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在CeO_2(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仕宇 滕波涛 +4 位作者 鲁继青 刘雪松 杨培芳 杨飞勇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5-2031,共7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甲醛在以桥氧为端面的CeO2(111)稳定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对不同覆盖度,不同吸附位的甲醛吸附构型、吸附能及电子态密度的分析发现,甲醛在CeO2(111)表面存在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甲醛在以桥氧为端面的CeO2(111)稳定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对不同覆盖度,不同吸附位的甲醛吸附构型、吸附能及电子态密度的分析发现,甲醛在CeO2(111)表面存在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两种情况.化学吸附结构中甲醛的碳、氧原子分别与表面的氧、铈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CH2O2物种;吸附能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与自由甲醛分子相比,物理吸附的甲醛构型变化不大,其吸附能较小.利用CNEB(climbing 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计算了甲醛在CeO2(111)表面的初步解离反应活化能(约1.71eV),远高于甲醛脱附能垒,这与甲醛在清洁CeO2(111)表面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中产物主要为甲醛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甲醛 密度泛函理论 周期平板模型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仕宇 滕波涛 +2 位作者 袁金焕 郭晓伟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9-163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表面及氧空位表面上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均小于0.42eV;当表面氧空位吸附O2后,CO可吸附生成二齿碳酸盐中间体或直接生成CO2,与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表面碳酸盐物种脱附生成CO2的能垒仅为0.28eV.计算结果表明,当CeO2表面存在氧空位时,Hubbard参数U对CO吸附能有一定的影响.CeO2载体在氧化反应中可能的催化作用为,在氧气氛下,CeO2表面氧空位吸附O2分子,形成活性氧物种,参与CO催化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O CeO2(111)表面 氧化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对Heck芳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元法 曾朝霞 +1 位作者 卢茂玲 石建敏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以乙二胺改性氯球为载体,在乙醇中与氯化钯反应和用KBH4还原,制备了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温度、溶剂、碱等因素对碘代苯和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 以乙二胺改性氯球为载体,在乙醇中与氯化钯反应和用KBH4还原,制备了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温度、溶剂、碱等因素对碘代苯和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突出的重复使用性能;在Bu3N为缚酸剂、反应温度90℃、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的条件下,各取代碘代苯(富电子或缺电子基团)能与丙烯酸或丙烯酸乙酯在1.0~5.0 h内完成Heck芳基化反应;在碘代苯与丙烯酸的反应中,催化剂重复使用17次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吡啶为碱源时,催化剂对Heck芳基化反应无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钯(0)配合物 多相催化剂 Hcck芳基化反应 乙二胺改性氯球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分子筛膜催化剂上CO和C_2H_4混合气的选择性氧化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钟依均 许晓华 +3 位作者 肖强 姜丽 朱伟东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5-1878,共4页
采用二次水热法,在Pt/Al2O3球形催化剂颗粒上合成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膜.分别以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分子筛膜催化剂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经二次合成的Pt/Al2O3球形催化剂颗粒上均匀地覆盖一层致密、均一的... 采用二次水热法,在Pt/Al2O3球形催化剂颗粒上合成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膜.分别以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分子筛膜催化剂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经二次合成的Pt/Al2O3球形催化剂颗粒上均匀地覆盖一层致密、均一的NaA分子筛膜,膜的厚度约为20"m.将合成的NaA分子筛膜催化剂用于CO和C2H4混合气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表面分子筛膜对反应物分子的选择性,在最优条件下,CO对C2H4的氧化反应选择性始终维持在96%.这种复合膜催化剂可用于选择性除去C2H4原料气中的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分子筛 膜催化剂 选择性氧化 一氧化碳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苯酚羟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亮亮 杨元法 +2 位作者 李艳妮 刘兰香 朱玉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9,共6页
