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效能:学校现代化评价的工具理性标准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小微
金哲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与体育局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中国学校现代化标准及区域试验研究”(项目编号:16JJD88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充分关注教育公平的时代还要不要关注效能?如果需要,那么构建什么样的学校效能标准及其评价指标,才既能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学校现代化的愿景与规划,又能将学校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进而转化为办学效能?借鉴国外学校效能研究及评价的成果和经验,直面我国学校效能研究及评价的具体问题,选择产出与产能并重的综合性评价模式,从学校内部效能和外部效能两个维度构建起学校效能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其中内部效能指向行政效能、主体效能、资源/技术效能三个方面,主要关注学校内部的组织状况和运作情况,以及师生、校长在学校中的发展状态和效果;外部效能指向社会效能,重点关注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协助力度以及认同程度。文章最后指出,要以增值幅度作为学校效能评价的"刚性量尺",激励学校追求办学实效;以学校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作为替代性指标以便更好地进行效能归因;以增值性评价来促进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平等对待,以多元评价来鼓励学校对学生的差别对待,协力促进学校教育的内部公平。
-
关键词
学校现代化
学校效能
评价
-
Keywords
school modernization
school efficiency
evaluation
-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