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州市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符杏青 林菊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台州市5个社区居民中202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台州市5个社区居民中202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率为31.2%,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有高血压病情轻重、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了解多少、病人就医频率高低(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则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原发性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可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院化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一院多区”的管理模式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一院多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有效梳理,构建以“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 近年来,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院化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一院多区”的管理模式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一院多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有效梳理,构建以“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三化”管理策略,并通过对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优化,将重点放在数据安全性上,从而达到对档案信息价值的集约利用。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强化档案工作的核心驱动力,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以进一步推动“一院多区”大型公立医院档案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模式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金云龙 王志敏 +9 位作者 王鹏 王俊 王利民 金友雨 戴加勇 吴日圣 潘公华 陈伟庆 裘银虹 吴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料,统计院内延迟时间(门-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以及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根据DNT平均值及DNT是否超过60 min进行分组,并分析影响DNT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28例患者,平均DNT为(79.50±26.97)min。DNT≤79.50 min组相较于DNT〉79.50 min组,到院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P=0.007)、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1)以及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高血压病(P=0.049)、高脂血症(P=0.007)及心房颤动病史(P=0.022)比例较小,收缩压相对较低(P=0.021)。比较DNT≤60 min及DNT〉60 min组,前者到院至出发行CT检查时间(P=0.025)、到院至完成CT时间(P=0.001)、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9)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血糖水平相对较低(P=0.001),糖尿病(P=0.001)及高脂血症病史(P=0.030)比例较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比值比(odds ratio,OR)0.9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7~0.992,P=0.005)]、到院至谈话时间(OR 0.501,95%CI 0.320~0.781,P=0.003)、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OR 0.925,95%CI 0.886~0.970,P=0.010)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OR 0.796,95%CI 0.620~0.982,P=0.005)、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OR 0.496,95%CI 0.312~0.804,P=0.037)的延长、血糖的升高(OR 0.610,95%CI 0.281~0.969,P=0.017)是DNT≤60 min的阻碍因素。结论基层医院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到院至谈话时间、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完成CT至用药时间以及血糖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到院到用药时间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与新农合接口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林茜 杨宇光 +2 位作者 叶德楚 王英超 王英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9期39-40,共2页
2009年1月,我院信息系统经部分改造,初步实现与县市区新农合平台的连接。通过几年的运行、磨合,已实现大部分农村病人医疗费用的刷卡报销,但是由于政策差异、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来院就诊的新农合病人不能进行实... 2009年1月,我院信息系统经部分改造,初步实现与县市区新农合平台的连接。通过几年的运行、磨合,已实现大部分农村病人医疗费用的刷卡报销,但是由于政策差异、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来院就诊的新农合病人不能进行实时电脑结算,给参合人员和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接口 2009年 医疗费用 农村病人 技术支持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医院护理科研因素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贤君 泮霞云 张智敏 《护理研究》 2002年第6期333-334,共2页
为提高医院在职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对医院护理科研的管理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识、有关知识的需求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影响医院护理科研的因素,为推动医院护理科研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护理科研 影响因素 医院护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伟 章志坚 +2 位作者 梁卫东 王荣国 丁如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5-,817,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双吻合器技术(DST)加管腔内旁路术(IB)进行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行TME加DST加IB保肛手术的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缘病...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双吻合器技术(DST)加管腔内旁路术(IB)进行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行TME加DST加IB保肛手术的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随访57例(81.4%),随访时间9~55个月,平均30个月。盆腔复发3例(4.3%),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5例(7.1%),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3个月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Miles)术,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TME加DST加IB能够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全直肠系膜切除 管腔内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辉 马江林 +1 位作者 叶金花 吴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6-397,共2页
气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发病急、进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出生率的增加,早产儿气胸发病亦相应增多。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各器官尤其是肺发育尚未成熟,因此,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在病因、发病机制... 气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发病急、进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出生率的增加,早产儿气胸发病亦相应增多。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各器官尤其是肺发育尚未成熟,因此,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可能不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和干预的目的,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气胸 早产儿 足月儿 临床对比分析 发病机制 新生儿时期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抑制基因1对肝癌细胞干性表型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峰 张晨虹 +3 位作者 周志军 刘芳 魏若菡 陈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抑制基因1(HCCS1)对肝癌细胞干性表型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分为正常对照组、HCCS1组及Ad-LacZ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做特殊处理,HCCS1组及Ad-LacZ组细胞分别转染Ad-HCCS1及Ad-LacZ。采用荧光定量RT... 目的探讨肝癌抑制基因1(HCCS1)对肝癌细胞干性表型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分为正常对照组、HCCS1组及Ad-LacZ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做特殊处理,HCCS1组及Ad-LacZ组细胞分别转染Ad-HCCS1及Ad-LacZ。采用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HCCS1的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33+、CD90+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HCCS1组细胞内HCCS1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及Ad-LacZ组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Ad-LacZ组比较,HCCS1组CD133+、CD90+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培养液上清中的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E-cadherin、纤连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Transwell跨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HCCS1能够降低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肿瘤干细胞表型并抑制其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干细胞 表型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丽君 金都 +2 位作者 涂传发 杨宏伟 顾琴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体质指数、病程和血压的差异,并对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3.73%(144/268)。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较非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收缩压高、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和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其嘌呤代谢异常有关,与嘌呤类饮食摄入过多无关。病程和收缩压亦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饮食习惯 嘌呤类 尿酸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学龄前儿童化脓性中耳炎流感嗜血菌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达荣 张文喜 +1 位作者 喻长法 张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0,I0001-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中耳炎流感嗜血菌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分型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取1103份学龄前儿童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性标本进行流感嗜血菌培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型、β-内酰胺酶及药敏试...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中耳炎流感嗜血菌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分型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取1103份学龄前儿童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性标本进行流感嗜血菌培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型、β-内酰胺酶及药敏试验。结果1103份标本中检出86株流感嗜血菌,阳性率7.8%;年龄分布中3~4岁组构成比最高,占48.8%,5-6岁组最低,占21.0%。