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法合并”对浙江省国税收入及经济税源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钱宝荣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8,共8页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实现了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短期内对财政收入有所影响;长期实行法定税率或名义税率的降低,将更有利于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并对浙江省落实"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到...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实现了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短期内对财政收入有所影响;长期实行法定税率或名义税率的降低,将更有利于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并对浙江省落实"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法合并 经济税源 国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索——关于浙江国税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改革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宝荣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通过浙江国税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改革的情况回顾及改革实践中的成效,探索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提出全面建立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新型税收征管体系总体目标。
关键词 税收征管 集中征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纳税服务研究——基于浙江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的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邢幼平 张国钧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在回顾浙江省国税系统近十年来纳税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剖析当前优化纳税服务的制约因素及负面效应,并提出从战略高度加大新型纳税服务体系的培育和管理力度,把握纳税服务体系创新中文化塑造、制度创新、手段变革的三个维度,确保税收... 本文在回顾浙江省国税系统近十年来纳税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剖析当前优化纳税服务的制约因素及负面效应,并提出从战略高度加大新型纳税服务体系的培育和管理力度,把握纳税服务体系创新中文化塑造、制度创新、手段变革的三个维度,确保税收管理服务核心价值——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提高税法遵从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税服务 税收征管 税务机关 纳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钱宝荣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9,共8页
通过税收管理规律和创新理论的分析,阐述税收管理创新实施主体、创新客体、创新目标等税收管理创新要素,提出税收管理创新要坚持有组织的创新、建立完善促进税收管理创新孵化机制的观点,并结合浙江省国税系统税收管理创新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税收管理规律和创新理论的分析,阐述税收管理创新实施主体、创新客体、创新目标等税收管理创新要素,提出税收管理创新要坚持有组织的创新、建立完善促进税收管理创新孵化机制的观点,并结合浙江省国税系统税收管理创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管理创新提升税收管理效能的重要作用,提出税收管理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管理 创新理论 征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制建设——基于城镇土地国有制条件下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晓岩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8期5-9,共5页
完善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是健全中国地方税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城镇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对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房地产征收统一的物业税存在法理上的障碍。中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必须立足于城镇... 完善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是健全中国地方税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城镇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对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房地产征收统一的物业税存在法理上的障碍。中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必须立足于城镇土地国有制的背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关系,应将现行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分解为一次性收取的土地补偿金和分年度收取的土地年租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建立以土地年租金和房产税为主体的地方财政收入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土地国有制 土地出让金 土地年租金 房产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分工视野下的税源分类管理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岩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8期79-82,共4页
可支配资源的严重不足及有限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是当前税源管理的基本格局。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应当借鉴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高效率的经济理论,甄别管理对象或划分工作职责开展税源分类管理,优化配置有限的税收征管资... 可支配资源的严重不足及有限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是当前税源管理的基本格局。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应当借鉴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高效率的经济理论,甄别管理对象或划分工作职责开展税源分类管理,优化配置有限的税收征管资源,提高税源控管的针对性,实现税源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税源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7
作者 范卫红 曾文革 刘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税收要实现依法征收关键是"控权",即要求税收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效控制权力滥用,防范行政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严重损害税务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执法形象,需要从多层次角度来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本文从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控... 税收要实现依法征收关键是"控权",即要求税收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效控制权力滥用,防范行政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严重损害税务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执法形象,需要从多层次角度来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本文从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控制监督角度,去分析治理税收执法风险的必然性,以及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在分析生成税收执法风险的对抗因素基础上,最终提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对策,为解决税收执法风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执法 风险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财政预算管理三权分离机制的思考
8
作者 陈孝 李小丹 《地方财政研究》 2009年第11期11-12,15,共3页
财政预算管理三权分离机制下预算编制权、预算执行权和预算监督权应相互分工、制衡,又紧密合作"三位一体"。这就要求在职责分工和机构设置上遵循三权分离外,还应大力推进三权分离的关键点——滚动预算编制、动态执行监督和延... 财政预算管理三权分离机制下预算编制权、预算执行权和预算监督权应相互分工、制衡,又紧密合作"三位一体"。这就要求在职责分工和机构设置上遵循三权分离外,还应大力推进三权分离的关键点——滚动预算编制、动态执行监督和延伸检查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管理 三权分离 滚动预算编制 动态执行监控 延伸检查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行偷税罪立法的不当及完善
9
作者 陈旭文 张姹琳 《法治研究》 2007年第12期46-52,共7页
我国《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规定中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数额加比例"立法模式不具备合理性,违反了公平正义,造成了立法空白,导致了司法困窘;"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这一规定不尽合理... 我国《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规定中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数额加比例"立法模式不具备合理性,违反了公平正义,造成了立法空白,导致了司法困窘;"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这一规定不尽合理;《刑法》第204条第2款规定存在理论障碍。对此,立法应舍弃偷税罪"数额加比例"的立法模式而只以偷税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和《刑法》第204条第2款规定应予以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税罪 数额加比例 应纳税额 公平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亚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表现为较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 ,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 ,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表现为较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 ,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 ,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 ,立足于市场 ,着力于完善市场机制 ,培育市场主体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 ,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 政府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对点通信的软件接口
11
作者 马伯康 葛向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78-179,共2页
提出了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通过对Modem及串口通信的控制,实现防伪税控软件接口。
关键词 软件接口 点对点通信 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通信 防伪税控开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缺陷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平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2-73,共2页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散见于若干具体资产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中,虽然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规定正在向国际惯例靠拢,但还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资产 制度缺陷 减值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永翔 《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第10期75-76,共2页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由于“马太效应”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由于“马太效应”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思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在缺乏竞争性环境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将负担低效率企业的全部监督成本;其他产权主体搭国家的便车,国有资本的收益可能更低。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是产权、环境和管理改革的结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革 产权主体 监督成本 马太效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