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米荣 曾凤 +2 位作者 张玲燕 潘君泰 刘文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发生继发性感染的观察组(21例)和未发生继发性感染的对照组(39例).分析两组... 目的 研究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发生继发性感染的观察组(21例)和未发生继发性感染的对照组(39例).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发生途径、病原菌种类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感染途径中创面感染占17.0%,肠源性感染占27.7%,肺部感染占34.0%;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4.5%,铜绿假单胞菌占24.1%,表皮葡萄球菌占10.3%;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6、8(IL-1、6、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72.8±32.4)pg/mL、(593.1±79.3) pg/mL、(41.9±7.3)ng/mL、(3.2±0.8)ng/mL]均高于对照组[(61.3±11.2)pg/mL、(214.6±44.2)pg/mL、(13.8±4.2)ng/mL、(1.3±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创面、肠源性以及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且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继发感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程序表应用于四肢合并头面烧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琼 缪滔 +2 位作者 陈晨 曾凤 杨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 :评价沟通程序表应用于四肢合并头面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设计四肢合并头面烧伤患者沟通程序表,确立生命体征、生理需求、舒适度、自身家庭琐事、个人意愿等沟通项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危急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年龄、文化程... 目的 :评价沟通程序表应用于四肢合并头面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设计四肢合并头面烧伤患者沟通程序表,确立生命体征、生理需求、舒适度、自身家庭琐事、个人意愿等沟通项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危急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确定评估的优先等级项目,从而确认患者需求,并落实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使用沟通程序表进行沟通和病情评估,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沟通方法。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提高(93.0%?vs?62.9%),沟通时间缩短[(4.23±1.94)分钟?vs?(11.52±2.43)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沟通程序表作为烧伤科专科护理管理工具,可提高沟通效率,达到准确获取信息、及时解决患者需求的目的,从而提升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 烧伤 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来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柏士平 孙菊妹 +4 位作者 叶礼岳 王史辉 郑金满 潘君太 林邦长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分析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 1998-2 0 0 2年间我院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与鉴定 ,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培养共检出 2 1种细菌 5 7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3 3 .74%(其中MRSA... 目的 分析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 1998-2 0 0 2年间我院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与鉴定 ,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培养共检出 2 1种细菌 5 7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3 3 .74%(其中MRSA占 94.7%) ,铜绿假单孢菌 18.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 94.4%;铜绿假单孢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及特治星的敏感率分别为 81.6%、67.2 %及 79.5 %。结论  ( 1)本病区烧伤创面分离菌中G+ 球菌所占比例上升 ,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逐年增加 ,铜绿假单孢菌相对减少 ;( 2 )创面真菌感染增加 ;( 3 )由于产ES BLs菌株的出现 ,烧伤感染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这种情况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4 )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严重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LR4、HMGB1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静静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8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45例重度烧伤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45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伤后1周内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n=20)与非急性肾损伤组(n=25)。收集患者急性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age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等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伤后24h、48h及72d血清TLR4、HMGB1水平。应用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TLR4、HMGB1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肾损伤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与血清Scr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t=16.839、4.643、7.287,均P<0.001)。急性肾损伤组伤后24、48、72h血清TLR4[(4.12±0.36)ng/ml、(6.22±0.96)ng/ml、(8.06±1.24)ng/ml]、HMGB1[(9.63±2.28)pg/ml、(12.47±3.16)pg/ml、(15.20±3.47)pg/ml]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2.33±0.25)ng/ml、(4.02±0.30)ng/ml、(6.14±1.02)ng/ml;(6.23±1.20)pg/ml、(8.64±2.36)pg/ml、(11.15±3.6)pg/ml](t=8.076、9.203、5.339、4.951、6.036、5.618,均P<0.001)。TLR4曲线下面积、截断值、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0.862、4.50ng/ml、86.5%、85.4%;HMGB1曲线下面积、截断值、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0.845、6.22pg/ml、83.7%、80.6%,且TLR4、HMGB1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高于SOFA评分(70.8%、75.4%)、Scr(72.6%、77.0%)。SOFA评分≥4分[OR(95%CI)=2.62(1.40~4.91,P<0.001]、Scr≥133.00μmol/L[OR(95%CI)=3.45(1.52~7.89),P<0.001]、TLR4≥4.50ng/ml[OR(95%CI)=3.87(1.70~8.80),P<0.001]、HMGB1≥6.22pg/ml[OR(95%CI)=4.27(2.10~8.70),P<0.001]均为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血清TLR4、HMGB1水平升高,且出现急性肾损伤的重度烧伤患者血清TLR4、HMGB1水平更高,二者可用于预测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度烧伤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