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比较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吴晓杰
刘霞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52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同期 75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开腹手术(开腹组)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 (61 4±9 3)min比开腹组(72 6±7 1)min明显缩短(t=7 692,P=0 000 );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 ( 25 3±4 1 )h明显早于开腹组 ( 49 8±6 9)h(t=22 935,P=0 000);腹腔镜组术后病率(9 /52)显著低于开腹组(31 /75) (χ2 =8 216,P=0 004);腹腔镜组术后痛经缓解率(26 /37)与开腹组(34 /51)无显著差别(χ2 =0 128, P=0 818);腹腔镜组术后妊娠率(5 /22)与开腹组 (7 /25)无显著差别(χ2 =0 171,P=0 747)。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
-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
Keywords
Ovarian cyst
Laparoscopy
Endometriosis
-
分类号
R7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吴晓杰
刘霞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征求患者同意后,5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6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106.3±54.9)minvs(66.5±7.3)min,t=5.918,P=0.000];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略少于开腹组[10~300ml(中位数50ml)vs20~200ml(中位数50ml),Z=-1.998,P=0.046];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7.7%(4/52)vs30.9%(21/68),χ2=9.608,P=0.002];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似[3.8%(2/52)vs8.3%(3/36),χ2=0.000,P=1.000];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7.5±1.4)dvs(10.4±1.2)d,t=-12.201,P=0.000];术后随访时间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似[(9.7±2.3)月vs(9.6±1.8)月,t=0.267,P=0.790],均无复发;腹腔镜组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率与开腹组相似[94.4%(17/18)vs90.5%(19/21),χ2=0.000,P=1.000]。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效果无差异,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关键词
子宫肌壁间肌瘤
腹腔镜
开腹
-
Keywords
Intramural myoma
Laparoscopy
Open surgery
-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122例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倪虹
杨婉美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7期676-677,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12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各61例。治疗Ⅰ组顿服氟康唑胶囊150mg,1周1粒,连服3周。治疗Ⅱ组氟康唑栓阴道给药,每晚1枚,连用1周,所有病例均在治疗7,14和28d后复诊,进行临床及真菌学疗效观察。结果治疗Ⅰ组7,14和28d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80%,91.80%和95.08%,治疗Ⅱ组分别为91.80%,95.08%和95.0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的真菌清除率平均为92.89%和95.08%(P>0.05)。结论口服或外用氟康唑均可治愈大部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
关键词
氟康唑
阴道炎
念珠菌性
-
分类号
R978.5
[医药卫生—药品]
R711.3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