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认知失调”理论在罪犯改造中的运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祥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罪犯改造
心理平衡
教育契机
"常规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及其实现
2
作者
唐长国
叶智兴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4-59,共6页
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 ,又称沉默权 ,是当今刑事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对于沉默权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状况作了简要地回顾 ,阐述了沉默权对维护被告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确立沉默权原则所应解决的反对刑讯逼供、正确...
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 ,又称沉默权 ,是当今刑事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对于沉默权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状况作了简要地回顾 ,阐述了沉默权对维护被告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确立沉默权原则所应解决的反对刑讯逼供、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和无罪推定原则、加强侦查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善、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关系等方面问题 ,提出我国确立沉默权原则采取“不同对象、两种制度”的渐进式阶段实施设想 ,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犯罪嫌疑人
仅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
被告人
沉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失调”理论在罪犯改造中的运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祥
机构
浙江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罪犯改造
心理平衡
教育契机
"常规确认"
分类号
D916.7 [政治法律—法学]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及其实现
2
作者
唐长国
叶智兴
机构
浙江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
政法管理干部
学院
出处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摘
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 ,又称沉默权 ,是当今刑事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对于沉默权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状况作了简要地回顾 ,阐述了沉默权对维护被告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确立沉默权原则所应解决的反对刑讯逼供、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和无罪推定原则、加强侦查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善、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关系等方面问题 ,提出我国确立沉默权原则采取“不同对象、两种制度”的渐进式阶段实施设想 ,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犯罪嫌疑人
仅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
被告人
沉默权
分类号
D915.3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认知失调”理论在罪犯改造中的运用
陈国祥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及其实现
唐长国
叶智兴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