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丽云 林荷芹 +1 位作者 徐光标 沈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合并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终末期肾衰竭 心血管疾病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璐 陈中腾 +1 位作者 徐丽云 陈德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至少一次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原因。方法:对2013年10月~2019年04月在我中心住院的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有无31 d内...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至少一次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原因。方法:对2013年10月~2019年04月在我中心住院的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有无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及初次入院特征。并根据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确定两次入院原因符合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0(占18.1%)例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仅20.5%的患者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相符。合并脓毒血症(a OR 4.491,95%CI 1.555~12.97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 OR 1.814,95%CI 1.084~3.126)和抑郁症(a OR 1.610,95%CI 1.013~2.558),以及初次入院住院时长≥21 d(a OR 2.780,95%CI 1.254~6.164)和急门诊入院(a OR2.845,95%CI 1.005~8.2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a OR 1.572,95%CI 1.049~2.356)均是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支付类型为商业医疗保险(a OR 0.192,95%CI 0.068~0.543)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近1/5的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地再入院。大多数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与初次入院不同。脓毒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抑郁症、住院时长≥21 d、急门诊入院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均是影响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退缩人综合征2例报道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江英 牟婉君 陈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64-164,共1页
退缩人综合征(SMS)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征是以身高明显缩短伴骨疼、骨畸形、病理性骨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血透患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近几年国内有零星报道,现... 退缩人综合征(SMS)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征是以身高明显缩短伴骨疼、骨畸形、病理性骨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血透患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近几年国内有零星报道,现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致SMS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综合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液净化中心 病理性骨折 少见并发症 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信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丹 林江英 徐丽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997-998,共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并伴随着尿毒症患者至生命的终结。因此必须加强患者自身对血液透析知识的了解,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长期自我管理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试...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并伴随着尿毒症患者至生命的终结。因此必须加强患者自身对血液透析知识的了解,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长期自我管理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试着通过医院短信平台定期向透析间期患者发送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间期 终末期肾脏病 教育内容 肾脏替代治疗 管理能力 行为方式 自我管理行为 干体重 规律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足坏疽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5
作者 林江英 牟婉君 蔡红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8期672-672,共1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对策 危险因素 足坏疽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液净化中心 晚期并发症 维持性血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隧道颈内静脉留置带卡夫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6
作者 林江英 高丽萍 +2 位作者 徐丽云 林荷芹 牟婉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2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留置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留置 护理 隧道 经皮 长期使用 血透患者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丹 赵余晓 赵俐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13-14,共2页
目的总结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溶栓成功... 目的总结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溶栓成功,内瘘恢复血流,3例无效;2例出现穿刺点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栓 溶栓治疗 多点穿刺 尿激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继发性甲旁亢后致退缩人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丽云 杨超 牟婉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43-445,共3页
退缩人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以身高明显缩短伴骨痛、骨畸形、病理性骨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认为退缩人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即国内刘俊[2]以及赵学智等[3]在上世纪90年代个例报道退缩人... 退缩人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以身高明显缩短伴骨痛、骨畸形、病理性骨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认为退缩人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即国内刘俊[2]以及赵学智等[3]在上世纪90年代个例报道退缩人综合征后,相继有学者报道,我中心自建立24年来有3例患者出现此情况,就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此汲取教训,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综合征 继发性甲旁亢 临床分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病理性骨折 皮肤瘙痒 临床现象 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后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德君 徐丽云 +1 位作者 高莉萍 陈伟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1112-1113,I0014,共3页
动静脉内瘘(AVF)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途径,一条好的血管通路,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直接影响到患者长期存活和透析效果的重要因... 动静脉内瘘(AVF)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途径,一条好的血管通路,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直接影响到患者长期存活和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寿命的延长,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老年病人明显增多,老年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也明显增多,该人群血管通路的难以建立以及使用期限短是临床公认的事实;而动静脉内瘘狭窄是内瘘失功能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8年1月起开展球囊扩张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尤其是对老年患者的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透患者 内瘘狭窄 老年病人 球囊扩张术 临床 慢性肾衰竭患者 球囊扩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江英 牟婉君 朱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34-635,共2页
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容易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内瘘闭塞、失功,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痛苦,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运用,
关键词 球囊扩张治疗 内瘘狭窄 血透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动静脉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管狭窄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成像在尿毒症血管通路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丽云 陈伟珍 蔡红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9-60,I000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尿毒症血管通路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45例临床初步诊断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行3D-CTA检查,并...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尿毒症血管通路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45例临床初步诊断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行3D-CTA检查,并以之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45例3D-CTA诊断为血管通路功能不良,其中13例经DSA证实,所得影像显示清楚。其中9例由于病变范围合适球囊扩张治疗后,现血管通路功能恢复正常,满足临床血液透析的需要,有15例患者根据狭窄的部位及时行手术重新吻合;另1例仍坚持使用,但流量欠佳,拒绝任何干预措施。结论:3D-CTA是一种无创、分辨率高的血管造影技术,是一项评估透析血管通路的先进手段,能全面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并能指导治疗的制定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尿毒症 血管通路 诊断与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静脉移植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丽云 林江英 杨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66-67,I000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有效应用。方法:2006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自体静脉移植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12例,主要取材为同侧肢体的静脉,行血管移植技术:头静脉与移植静脉的近心端端端吻合,桡动脉与移植静脉的远心端端...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有效应用。方法:2006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自体静脉移植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12例,主要取材为同侧肢体的静脉,行血管移植技术:头静脉与移植静脉的近心端端端吻合,桡动脉与移植静脉的远心端端侧吻合。结果:除1例1周后血栓形成重新手术,其余应用良好,1年的基本通畅率为66.67%,所有患者未因手术发生感染、指端肿胀、麻木等不良反应。结论:同侧肢体表浅静脉或狭窄段远端的静脉内径正常可以作为移植静脉的取材,组织相容性好、经济、方便、术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静脉 动静脉内瘘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