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73-1573,1608,共2页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关键词 强化栽培 分蘖发生 成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粳稻高产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晚粳稻 配套技术 高产群体结构 作物生长发育 栽培试验 超高产栽培 粮食作物 技术改进 持续高产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直播水稻主要虫害和稻纹枯病发生趋势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克强 黄次伟 +4 位作者 叶海英 冯炳灿 金梅松 许兆镇 何法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316-319,共4页
关键词 直播水稻 虫害 稻纹枯病 发生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播小麦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2 位作者 赵伟明 蔡仁祥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48-149,151,共3页
为了解决小麦早播与晚稻成熟期偏迟的矛盾 ,1998~ 1999年度选择了基本苗、氮肥用量与共生期 3个对套播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农艺因子 ,采用 3 11A近似饱和最优设计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氮肥量与共生期对套播小麦产量影响极大 ,是生产中... 为了解决小麦早播与晚稻成熟期偏迟的矛盾 ,1998~ 1999年度选择了基本苗、氮肥用量与共生期 3个对套播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农艺因子 ,采用 3 11A近似饱和最优设计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氮肥量与共生期对套播小麦产量影响极大 ,是生产中应重点控制的因子 ;产量 5 2 5 0kg/hm2 的最佳措施为基本苗 183~ 2 3 7万株 /hm2 、纯氮 2 44.5~ 2 62 .5kg/hm2 、共生期 8.5~ 10 .5d ;上述结果反映了旱冬年特点 ,与上年度 (烂冬年 )比较 ,基本苗较接近 ,适宜氮肥用量偏高 10 %左右 ,共生期偏长约 3~ 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苗 氮肥量 共生期 产量 小麦 套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志根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6-57,60,共3页
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杨志根(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稻米品质主要与遗传特性及生态条件有关,但与栽培因子也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于1992、1993年设置了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试验以... 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杨志根(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稻米品质主要与遗传特性及生态条件有关,但与栽培因子也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于1992、1993年设置了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试验以为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及优质高产栽培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加工品质 栽培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福星 张蚕生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根据本所4年沼肥肥效定位试验结果,证实沼气发酵剩余物是一种缓速兼性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沼液、浮渣、沉渣单独施用对水稻有较为显著的增产作用,而且沼液、浮渣、沉渣合并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必须纠正某些地方“... 本文根据本所4年沼肥肥效定位试验结果,证实沼气发酵剩余物是一种缓速兼性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沼液、浮渣、沉渣单独施用对水稻有较为显著的增产作用,而且沼液、浮渣、沉渣合并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必须纠正某些地方“弃渣用液”或“弃液用渣”的片面施用沼肥的现象,大力提倡全沼肥的合理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沼渣 沉渣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营养饮料工艺与技术研究探讨
7
作者 张福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2,共2页
“黑米”营养饮料工艺与技术研究探讨张福星(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的杭加湖平原的嘉兴市,近年来血糯米(仅是黑米品种之一)发展速度之迅猛,从上千亩一跃为几万亩;种值品种类型甚多,有籼糯... “黑米”营养饮料工艺与技术研究探讨张福星(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的杭加湖平原的嘉兴市,近年来血糯米(仅是黑米品种之一)发展速度之迅猛,从上千亩一跃为几万亩;种值品种类型甚多,有籼糯型的“矮血糯”与“紫香糯”以及粳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营养饮料 工艺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斑马叶突变体的遗传性状研究及在育种应用中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贾良 来乐春 钱泉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095-1096,共2页
在常规晚粳稻编号为JG4554中发现了具有斑马叶标记性状的突变体,对其遗传性状作了研究,发现此标记性状受2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结合农艺性状对此叶色标记性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斑马叶 遗传性状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平原土壤渍害及防治对策
9
作者 张福星 汤美玲 +5 位作者 俞慧明 李艾芬 姚鼎汉 吴小华 黄锦法 杨春雄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8年第3期17-19,25,共4页
90年代以来,嘉兴洪涝灾害频发,造成土壤渍害,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7.5万t/a,约占全市粮食总产的3%。低洼涝渍田和粘闭滞渍田是渍害土壤的主要类型,约占全市低产田总面积的80%。调查了渍害土壤的范围、分布,对其理... 90年代以来,嘉兴洪涝灾害频发,造成土壤渍害,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7.5万t/a,约占全市粮食总产的3%。低洼涝渍田和粘闭滞渍田是渍害土壤的主要类型,约占全市低产田总面积的80%。调查了渍害土壤的范围、分布,对其理化性质、土体发育特征以及渍害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渍害 嘉兴市 平原 洪涝灾害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大麦新品种秀麦3号的选育与遗传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何南扬 《大麦科学》 1996年第3期34-36,共3页
大麦新品种秀麦3号具有矮杆强蘖多穗、耐湿耐肥抗倒、综合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一般亩产350kg,高的亩产可达442kg,深受农户青睐,推广面积甚为迅速。
关键词 大麦 矮杆 高产 品种 秀麦3号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杨志根 俞永观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单季晚粳稻 栽培技术 “秀水110” 播种量 播秧本数 联因试验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和麦芽品质的研究
12
作者 何南扬 《大麦科学》 1994年第4期35-37,47,共4页
