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朱江
金军标
+2 位作者
李宏斌
李冬冬
郑登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应用效果。方法对比MRI和CT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检测特点,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本文50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的总检出率为95.83%,CT对50例患者的总检出率为59.17%,...
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应用效果。方法对比MRI和CT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检测特点,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本文50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的总检出率为95.83%,CT对50例患者的总检出率为59.17%,MRI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另外,对三组不同梗死时间组之间的CT和MRI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MRI对梗死时间24h以内、24~72h的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MRI的检查的病灶数量明显多于CT,患者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检查,患者MRI检查时间和发病-检查时间较CT检查方法明显缩短。MRI检查对额叶、颞叶、顶叶、小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而言,颅脑MRI较颅脑CT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发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郑登峰
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因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CT、MR检查,根据Denis分类、Wolter分类、外伤机制分类三类分类方法判断脊柱骨折。结果 X线显示120例患者...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因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CT、MR检查,根据Denis分类、Wolter分类、外伤机制分类三类分类方法判断脊柱骨折。结果 X线显示120例患者中42例患者椎体后缘曲度不连续(骨性椎管不完整),占35%。CT显示120例患者中85例患者椎管狭窄或椎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占70.8%。MR显示120例患者中99例患者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占82.5%。结论 X线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CT检查以多平面三维重建CT检查主要应用于脊柱损伤部位、程度、椎体骨折线、骨折碎片的移位、椎管受压狭窄程度;MR检查能够清楚显示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飞斌
李宏斌
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情况,对比二者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并拟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50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
目的 通过观察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情况,对比二者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并拟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50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局限性骨破坏,病程多呈圆形,CT扫描表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分叶,呈半环形钙化,有清晰边界;通过病例检查确诊可知,X线的诊断敏感度为84.8%(39/46)、特异度为75.0%(3/4),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是97.8%(45/46),特异度100.0%(4/4).两组检查手段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2,P>0.05),CT扫描的特异度显著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P<0.05).结论 X线和CT检查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且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软骨细胞瘤
X线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阮建波
方金平
林巧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头颅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三维重建技术成像。结果 60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头颅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三维重建技术成像。结果 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中单发性骨折43例,多发骨折17例;23例为粉碎性骨折,37例发生骨折移位。骨折部位:下颌骨骨折15例,其中髁状突骨折8例;颧弓骨折15例,其中伴眼眶、鼻骨及副鼻窦骨折9例;上颌骨骨折17例,其中13例伴上颌窦前壁塌陷及眶下壁、鼻骨、碟骨、筛骨等多处骨折;单纯鼻骨骨折13例。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及3D-SSD与MPR、MIP、VR相结合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均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图像。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颌面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朱江
金军标
李宏斌
李冬冬
郑登峰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浙江省
台州市
肿瘤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446-144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应用效果。方法对比MRI和CT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检测特点,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本文50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的总检出率为95.83%,CT对50例患者的总检出率为59.17%,MRI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另外,对三组不同梗死时间组之间的CT和MRI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MRI对梗死时间24h以内、24~72h的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MRI的检查的病灶数量明显多于CT,患者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检查,患者MRI检查时间和发病-检查时间较CT检查方法明显缩短。MRI检查对额叶、颞叶、顶叶、小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而言,颅脑MRI较颅脑CT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费用较高。
关键词
老年
多发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6.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郑登峰
方金平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66-96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9月因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进行X线、CT、MR检查,根据Denis分类、Wolter分类、外伤机制分类三类分类方法判断脊柱骨折。结果 X线显示120例患者中42例患者椎体后缘曲度不连续(骨性椎管不完整),占35%。CT显示120例患者中85例患者椎管狭窄或椎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占70.8%。MR显示120例患者中99例患者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占82.5%。结论 X线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CT检查以多平面三维重建CT检查主要应用于脊柱损伤部位、程度、椎体骨折线、骨折碎片的移位、椎管受压狭窄程度;MR检查能够清楚显示脊髓、韧带损伤或骨髓发生挫伤。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飞斌
李宏斌
方金平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850-1853,共4页
文摘
目的 通过观察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情况,对比二者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并拟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50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局限性骨破坏,病程多呈圆形,CT扫描表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分叶,呈半环形钙化,有清晰边界;通过病例检查确诊可知,X线的诊断敏感度为84.8%(39/46)、特异度为75.0%(3/4),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是97.8%(45/46),特异度100.0%(4/4).两组检查手段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2,P>0.05),CT扫描的特异度显著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P<0.05).结论 X线和CT检查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且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关键词
成软骨细胞瘤
X线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阮建波
方金平
林巧燕
机构
浙江省
温岭市第四人民
医院
放射科
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头颅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三维重建技术成像。结果 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中单发性骨折43例,多发骨折17例;23例为粉碎性骨折,37例发生骨折移位。骨折部位:下颌骨骨折15例,其中髁状突骨折8例;颧弓骨折15例,其中伴眼眶、鼻骨及副鼻窦骨折9例;上颌骨骨折17例,其中13例伴上颌窦前壁塌陷及眶下壁、鼻骨、碟骨、筛骨等多处骨折;单纯鼻骨骨折13例。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及3D-SSD与MPR、MIP、VR相结合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均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图像。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头颅颌面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朱江
金军标
李宏斌
李冬冬
郑登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脊柱骨折影像学检查临床对比分析
郑登峰
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刘飞斌
李宏斌
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阮建波
方金平
林巧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