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分量面波多道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宓彬彬 洪雨 夏江海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25-2837,共13页
浅层面波勘探主要基于单分量地震观测数据,多分量数据往往被忽略.三分量检波器可以接收瑞雷波的垂向分量、径向分量以及勒夫波信息.瑞雷波的垂向和径向分量信息联合利用可以避免模式误判,提高频散测量精度和横波速度的反演精度.在被动... 浅层面波勘探主要基于单分量地震观测数据,多分量数据往往被忽略.三分量检波器可以接收瑞雷波的垂向分量、径向分量以及勒夫波信息.瑞雷波的垂向和径向分量信息联合利用可以避免模式误判,提高频散测量精度和横波速度的反演精度.在被动源面波频散测量中,瑞雷波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相位相关性及振幅谱比(即椭圆极化率)可以用于确定噪声源方位,提高噪声面波频散成像的精度和效率.联合利用瑞雷波和勒夫波信息有助于提高浅地表介质横波速度估计精度,同时可以获取径向各向异性特性.本文综述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浅地表主、被动源面波高精度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面波 极化分析 被动源地震数据筛选 横波速度 径向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边交通背景噪声体波干涉
2
作者 柳亚 夏江海 +1 位作者 宓彬彬 席超强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8-2850,共13页
路边交通噪声作为一种丰富且易获取的地震波震源,在被动源地震成像中具有提取高质量体波信号的潜力.基于稳相区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路边交通噪声以提取高质量体波信号的方法,以解决在传统背景噪声成像中体波信号提取难的问题.通过... 路边交通噪声作为一种丰富且易获取的地震波震源,在被动源地震成像中具有提取高质量体波信号的潜力.基于稳相区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路边交通噪声以提取高质量体波信号的方法,以解决在传统背景噪声成像中体波信号提取难的问题.通过设置特定速度窗并采用多道相干性加权叠加方法,有效增强了体波震源的贡献,同时抑制了面波信号.在互相关虚拟炮集中,我们观测到清晰的纵波直达波信号,并利用其斜率估算了浅层介质的纵波速度.自相关剖面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卵石层和基岩层的纵波反射信号,成功刻画了地层界面深度及其横向变化,特别是剖面两端卵石层厚度的明显差异.该方法展示了在路边交通噪声条件下体波信号提取的应用潜力,为高分辨率地下结构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 体波干涉 地震背景噪声 交通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化学属性对水体光活性中间体(PPRIs)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刘新 尉艺 +5 位作者 李文康 吴定桂 金伟 江和龙 徐华成 宋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7-816,共10页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本研究通过捕获剂法监测了鄱阳湖湿地4个季节水体中3种PPRIs(^(1)O_(2)、·OH及^(3)CDOM^(*))的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技术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组分的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鄱阳湖湿地不同季节水体中的DOM的光化学反应特性及与PPRIs产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鄱阳湖夏季和秋季水体的pH值、溶解有机碳(DOC)浓度较高,相反,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秋季的DOM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并且木质素丰度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鄱阳湖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产生能力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水体中^(1)O_(2)和·OH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水体。pH、DOC、E2/E3、脂类、蛋白类及木质素类与PPRIs产生速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其中的DOC与木质素类组分;另外在三维荧光指标结果中,荧光指数(FI)和新鲜度指数(β/α)与PPRIs呈现负相关关系,证明FI值越低即DOM陆源性越高、非新生DOM比例越高,则PPRIs产生速率越高。综上,PPRIs的光化学产生与植物源DOM密切相关。与春季和冬季相比,夏季和秋季鄱阳湖水体的有机质高,而其中DOM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和土壤有机质,其有机质的腐殖化水平较高,而在春季和冬季水体有机质主要来自湖泊本身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机质,属于内源。淹水植物残体降解过程释放的有机组分,对夏、秋季DOM的来源和组成有着极易被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其中光化学活性较强的有机组分如木质素是造成其PPRIs产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可溶性有机质 光化学 光生活性中间体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