚白垩世火山岩样品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主量元素呈现高硅、富碱、低铝,贫钙、铁、镁、磷、钛,高分异度等特征;微量及稀土元素呈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等富集,Co、Ni、Cr等亲铁元素含量低,且贫Ba、Nb、Sr、P、Ti等元素的特征;反映了该套火山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高结晶分异演化程度和壳源特征。通过火山岩成因探讨,认为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导致浙江东南部自晚侏罗世以来上地壳挤压-伸展拉张作用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造就了南雁荡山地区晚白垩世火山活动。浙江东南区域不断有新的晚白垩世火山岩被发现,且岩性、地球化学组合特征与小雄组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更好地“安置”晚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建议新建“雁荡山群”,并根据岩性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在群内建立不同的“组-段”地层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火山岩 U-PB测年 地质意义 南雁荡山地区 浙江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南火山岩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及地质意义
16
作者 冯杭建 邱尔康 +3 位作者 金宠 林丹 徐兴华 蔡遥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603,共15页
中国东南沿海诸省发育了一条长约1200 km的巨型流纹质火山岩带,其中浙江是流纹质火山岩保存面积最大、各类型火山岩构造最完好的省份。目前,浙江省流纹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矿床学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其后期的抬升剥露... 中国东南沿海诸省发育了一条长约1200 km的巨型流纹质火山岩带,其中浙江是流纹质火山岩保存面积最大、各类型火山岩构造最完好的省份。目前,浙江省流纹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矿床学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其后期的抬升剥露历史缺乏系统约束。文章以浙江省东南部雁荡山与神仙居2处复活破火山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心相侵入岩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与HeFTy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浙江省东南部雁荡山与神仙居中心相侵入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多数集中于40~31 Ma,且峰值为33 Ma,部分分布于50~41 Ma,仅少量分布于61~51 Ma;热史模拟结果显示,雁荡山与神仙居地区在始新世早期(约52~48 Ma)至渐新世最早期(34~32 Ma)经历了1期快速抬升冷却事件,该抬升冷却事件早期受控于伊泽那崎−太平洋板块洋脊的俯冲,晚期则由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汇聚的远程效应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共同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浙东南地区新生代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貌演化提供重要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雁荡山 神仙居 白垩纪火山岩 太平洋俯冲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嵊泗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成因: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的证据
17
作者 潘少军 张建芳 +3 位作者 陈小友 马俊祥 蔡晓亮 黄国成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0-444,共15页
嵊泗岛地处浙闽岩浆带最北端,为海陆转换带,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较大。本文以嵊泗正长花岗岩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测年、锆石Lu-Hf微区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等工作。该岩体主要由钾长石(含量为50%~65%)、石英(含量为2... 嵊泗岛地处浙闽岩浆带最北端,为海陆转换带,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较大。本文以嵊泗正长花岗岩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测年、锆石Lu-Hf微区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等工作。该岩体主要由钾长石(含量为50%~65%)、石英(含量为20%~25%)、斜长石(含量为20%~25%)和黑云母(含量为5%~10%)等组成,呈中细粒花岗结构。获得了高精度测年数据,其加权平均年龄为(95.4±1.2)Ma,表明该岩体为晚白垩世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Lu-Hf微区分析结果显示,ε_(Hf)(t)值均为负值(-6.2~-4.0),变化范围较小,但均远高于地壳平均值,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547~1405 Ma(平均值为1465 Ma),均低于华夏基底变质岩(桃溪)的二阶模式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高硅、富碱、富铝和富钾的特征,镁、钙、磷、钛和铁等元素含量极低,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Zr、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Nb、Sr和P等元素亏损,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分馏作用强于重稀土元素,且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分异指数高;具有低Sr、高Yb花岗岩的特征,反映了嵊泗正长花岗岩形成时压力较小。通过对岩石类型和构造环境的探讨,认为嵊泗正长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为晚白垩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后撤伸展拉张背景下的产物。岩石圈拉张减薄,地幔物质底侵、上涌导致地壳物质熔融,壳幔混合作用下形成的以壳源物质为主、少量幔源物质参与的混合岩浆会在地壳浅部侵位并形成该类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花岗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嵊泗 晚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慈溪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庆 王静 +2 位作者 史衍玺 张衍毓 汪庆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9-644,共6页
以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慈溪市为研究区,研究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镉和铅的含量与分布状况。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应用ILWIS3.2软件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应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 以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慈溪市为研究区,研究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镉和铅的含量与分布状况。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应用ILWIS3.2软件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应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作图。结果表明,慈溪市农田土壤中铜、锌、镉、铅4种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出当地背景值,但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4种元素皆属轻度污染,其污染指数处于中度污染程度以上的样点数较少,土壤并未形成大面积中度或其以上污染。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锌、镉和铅的基台值与块金值的比值分别为42.6%、64.2%、47.6%和26.3%,4种元素在土壤中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插值结果图反映了4种元素在当地土壤中分布的高值区均位于城市发展较快,工业发达的中、南部地区,其分布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土壤中4种元素的主要来源与当地剧烈的人为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污染评价 空间变异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环境质量的农业区划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红玳 卫新 +2 位作者 黄伟 毛小报 董岩翔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7-452,共6页
以2002年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农业区划.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Ⅰ类土地占21%,Ⅱ类土地占61%,Ⅲ类土地占17%,表明调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以2002年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农业区划.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Ⅰ类土地占21%,Ⅱ类土地占61%,Ⅲ类土地占17%,表明调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调查区域内适合种植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用地面积分别为180.9万hm2和204.8万hm2,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76.5%和86.6%.调查还发现了29个富硒土壤区,总面积为7657 km2.依据土壤安全性评价结果,将调查区域划分为3个农业功能区:城市生态农业区、平原高效农业区和低山丘陵特色农业区.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浙江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区划 土壤环境质量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洋内弧型变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20
作者 董学发 余盛强 +5 位作者 唐增才 肖庆辉 袁强 陈忠大 周宗尧 吴小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7-828,共12页
文章报道了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新发现一类特殊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组成,岩石具有低Ti高Mg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25.46×10^(-6),轻... 文章报道了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新发现一类特殊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组成,岩石具有低Ti高Mg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25.46×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及(La/Yb)_N比值较小,平均分别为1.87和1.30,δEu平均为0.97,稀土配分与N-MORB及T-MORB类似,而微量元素显示为富集相容元素Cr、Ni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P、Ti。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玻安质岩石十分相似,微量元素比值及图解判别均指示该套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洋岛弧(洋内弧)环境。该洋内弧型变基性火山岩的发现表明原定陈蔡群极有可能为新元古代中期至早古生代含有古大洋地壳残片的俯冲增生杂岩,而不是华夏古陆块的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内弧 变基性火山岩 陈蔡增生杂岩 地球化学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