对流感嗜血菌进行生物学分型,结果以I、II、III型为主,分别为14.0%、24.4%、54.5%,未检出VII和VIII型;用Nitrocefin纸片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有13株β-内酰胺酶阳性,阳性率15.1%(13/86),纸片法检测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7.4%(15/86)。流感嗜血菌对复方磺胺甲嗯唑、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7.5%、17.4%、11.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4.7%、4.7%、5.8%和7.0%。结论学龄前儿童化脓性中耳炎流感嗜血菌感染以2~4岁年龄组为主要人群,生物型以III型居多,药敏结果显示阿齐霉素、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可作为学龄前儿童中耳炎流感嗜血菌治疗的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中耳炎 流感嗜血菌 生物学分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晨虹 张文瑾 林慧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用药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IFN-γ及IL-12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孕妇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和IL-12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IH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外周血IL-12的分泌,使Th1/T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黄芪 丹参 TH1/TH2细胞因子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辉 李昌崇 +1 位作者 陈利中 应小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纳德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碱性成纤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纳德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P<0.01),上皮细胞为主要表达细胞。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布地奈德可抑制哮喘急性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效应,这可能是布地奈德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布地纳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肾实质CT值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余灵安 黄丹江 韩颖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32-2236,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肾实质CT值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119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体检健康... 目的分析单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肾实质CT值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119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另根据输尿管生理性狭窄部位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腹段组(53例)、盆段组(25例)和膀胱壁内段组(41例),同时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26例)、中度疼痛组(64例)和重度疼痛组(29例)。分别测量和计算所有双肾CT比值〔研究组患者双肾CT比值=(患侧肾实质CT值/健侧肾实质CT值)×100%;对照组双肾CT比值=(任意一侧肾实质CT小值/另一侧肾实质CT大值)×100%〕,比较上述各组间双肾CT比值,并分析研究组患者双肾CT比值与输尿管结石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腹段组、盆段组和膀胱壁内段组患者双肾CT比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腹段组、盆段组和膀胱壁内段组患者双肾C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组患者双肾CT比值大于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患者双肾CT比值大于重度疼痛组(P<0.05)。研究组患者双肾CT比值与单侧输尿管结石直径无直线相关关系(r=0.012,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性发作时,双肾CT比值下降不能预测结石直径,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输尿管结石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永飞 郑海澜 +1 位作者 汪晟 黄丹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364-2367,共4页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术前易误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子宫颈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合目前子宫恶性PEComa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术前易误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子宫颈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合目前子宫恶性PEComa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恶性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剑 陈薇薇 陈旦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连续性纳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EEN治疗,研究组额外添加益生菌。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连续性纳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EEN治疗,研究组额外添加益生菌。比较两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应激激素、肠道粘膜屏障指标以及EN并发症等差异。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至EN应用第7天,研究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P=0.034)、C反应蛋白(P=0.001)及皮质醇(P=0.038)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自EN应用第3天起,研究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此外,EN应用过程中,研究组胃潴留(P=0.023)及下消化道麻痹(P=0.016)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EN联合益生菌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降低EN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益生菌 颅脑外伤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循环稳态和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敏 黄红辉 王文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的变化。方法:3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凭静脉全麻,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循环和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插管、切皮、拔管时...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的变化。方法:3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凭静脉全麻,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循环和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插管、切皮、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心排出量、心率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少,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低于术前水平,对照组SVR升高且拔管时显著高于研究组。胸腔诱体指数(TFI)、每搏输出量、射血速率指数(EVI)、EVI/TFI组间无差异,全麻药用量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术毕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金銮 王发圣 +3 位作者 叶君健 吴朝阳 李祥 林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Q-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组织及邻近部位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R-17-92基因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Q-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组织及邻近部位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R-17-92基因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 R-17-92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另外,mi R-17-92基因簇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mi R-17-92基因簇在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性,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骨肉瘤患者预后一种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骨肉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原发性脑干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和平 牟朝晖 吴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 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患者局部神经异常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PBSI患者在伤后3h~16天行1 H-MRS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 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患者局部神经异常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PBSI患者在伤后3h~16天行1 H-MRS检测,分析伤后神经代谢物的变化特征,并与1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患者1 H-MRS值和临床指标与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BSI患者桥脑腹侧NAA/Cr和NAA/Cho值下降,Cho/Cr值升高(P<0.05),且随伤情加重表现更加明显。预后不良患者的NAA/Cr和NAA/Cho值低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损伤组NAA值的变化与GOS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Cho/NAA值与GOS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5)。结论 PBSI患者在伤后早期进行1 H-MRS检测对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干损伤 磁共振波谱 神经代谢物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永华 张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9-640,共2页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共对4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髓核摘除加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训练,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共对4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髓核摘除加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训练,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患者。行腰痛疾患疗效评定(JOA),满分29分,48例患者评分均>20分,其中43例(占90%)>24分;4例(占8%)22~24分。结论直腿抬高训练有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以及预防神经根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3 位作者 任应鹏 李恪梅 陈保文 王国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建立小鼠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噬菌体AB46治疗,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肉汤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进行脾菌...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建立小鼠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噬菌体AB46治疗,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肉汤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进行脾菌数分析。结果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10稀释实验组与对照组P=0.020<0.05,有统计学差异;1∶2、1∶5稀释组分别为P=0.650,P=0.170,均>0.05,无统计学差异;1∶50稀释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小鼠死亡,脾菌数计数结果 P=0.026,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在感染较轻的情况下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脾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