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类型的转化:习作单元中单篇教学的应然取向——以《摔跤》为例
1
作者 沈振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在单元视域下重新审视习作单元单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上应从“文学感受”转变为“策略致用”,视角上应把“读者视角”转变为“作者视角”,形式上应将“总结结论”转变为“还原过程”,把文本中的写作知识从事实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以... 在单元视域下重新审视习作单元单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上应从“文学感受”转变为“策略致用”,视角上应把“读者视角”转变为“作者视角”,形式上应将“总结结论”转变为“还原过程”,把文本中的写作知识从事实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以“读者视角”感受描写效果,以“作者视角”发现描写的意义,探寻描写的程序,以双重视角开展系列习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真实的写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 单篇教学 事实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摔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现·具象·合意:让读者意识贯穿“想象类习作”的学习--以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振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2,80,共5页
真实的写作是离不开读者的,但在当前的一些“想象类习作”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让读者初步“显现”;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充分考虑读者需求,让... 真实的写作是离不开读者的,但在当前的一些“想象类习作”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让读者初步“显现”;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充分考虑读者需求,让读者进一步“具体可感”;对标评价量表,教师创造与读者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修改文章。遵循上述三个步骤,让“读者意识”贯穿构思、写作和修改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想象类习作 交际语境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