采用Fe(OH)3+有机络合剂+H2O2系统,对羟基化法由对叔丁基苯酚(PTBP)制备对叔丁基邻苯二酚(4-TB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n(H2O2)∶n(PTBP)、溶剂类型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类型和n(H... 采用Fe(OH)3+有机络合剂+H2O2系统,对羟基化法由对叔丁基苯酚(PTBP)制备对叔丁基邻苯二酚(4-TB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n(H2O2)∶n(PTBP)、溶剂类型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类型和n(H2O2)∶n(PTBP)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在PTBP0.80g、n(H2O2)∶n(PTBP)=1.0、乙腈水溶液(乙腈与水体积比2∶1)30mL、Fe(OH)30.05g、邻苯二酚0.05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PTBP转化率可达18.5%,4-TBC选择性达89.2%。对反应机理的探索表明,Fe3++H2O2系统中的羟基自由基(.OH)不能对PTBP进行羟基化反应;Fe3++有机络合剂+H2O2系统中以活性铁氧络合物为氧化剂,与有机酚类反应物有良好的反应亲和力,能顺利完成PTBP的羟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羟基化催化剂 对叔丁基苯酚 邻苯二酚 铁氧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辅助合成富含硫空位MoS_(2)催化含硫硝基芳烃加氢性能
6
作者 凌宗鹏 陈海涛 +3 位作者 高红霞 戴慧聪 赵侦超 杨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催化含硫硝基芳烃加氢制备其相应的氨基化合物是实现药物中间体绿色催化转化的重要反应.然而,由于硫原子强配位作用会毒化过渡金属加氢催化剂,抑制了催化剂活性的发挥.本文选择具有本征抗硫中毒的MoS_(2)作为催化剂,利用具有不同有机链... 催化含硫硝基芳烃加氢制备其相应的氨基化合物是实现药物中间体绿色催化转化的重要反应.然而,由于硫原子强配位作用会毒化过渡金属加氢催化剂,抑制了催化剂活性的发挥.本文选择具有本征抗硫中毒的MoS_(2)作为催化剂,利用具有不同有机链长季铵盐阳离子取代钼酸铵前驱体中铵离子来调变其硫化晶化行为,制备了相应的MoS_(2)催化剂.电子顺磁共振(EPR)及O_(2)滴定原位红外(IR)表征结果显示,随季铵盐碳链增长MoS_(2)的边缘硫空位显著增加.在催化模型底物5-硝基苯并噻唑(NBZ)加氢反应中,MoS_(2)的边缘硫空位可能是主要的活性中心.所得最优催化剂的性能优于Co-Mo-S催化剂,在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中,在80℃,0.3 MPa条件下催化剂转化效率可达49 mgNBZ·gcat^(−1)·h^(−1),优于同等条件下的Pt/TiO_(2)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钼 季铵盐阳离子 硫空位 含硫硝基芳烃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艳婧 杨元法 +3 位作者 王莎 陈敏 徐明涛 赵亮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9-744,共6页
以Fe(OH)3为催化剂催化苯酚进行羟基化反应,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n(H2O2):n(苯酚)、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诱导期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苯酚羟基化反应经历诱导期和快速反应期两... 以Fe(OH)3为催化剂催化苯酚进行羟基化反应,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n(H2O2):n(苯酚)、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诱导期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苯酚羟基化反应经历诱导期和快速反应期两个阶段,诱导期后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小于3min)内完成,这种反应动力学特征可能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物种在诱导期为Fe(Ⅲ)/Fe(Ⅱ)redoxpair(自由基机理)、而在快速反应期为Fe(Ⅲ)与苯二酚的络合物(亲电取代机理)所致。在水20.0mL、苯酚1.880g、反应温度40~90℃、催化剂用量(占苯酚的质量分数)0.5%~4.0%、n(H2O2):n(苯酚)=0.80的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达40.0%以上,苯二酚的选择性在8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苯二酚 羟基化 氢氧化铁催化剂 过氧化氢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x-Y2O3催化剂中Cr物种对氟氯交换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邢丽琼 钱林 +6 位作者 毕庆员 何军 王月娟 周黎旸 陈科峰 鲁继青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8-1932,共5页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rOx-Y2O3催化剂,考察焙烧气氛及温度对1,1,1-三氟-2-氯乙烷(HCFC-133a)气相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HFC-134a)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表征手段观察了催化剂中铬物种价态的变化情况....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rOx-Y2O3催化剂,考察焙烧气氛及温度对1,1,1-三氟-2-氯乙烷(HCFC-133a)气相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HFC-134a)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表征手段观察了催化剂中铬物种价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先氮气后空气中不同温度(T)焙烧的催化剂(NAT),随着空气中焙烧温度的升高,Cr物种由CrO3向YCrO4、YCrO3转变.500℃焙烧的NA500催化剂虽然活性低于直接在空气中350℃焙烧的催化剂(A350),然而前者的反应稳定性明显高于后者.这归因于YCrO4物种在氟化过程中生成的活性物种既不易流失并且表面不容易结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x-Y2O3 催化剂 HFC-134A 焙烧气氛 焙烧温度 氟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Cr_2O_3-α-AlF_3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洪波 贾文志 +4 位作者 普志英 王月娟 鲁继青 滕波涛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7-2681,共5页
