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低龄化背景下幼儿园视力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
1
作者 赵俊洁 刘淑美 薛亚妮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当前近视低龄化背景下,幼儿的视力保健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儿童近视防控关口亟待前移。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幼儿视力保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理论架构,以... 当前近视低龄化背景下,幼儿的视力保健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儿童近视防控关口亟待前移。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幼儿视力保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理论架构,以视力保健为切入点探讨幼儿园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从支持性的幼儿园健康政策、视觉友好的环境、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精准的视力检查服务和紧密的家-园-社合作关系五个方面构建全方位的健康促进网络体系,全面落实幼儿视力健康促进工作,共同为儿童全生命周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低龄化 幼儿园 视力保健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中心理与行为的稳定性: 以谦虚效应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傅根跃 李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4-998,共5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人们的心理行为乃至文化会如何变异?作者假设尽管社会变迁会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但有些心理行为,因其受深层文化影响,会十分稳定,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近30年的有关谦虚...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人们的心理行为乃至文化会如何变异?作者假设尽管社会变迁会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但有些心理行为,因其受深层文化影响,会十分稳定,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近30年的有关谦虚效应的跨文化研究为这一假设提供了佐证。谦虚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集体主义的产物,这种跨文化差异本质上来源于东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总结谦虚效应的30年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个跨文化效应基本不变,说明源于深层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存在高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虚效应 说谎 集体主义 社会变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韵律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苏日娜 戴蘅钰 +1 位作者 李葆明 尹敏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言语韵律是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植入(CI)可以帮助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能力发展,但CI儿童的言语韵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CI儿童的言语韵律的感知和产出特征以及干预策略进行... 言语韵律是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植入(CI)可以帮助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能力发展,但CI儿童的言语韵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CI儿童的言语韵律的感知和产出特征以及干预策略进行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CI儿童言语韵律研究的重视,同时为今后CI儿童的言语韵律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韵律感知 韵律产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姑娘能变成白雪公主吗?感知到的信任对他人面孔表征的影响
4
作者 李庆功 方溦 +4 位作者 胡超 石德君 胡晓晴 傅根跃 王乾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8-1528,共11页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可信度的目标人物与更具吸引力和积极特质的面孔表征相关。实验2从一批新的被试中可视化了可信和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并与实验1中获得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做相似性分析,发现被描述为可信(或不可信)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特征与可信(或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特征有更多的相似性,说明当人们得知他人是可信(或不可信)时,会把脑海中的对应图式特征叠加到该人物的面孔物理特征上,从而重塑面孔表征。本研究说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面孔表征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知觉 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 心理表征 吸引力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