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樊留博 章霞 +3 位作者 卢战 马利中 田瑛 王灵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5,I001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灶周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制性运动(constraint...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灶周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制性运动(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组、电针组和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组各40只,每组随机分为7 d、14 d、21 d、28 d和35 d 5个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自然饲养,不作特殊处理,其他组行相应治疗,分别于相应天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GAP-43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时间点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CIMT组和电针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CIMT组、电针组在28 d和3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低(P<0.05),CIMT组在造模后35 d与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在14、21、28 d时能够显著上调GAP-43表达(P<0.05),且强于CIMT组和电针组(P<0.05);在35 d缺血区周围GAP-43表达增加,但CIMT组和电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可促进脑梗死灶周围GAP-43的表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缺血损伤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强制性运动 脑梗死 相关蛋白-43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NO及T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樊留博 马利中 田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个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性关节炎病理模型,以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利用兔跑跳装置给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个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性关节炎病理模型,以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利用兔跑跳装置给动物施加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后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兔膝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关节液中NO和TNF均呈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可降低KOA关节液中NO和TNF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关节松动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留博 田瑛 +2 位作者 卢战 王灵芝 马利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灶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插线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制性运...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灶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插线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制性运动组(CIMT组),高压氧组和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组各40只,每组随机分为7 d、14 d、21 d、28 d和35 d 5个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大鼠。造模24 h后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自然饲养,不作特殊处理,其他组行相应治疗,分别于相应天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GF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造模后各时间点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CIM组和高压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CIMT组、高压氧组在28 d和3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低(P<0.05),CIM组在造模后35 d与高压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在各时间段GFAP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组与CIM组和高压氧组比较在造模后7 d、14 d、21 d和28 d缺血区周围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35 d缺血区周围GFAP表达减少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联合高压氧可抑制脑梗死灶周围GFAP的表达,改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 高压氧 脑梗死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半球脑卒中患者心理理论能力的比较
4
作者 马利中 朱靖 樊留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6-657,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心理理论 能力 左右半球 攻击行为 身体姿势 心理状态 防御反应 人的行为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卢战 唐艳 胡凤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2-1104,共3页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足下垂是影响步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足背屈不充分形成的足下垂步态,增加了摔倒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利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足下垂是影响步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足背屈不充分形成的足下垂步态,增加了摔倒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利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改善偏瘫患者足下垂已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足下垂 功能性电刺激 偏瘫患者 脑卒中后 步行能力 踝关节功能障碍 肌内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