采用炭硬模板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Cr_2O_3-α-AIF_3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三步:(1)将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渍到Cr_2O_3-γ-Al_2O_3中,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蔗糖分解为炭;(2)将含炭的Cr_2O_3-γ-Al_2O_3固体在400℃用HF气体进... 采用炭硬模板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Cr_2O_3-α-AIF_3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三步:(1)将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渍到Cr_2O_3-γ-Al_2O_3中,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蔗糖分解为炭;(2)将含炭的Cr_2O_3-γ-Al_2O_3固体在400℃用HF气体进行完全氟化;(3)在高温下利用燃烧法除去炭硬模板.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曲线,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散射(EDX)技术表征.结果表明,氟化过程对Cr_2O_3-α-AIF_3催化剂比表面积有重要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比表面积为115 m^2·g^(-1)的催化剂.此催化剂对催化裂解二氟乙烷(HFC-152a)制备氟乙烯(VF)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直接氟化制备的Cr_2O_3-α-AIF_3催化剂,这是因为高比表面积的Cr_2O_3-α-AIF_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酸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2O_3-a-AIF_3 高比表面积 路易斯酸 二氟乙烷裂解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亚锡吸附与配位作用下L-肌肽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华 褚幼萍 +1 位作者 郑菊芳 李则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7-970,共4页
利用在电极表面强化学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被测有机/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被测分子的碳化和氧化现象,还可以获得特别的增强信号,可应用于反应活性强的有机/生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还报道了肌肽的电化学表面... 利用在电极表面强化学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被测有机/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被测分子的碳化和氧化现象,还可以获得特别的增强信号,可应用于反应活性强的有机/生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还报道了肌肽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了加入氯化亚锡前后和改变电极电势对肌肽吸附SERS光谱的影响。无氯化亚锡时,肌肽的SERS光谱存在严重的碳化信号的干扰;氯化亚锡存在下,调控电极电势可引起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肌肽在电极表面发生配位作用,借助这种表面相互作用,可将肌肽固载于基底表面,从而获得L-肌肽的高质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完全消除碳化现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氯化亚锡 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Cr2O3催化剂气相氟化四氯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镜莲 程永香 +3 位作者 赵洋 王芳 罗孟飞 王月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F3-Cr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气相氟化四氯乙烯(PCE)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LaF3-Cr2O3催化剂上PCE的转化率不断升高,而有效产物(HCFC-123+HCFC-124+HFC-125)总选择性出现先升高后下降。...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F3-Cr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气相氟化四氯乙烯(PCE)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LaF3-Cr2O3催化剂上PCE的转化率不断升高,而有效产物(HCFC-123+HCFC-124+HFC-125)总选择性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当La掺杂为1%时,1LaF3-Cr2O3催化剂的气相氟化四氯乙烯(PCE)反应性能最佳,PCE的转化率和有效产物总选择性分别达到92.8%和90.1%。NH3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LaF3-Cr2O3催化剂弱酸中心减少,催化剂酸强度和强酸中心数目增加。这是由于催化剂中LaF3和CrF3含量的增加所致,催化剂表面相对酸量的增加不利于有效产物(HCFC-123+HCFC-124+HFC-125)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稳定性 活性 三氧化二铬 四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 邵玉田 +2 位作者 楼莹 周颖华 牛振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49-1657,共9页
