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秀洲区杂交晚粳稻新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1
作者
周龙根
徐建良
+1 位作者
钱泉生
沈有松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6-27,2,共3页
通过对15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灰色综评值G>0.85,为优组合;"秀水134A/XR134&...
通过对15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灰色综评值G>0.85,为优组合;"秀水134A/XR134"、"秀水15A/XR15"等9个组合的G值介于0.80~0.85之间,为良组合;"秀水134A/XR15"、"秀水31A/XR134"等3个组合的G<0.80,为差组合。据此,提出"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秀水134A/XR134"为继续试种的优选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粳
新组合
综合性状
筛选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强化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金弟
来乐春
杨志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2-14,共3页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单季强化栽培的产量为10185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8.62%左右。其强化栽培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5月中旬播种,比常规栽培方式提早5-7d播种,宜采用旱育秧方式,秧龄10-15d,行株距25cm×25cm,施纯...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单季强化栽培的产量为10185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8.62%左右。其强化栽培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5月中旬播种,比常规栽培方式提早5-7d播种,宜采用旱育秧方式,秧龄10-15d,行株距25cm×25cm,施纯氮225kg/hm2,基肥∶苗肥∶拔节肥∶促花肥应为3∶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粳稻
嘉乐优2号
高产栽培
强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强化栽培的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粳稻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5.55%~8.62%;与强化栽培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秧龄10~15d,行株距25cm×25cm,施纯氮225kg/hm2,基肥、苗肥、拔节肥、促花肥比例应为3:3:2:2.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配套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季晚稻氮肥分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2 位作者
赵伟明
毛国娟
刘金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氮肥分配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在前期用肥量相同情况下 ,中期不施长粗肥 ,改施 2次穗肥 ,在前、后期不同配比条件下 ,均比施长粗肥与 1次穗肥的常规施肥方法显著增产 ,而常规施肥法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增产机理是控制了最...
氮肥分配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在前期用肥量相同情况下 ,中期不施长粗肥 ,改施 2次穗肥 ,在前、后期不同配比条件下 ,均比施长粗肥与 1次穗肥的常规施肥方法显著增产 ,而常规施肥法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增产机理是控制了最高苗 ,提高了成穗率 ;倒4、 5叶叶面积小 ,改善了中后期高产群体透光条件 ,提高了群体质量 ;倒 1~ 3叶增重 ,灌浆结实期光合速率升高 ,齐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增多 ;植株变矮 ,穗部第 2次枝梗增多 ,穗型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氮肥分配
穗肥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早熟晚粳“嘉98-10”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优化组合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
“嘉98-10”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叶色标记晚粳稻的农艺性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良
来乐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795-7796,共2页
以4个带淡绿色及白色叶色标记的常规晚粳稻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它们与正常叶色水稻间在农艺性状等方面的主要差异,以期为杂交水稻育种应用这一性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叶色标记
常规稻
农艺性状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两优2859高产稳产制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友发
马兴华
+2 位作者
来乐春
徐建良
富昊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96-6396,共1页
培两优2859是一个新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从培矮64S的光温转换特性、播差期、九二○施用、赶粉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高产稳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培两优2859
制种
播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晚粳稻嘉乐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徐建良
来乐春
+3 位作者
葛志平
陈仁祥
李老虎
钱泉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128-129,共2页
介绍了杂交粳稻新组合嘉乐优2号双亲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嘉乐优2号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单季晚稻
高产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总颖花量
早育壮秧
早播早栽
两次穗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秀洲区杂交晚粳稻新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1
作者
周龙根
徐建良
钱泉生
沈有松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秀洲区
种子管理站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6-27,2,共3页
文摘
通过对15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灰色综评值G>0.85,为优组合;"秀水134A/XR134"、"秀水15A/XR15"等9个组合的G值介于0.80~0.85之间,为良组合;"秀水134A/XR15"、"秀水31A/XR134"等3个组合的G<0.80,为差组合。据此,提出"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秀水134A/XR134"为继续试种的优选新组合。
关键词
杂交晚粳
新组合
综合性状
筛选评判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强化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金弟
来乐春
杨志根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秀洲区
农业经济局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浙江省
嘉兴市
农科
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2-14,共3页
文摘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单季强化栽培的产量为10185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8.62%左右。其强化栽培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5月中旬播种,比常规栽培方式提早5-7d播种,宜采用旱育秧方式,秧龄10-15d,行株距25cm×25cm,施纯氮225kg/hm2,基肥∶苗肥∶拔节肥∶促花肥应为3∶3∶2∶2。
关键词
杂交稻
粳稻
嘉乐优2号
高产栽培
强化栽培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强化栽培的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粳稻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5.55%~8.62%;与强化栽培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秧龄10~15d,行株距25cm×25cm,施纯氮225kg/hm2,基肥、苗肥、拔节肥、促花肥比例应为3:3:2:2.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配套技术
高产
Keywords
Rice
Intensified culture
Corresponding technique
High yield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季晚稻氮肥分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赵伟明
毛国娟
刘金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农科所
浙江省
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6-190,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项目资助 (98110 2 313)
文摘
氮肥分配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在前期用肥量相同情况下 ,中期不施长粗肥 ,改施 2次穗肥 ,在前、后期不同配比条件下 ,均比施长粗肥与 1次穗肥的常规施肥方法显著增产 ,而常规施肥法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增产机理是控制了最高苗 ,提高了成穗率 ;倒4、 5叶叶面积小 ,改善了中后期高产群体透光条件 ,提高了群体质量 ;倒 1~ 3叶增重 ,灌浆结实期光合速率升高 ,齐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增多 ;植株变矮 ,穗部第 2次枝梗增多 ,穗型增大 。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氮肥分配
穗肥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早熟晚粳“嘉98-10”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优化组合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农科
院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
“嘉98-10”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优化组合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叶色标记晚粳稻的农艺性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良
来乐春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795-7796,共2页
基金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
文摘
以4个带淡绿色及白色叶色标记的常规晚粳稻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它们与正常叶色水稻间在农艺性状等方面的主要差异,以期为杂交水稻育种应用这一性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叶色标记
常规稻
农艺性状
应用评价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两优2859高产稳产制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友发
马兴华
来乐春
徐建良
富昊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96-6396,共1页
文摘
培两优2859是一个新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从培矮64S的光温转换特性、播差期、九二○施用、赶粉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高产稳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培两优2859
制种
播差期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晚粳稻嘉乐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徐建良
来乐春
葛志平
陈仁祥
李老虎
钱泉生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嘉兴市
秀洲区
种子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128-129,共2页
基金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BZ6001-2)
文摘
介绍了杂交粳稻新组合嘉乐优2号双亲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嘉乐优2号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
农科所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单季晚稻
高产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总颖花量
早育壮秧
早播早栽
两次穗肥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秀洲区杂交晚粳稻新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周龙根
徐建良
钱泉生
沈有松
《上海农业科技》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强化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刘金弟
来乐春
杨志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强化栽培的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杨志根
刘金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季晚稻氮肥分配技术研究
温怀楠
赵建平
赵伟明
毛国娟
刘金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质早熟晚粳“嘉98-10”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优化组合研究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带叶色标记晚粳稻的农艺性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
贾良
来乐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培两优2859高产稳产制种技术的研究
李友发
马兴华
来乐春
徐建良
富昊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杂交晚粳稻嘉乐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徐建良
来乐春
葛志平
陈仁祥
李老虎
钱泉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