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4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朱顺法
余翠琴
程亚军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210-211,共2页
-
文摘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收集的14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6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5.51%,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93种药品,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ADR最多见,占总例数的47.26%,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等;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阿奇霉素、甲氨蝶呤、加替沙星;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较严重的有5例。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统计分析
-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地塞米松磷酸钠与青霉素G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徐仙娥
辛学俊
陈方亮
梁震野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73-476,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医学会2007年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2007ZYC55)
-
文摘
目的探讨青霉素G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XM)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青霉素G钠320万U和不同剂量DXM在5%葡萄糖(5%GS)及0.9%氯化钠注射液(NS)中配伍,室温6 h内观察外观、测pH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色谱峰高、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A值)。结果青霉素G钠和DXM两药配伍液6 h内外观澄明,配伍液pH值随DXM剂量增加而上升,并接近中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 h内吸收曲线未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处A值未明显变化;DXM对青霉素G钠色谱峰未见明显影响,在3 h后有轻度稳定作用;DXM 40μg.mL-1对提高青霉素G钠稳定性最强。结论DXM与青霉素G钠在5%GS或NS中配伍,配伍无禁忌,有轻度稳定作用。
-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青霉素G
配伍
稳定性
-
Keywords
Dexamethasone
Penicillin G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
分类号
R977.11
[医药卫生—药品]
R978.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电子处方与《处方管理办法》
被引量:27
- 3
-
-
作者
陈青华
余翠琴
周绮妮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1013-1014,共2页
-
文摘
参照《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分析电子处方的优势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该文认为电子处方与手写处方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电子处方是医院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应尽快给予电子处方合法地位,并对电子处方签名的合法性作明确认定。
-
关键词
电子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
-
分类号
R954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清热祛湿洗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4
-
-
作者
陈方亮
张晓景
丁丁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94-795,共2页
-
文摘
目的制备清热祛湿洗剂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水煎法制备清热祛湿洗剂,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建立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结果清热祛湿洗剂中蛇床子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1.3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靠。
-
关键词
清热祛湿洗剂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TQ460.6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
-
题名脑出血患者的药学监护
- 5
-
-
作者
徐珊珊
胡云珍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556-557,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个体化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药学建议。结果医师接受临床药师的药学建议,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得到及时纠正,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33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余翠琴
程亚军
陈方亮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3期320-321,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以“葛根素、溶血反应”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年6月-2005年6月12a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葛根素致溶血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临床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表现为腰腿关节及全身疼痛伴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肉眼可见血尿或尿呈酱油色、茶色。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尿蛋白、潜血、直接或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绝大多数患者(75.6%)出现在用药的3-10d,所有病例都有反复用药史。结论葛根素致溶血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使用时应高度重视。
-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溶血反应
不良反应
-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556.6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白紫冻疮膏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7
-
-
作者
余翠琴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931-932,共2页
-
文摘
目的考察白紫冻疮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硬脂酸、石蜡、液状石蜡和三乙醇胺为软膏基质制备白紫冻疮膏,建立形状、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结果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软膏中士的宁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1.4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靠。
-
关键词
白紫冻疮膏
制备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27
[医药卫生—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