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广东核电站废料处置场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竹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论述了在核电站废料处置场选址中地球物理勘查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着重阐明对此类重点工程选址中的物探工作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废料处置场 选址 核素扩散 浅层地震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兴旺 李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检明隧道混凝土二次衬砌中的底界厚度、空洞、漏水、钢筋网变形等质量问题,利用探地雷达技术,通过对检测方法及工程检测实验的研究,进行隧道二次衬砌中雷达波形特征参数及检测结果评价,总结了隧道衬砌质量问题的雷达波形特征,验证检... 为检明隧道混凝土二次衬砌中的底界厚度、空洞、漏水、钢筋网变形等质量问题,利用探地雷达技术,通过对检测方法及工程检测实验的研究,进行隧道二次衬砌中雷达波形特征参数及检测结果评价,总结了隧道衬砌质量问题的雷达波形特征,验证检测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利用探地雷达可全面检明隧道衬砌中的质量缺陷,并具有无损、快速、广泛、精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隧道 二次衬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物探在桥位选址中的应用─—舟山朱家尖海峡大桥物探实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竹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介绍在舟山朱家尖海峡大桥选址阶段.采用工程地球物理的浅地层剖面法和多次覆盖水上浅地震勘查.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为朱家尖海峡大桥选址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桥位 选址 地震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挤密砂桩与振冲碎石桩抗液化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茂松 吴世明 赵竹占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2期165-171,共7页
本文利用室内外试验结果,探讨饱和粉砂粉土液化剪应力与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得到应用现场波速法测得结果分析液化势的实用公式。本文继而利用上述结果分析振动挤密砂桩和振冲碎石桩加固饱和粉砂粉土地基的抗液化性状,分析了砂桩间距的... 本文利用室内外试验结果,探讨饱和粉砂粉土液化剪应力与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得到应用现场波速法测得结果分析液化势的实用公式。本文继而利用上述结果分析振动挤密砂桩和振冲碎石桩加固饱和粉砂粉土地基的抗液化性状,分析了砂桩间距的影响和预振时间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无井阻的碎石桩排水效应的简化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挤密砂桩 振冲碎石桩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崔延卫 张松鹏 +3 位作者 杨伟涛 刘波 李佳男 侯振国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对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试件进行有限元验证,基于有限元模型和响应面法,建立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的分析模型,提出一种预测其极限承载力的多元回归方程,并探... 对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试件进行有限元验证,基于有限元模型和响应面法,建立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的分析模型,提出一种预测其极限承载力的多元回归方程,并探讨了不同变化参数对钢管石轻混凝土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试件端部的鼓曲环越来越不明显,试件极限承载力逐渐提高;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极限承载力和峰值位移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以作为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分析的基准模型;建立的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回归方程计算极限承载力值和文献试验值吻合较好,当试件含钢率在4.73%~12.02%,高度在450~800 mm,钢管的直径在140~169 mm时,回归方程能更好地预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钢管屈服强度、钢管壁厚、石轻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加均能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但钢管屈服强度和钢管壁厚对钢管石轻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石轻混凝土 短柱 有限元模型 承载力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