在高度阴极极化条件下,以析氢气泡为动态模板,电沉积制备微/纳米多孔锌薄膜,经加热氧化制备得到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研究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对多孔金属锌薄膜孔径大小和孔壁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镀液组成... 在高度阴极极化条件下,以析氢气泡为动态模板,电沉积制备微/纳米多孔锌薄膜,经加热氧化制备得到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研究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对多孔金属锌薄膜孔径大小和孔壁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可调控孔径大小和孔壁结构;在30℃的0.05mol/LZnSO4和2mol/LNH4Cl溶液中,电流密度为0.3~0.8A/cm2时,可得到主孔径约为50~100μm的多孔锌薄膜,形成孔壁的枝晶由大小为100~300nm的颗粒构成;在空气气氛下经350℃加热1h、450℃加热2h氧化处理后,多孔锌薄膜转变为具有相似微/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锌薄膜,并显示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结构 多孔薄膜 氧化锌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反射光谱-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三种车前草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贡磊 余鹏 +2 位作者 阮琴 李丹婷 程存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2-1825,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法测定了同科同属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车前、平车前及北美车前草的FTIR,筛选出35个比较典型的吸收峰后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约为0.036的水平上三...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法测定了同科同属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车前、平车前及北美车前草的FTIR,筛选出35个比较典型的吸收峰后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约为0.036的水平上三种车前草可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平车前在0.033的距离水平上首先与车前聚在一起,随即约在0.042的距离水平上与北美车前草一大组,该聚类结果与依据形态特征的传统分类学结果相一致。而对不同产地车前的FTIRS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生态环境下采集的车前FTIR三维散点图中距离较为相近;而地域相差比较远的样品,在三维散点图上则显示较为分散。研究方法直观、科学,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 平车前 北美车前草 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1,4-苯二硫乙酸和刚性的2,2′-联吡啶配体构筑的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战果 王晓娟 +2 位作者 尹建玲 冯云龙 程建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7-612,共6页
水热法合成了2个基于柔性的1,4-苯二硫乙酸(H2L)和刚性的2,2′-联吡啶(2,2′-bipy)配体的Co(Ⅱ)配合物:{[CoL(2,2′-bipy)(H2O)].0.40H2O}n(1)和[CoL(2,2′-bipy)(H2O)2]n(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其结... 水热法合成了2个基于柔性的1,4-苯二硫乙酸(H2L)和刚性的2,2′-联吡啶(2,2′-bipy)配体的Co(Ⅱ)配合物:{[CoL(2,2′-bipy)(H2O)].0.40H2O}n(1)和[CoL(2,2′-bipy)(H2O)2]n(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都是通过氢键连接一维链形成的二维层面结构。对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两个配合物有相似的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配合物 1 4-苯二硫乙酸 氢键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催化剂对苯酚H2O2羟基化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明涛 赵亮亮 +5 位作者 朱艳婧 童莺 陈庆渺 杨柏林 王康斌 杨元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用苯酚、双氧水经羟基化反应合成邻、对苯二酚,在Fe2O3为催化剂的反应系统中,反应诱导期长,且反应剧烈;当以杂多酸盐或Fe/ZrO2为催化剂时,诱导期消失,且羟基化反应平稳。反应的诱导期可能是由铁的氧化物转化为活性物种Fe3+和Fe2+的过程... 用苯酚、双氧水经羟基化反应合成邻、对苯二酚,在Fe2O3为催化剂的反应系统中,反应诱导期长,且反应剧烈;当以杂多酸盐或Fe/ZrO2为催化剂时,诱导期消失,且羟基化反应平稳。反应的诱导期可能是由铁的氧化物转化为活性物种Fe3+和Fe2+的过程引起的;在杂多酸盐或Fe/ZrO2催化剂的反应体系中,羟基化反应可能发生在催化剂表面而使反应变得缓慢平稳,反应诱导期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羟基化 FE2O3 诱导期 杂多酸盐 ·O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亚锡抑制吡啶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中的碳化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褚幼萍 陈述 +1 位作者 郑菊芳 李则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92-1895,共4页