关键词 大麦 秀字号 品种 麦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闭颖授粉特性的遗传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滕利生 徐丽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在正常条件下,水稻闭颖授粉特性是一种罕见的性状。已知具有这种特性的水稻品种有兴除1号和小麦稻。遗传分析表明,闭颖授粉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遇到低温或连续降雨时,这种特性有利于水稻受精结实。此外还可看到,... 在正常条件下,水稻闭颖授粉特性是一种罕见的性状。已知具有这种特性的水稻品种有兴除1号和小麦稻。遗传分析表明,闭颖授粉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遇到低温或连续降雨时,这种特性有利于水稻受精结实。此外还可看到,闭颖授粉特性能防止异花授粉,对保持种性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生物学 闭颖授粉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1997~ 1999年进行了一季稻持续高产研究 ,结果产量从 82 5 0kg/hm2 上升到 10 5 0 0kg/hm2 ,充分说明了单季稻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试验表明 :单位面积颖花量与产量通常表现为显著线性正相关 ,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可作为持续高产的主攻方... 1997~ 1999年进行了一季稻持续高产研究 ,结果产量从 82 5 0kg/hm2 上升到 10 5 0 0kg/hm2 ,充分说明了单季稻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试验表明 :单位面积颖花量与产量通常表现为显著线性正相关 ,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可作为持续高产的主攻方向 ;持续高产田有大穗优势、谷草比优势和发根力优势。由此 ,提出相应的高产配套技术 ,主要有旱育壮秧、早播早栽、壮秧单(双 )本插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 总颖花量 单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不育系151A的选育和利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来乐春 徐建良 +1 位作者 陶献国 钱泉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275-276,共2页
151A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用常规粳稻品种98101和BT型粳稻不育系8204A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晚粳稻三系不育系。表现植株较矮,叶片狭挺,剑叶短小,穗型直立;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8%;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较高;利用... 151A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用常规粳稻品种98101和BT型粳稻不育系8204A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晚粳稻三系不育系。表现植株较矮,叶片狭挺,剑叶短小,穗型直立;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8%;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较高;利用该不育系已选配出嘉乐优2号、151ADH902等优质高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三系不育系 151A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加速大麦育种进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南扬 《大麦科学》 1997年第4期2-4,共3页
自1991年始,我所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开展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大麦育种上应用研究,培育出矮杆、高产、抗病的大麦新品系“花94-30”,一般亩产400kg,高的亩产可达484.6kg,1996年全省对该品系开展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 大麦 花药培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稻嘉乐优2号的选育、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来乐春 徐建良 +4 位作者 钱泉生 陶献国 葛志平 高松林 陈仁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653-655,共3页
嘉乐优2号(原名151A/DH32)系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BT型三系杂交粳稻组合。在嘉兴市区试及各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稻瘟病抗性强、米质较好、高产稳产、易于栽培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嘉乐优2号(原名151A/DH32)系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BT型三系杂交粳稻组合。在嘉兴市区试及各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稻瘟病抗性强、米质较好、高产稳产、易于栽培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嘉兴及同类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抓好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嘉乐优2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发病关系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献国 徐品凡 +2 位作者 莫炳荣 钱泉生 徐建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6-56,共1页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前几年我们在普查中发现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存在密切关系。为进一步...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前几年我们在普查中发现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存在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其关系,给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试验初报 播种期 发病率 品种 水稻生产 灰飞虱 秧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病虫害药剂总体防治技术
19
作者 冯克强 付关英 +4 位作者 钱士明 莫炳荣 高才根 叶海英 陶国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360-363,共4页
近年来嘉兴市单季晚稻大田期常发性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及穗期蚜虫和稻曲病。单晚大田期病虫药剂防治应采取“适当放宽前期,注重中、后期,确保穗期”的用药技术;一般用药3-5次,用药关键期在8月上旬至... 近年来嘉兴市单季晚稻大田期常发性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及穗期蚜虫和稻曲病。单晚大田期病虫药剂防治应采取“适当放宽前期,注重中、后期,确保穗期”的用药技术;一般用药3-5次,用药关键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及穗蚜发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病虫害 药剂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系保持系辐射M_2代突变类型分析
20
作者 来乐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用6 0 Coγ射线直接辐射保持系嘉浙B诱发突变 ,M2 代出现多种变异 ,按变异频率大小从高到底依次为叶色突变 >早熟突变>颖尖不退花突变 >高外露率突变 >薄颖壳突变 >花时早突变 >紫稃尖突变 >迟熟突变 ,上述 8个选... 用6 0 Coγ射线直接辐射保持系嘉浙B诱发突变 ,M2 代出现多种变异 ,按变异频率大小从高到底依次为叶色突变 >早熟突变>颖尖不退花突变 >高外露率突变 >薄颖壳突变 >花时早突变 >紫稃尖突变 >迟熟突变 ,上述 8个选择项的总突变频率达到2 .41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保持系 突变频率 嘉淅B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