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ga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秦红波 石洁 +3 位作者 郭卫星 李楠 周飞国 程树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比较Liga 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11月,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单发肝癌患者资料,30例应用Liga Sure,30例应用钳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肝断面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第1、3、5天... 目的比较Liga 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11月,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单发肝癌患者资料,30例应用Liga Sure,30例应用钳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肝断面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第1、3、5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钳夹组相比,Liga Sure组手术时间长[(130.7±27.0)min vs.(115.2±27.8)min,t=2.106,P=0.044],断肝时间长[(25.6±12.1)min vs.(15.1±7.2)min,t=3.703,P=0.001],但肝断面处理时间短[(11.9±2.7)min vs.(16.4±7.3)min,t=-2.281,P=0.007],术中失血量少[(145.0±130.2)ml vs.(233.3±164.7)ml,t=-2.150,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ALT和TBI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钳夹法比较,Liga Sure行肝癌切除术虽断肝时间长,但肝断面处理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术 LIGA Sure 钳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腹腔镜姗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伟 沈亦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8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46例和开放组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46例和开放组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TAPP组和开放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79.8±9.6)min和(70.5±11.7)min(P〈0.05),疼痛持续时间分别是(1.6±1.2)d和(2.7±1.4)d(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4692.1±1479.7)元和(14101.5±1505.9)元(P〈0.05),住院时间分别是(2.8±1.2)d和(4.8±2.0)d(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值得临床推广,TAPP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无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2例报告
3
作者 秦红波 曹浩强 +3 位作者 倪全法 孔凡创 费建国 沈亦珏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的改良技术。方法2004年11月和2005年7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2例。结果2例肝移植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55min、60min,出血量分别为600ml、1200ml,均未出现流出道梗阻,术后恢复良好。结...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的改良技术。方法2004年11月和2005年7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2例。结果2例肝移植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55min、60min,出血量分别为600ml、1200ml,均未出现流出道梗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可以明显降低肝脏流出道梗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具有简化切肝过程、降低吻合难度、强化移植肝的稳定性、缩短无肝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 流出道梗阻 无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的表达及瞬时转染后对PANC-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伟 秦红波 +3 位作者 宋政炜 王晓光 费建国 李军成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人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0b在PANC-1中的表达情况。化学合成成熟型人miRNA-10b模拟体瞬时转染至PANC-1后,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划痕... 目的探讨人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0b在PANC-1中的表达情况。化学合成成熟型人miRNA-10b模拟体瞬时转染至PANC-1后,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对PAN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PCR显miRNA-10b在PANC-1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606±0.423)。瞬时转染后,miRNA-10b转染组miRNA-10b表达量明显增多。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示miRNA-10b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早期凋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细胞划痕实验示miRNA-10b转染组划痕间距缩小明显,侵袭实验miRNA-10b转染组PANC-1细胞穿膜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明显高表达。成熟型miRNA-10b转染后能显著提高转染细胞miRNA-10b的表达量,对PANC-1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其增殖和早期凋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ANC-1 miRNA-10b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腹痛症状改善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雪峰 钟海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对内镜下治疗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患者腹痛症状的改善程度,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经内镜下治疗的CP患者81例,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腹痛情况。结果 8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 目的对内镜下治疗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患者腹痛症状的改善程度,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经内镜下治疗的CP患者81例,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腹痛情况。结果 8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疼痛平均分为(2.29±0.14)分,低于术前(7.13±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无痛、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分别为46.91%(38/81)、35.80%(29/81)和13.58%(11/81),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重度疼痛为3.70%(3/81),低于术前56.79%(46/81)(P<0.05)。术后1周脂肪泻和营养不良分别0.00%(0/81)和7.41%(6/81),均低于术前25.93%(21/81)和37.04%(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血清淀粉酶平均浓度为(74.18±2.75)u/L,低于术前(182.45±8.3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CP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可重复等优点,可有效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并能够有效缓解其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慢性胰腺炎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