碳化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难以避免的干扰现象,特别是对于活性有机和生物分子的检测。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探针分子,吡啶同样也存在碳化的问题。然而,作者发现通过引入SnCl2,可以有效地抑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中吡啶分子的碳化现象。该... 碳化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难以避免的干扰现象,特别是对于活性有机和生物分子的检测。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探针分子,吡啶同样也存在碳化的问题。然而,作者发现通过引入SnCl2,可以有效地抑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中吡啶分子的碳化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所引入的SnCl2只在谱图低波段处出现少而易区分的特征峰,不干扰被测样品的光谱分析。有别于文献中所采用的真空、惰性气氛、低温和低激光功率等物理方法,此法是解决碳化问题的一种崭新的化学方法,可望应用于其他易碳化的有机和生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碳化 吡啶 Sn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方法研究以铜和银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
17
作者 韩迪 洪泽文 +3 位作者 李东方 郑菊芳 王亚浩 周小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基于电化学跳跃接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ECSTM-BJ),通过现场形成金属电极,对以Cu和Ag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所有数据直接线性统计即可得到很好结果;两种电极下都存在两套高和低... 利用基于电化学跳跃接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ECSTM-BJ),通过现场形成金属电极,对以Cu和Ag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所有数据直接线性统计即可得到很好结果;两种电极下都存在两套高和低电导值,其中以Cu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高低值分别为11.5和4.0 n S,而以Ag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分别为10.3和3.8 n S,高值都约为低值的3倍,且以Cu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要略大于以Ag为电极的电导,可归结于电极和分子的耦合不同造成的.与同样条件下测量得到的烷基链羧酸单分子结电导只存在一套值相比,对苯二甲酸表现出两套电导值,反应了分子内主链对分子结电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 单分子结电导 电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α-PbO_2/β-PbO_2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电氧化4-甲基吡啶的性能
18
作者 邵玉田 周颖华 +4 位作者 岑树琼 楼莹 李鹏 李则林 牛振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14-317,319,共5页
在304型不锈钢基底上,依次电沉积Ni、α-PbO2和β-PbO2制备Ni/α-PbO2/β-PbO2多层薄膜。分析了沉积层的结构、形貌及电氧化4-甲基吡啶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β-PbO2层的晶粒织构、表面形貌和电氧化性能都随不同中间层而改变。当Ni、α-P... 在304型不锈钢基底上,依次电沉积Ni、α-PbO2和β-PbO2制备Ni/α-PbO2/β-PbO2多层薄膜。分析了沉积层的结构、形貌及电氧化4-甲基吡啶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β-PbO2层的晶粒织构、表面形貌和电氧化性能都随不同中间层而改变。当Ni、α-PbO2和β-PbO2层的厚度分别为3、30、10μm时,显示最好的电氧化4-甲基吡啶性能,此时活性β-PbO2层呈(200)晶面择优和多棱角的多孔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α-PbO2/β-PbO2 电氧化 4-甲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Al_2O_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原位XRD、Raman和TPR表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迈 方萍 +3 位作者 谢冠群 谢云龙 闫宗兰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从表层向CeO2内层迁移.处于内层的CuO部分以晶相形式存在,部分与Al2O3载体反应生成CuAl2O4.高温有利于表层CuO向CeO2内层迁移,同时促进CuAl2O4生成.结果表明结合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eO2-Al2O3 XRD RAMAN TPR CuO迁移 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聚类分析结合差热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材延胡索表征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成则丰 李丹婷 +1 位作者 李花琼 程存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1-603,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的大叶、小叶延胡索及非正品延胡索进行了直接测定,并用FTIR聚类分析并结合差热分析法(DTA)对延胡索正品的不同品种及与非正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FTI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样品分为4组,大...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的大叶、小叶延胡索及非正品延胡索进行了直接测定,并用FTIR聚类分析并结合差热分析法(DTA)对延胡索正品的不同品种及与非正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FTI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样品分为4组,大叶、小叶延胡索为一组,齿瓣元胡、东北元胡和土元胡各为一组;差热分析结果显示正品延胡索品种与非正品延胡索的DTA曲线有很明显的区别。所提出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亲缘关系相近的中药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差热分析 聚类分析 延胡索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