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星 吴锦红 +2 位作者 陈珊珊 孙伊娜 尚贤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57-3059,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接诊的68例盆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接诊的68例盆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切口裂开未愈合情况,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4.17±10.18)min、术中出血量(20.38±6.95)m L、症状好转时间(4.35±1.12)d、住院时间(3.96±0.84)d、切口裂开未愈合0.00%(0/34)均小于对照组(97.33±15.34)min、(56.73±11.83)m L、(7.27±2.32)d、(9.41±1.96)d、14.70%(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82%(3/34)小于对照组41.17%(1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1%(32/34)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 盆腔脓肿清除术 中药 疗效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 MMP9及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星 任虹平 +6 位作者 伊铁忠 糜若然 瞿全新 郑曙民 郗颜凤 连进 连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染色法(SP法),检测62例宫颈癌Ⅰ、Ⅱ期患者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染色法(SP法),检测62例宫颈癌Ⅰ、Ⅱ期患者癌组织中VEGF-C、MMP9及其抑制物TIMP-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宫颈鳞癌Ⅰ、Ⅱ期均为高表达。VEGF-C在宫颈癌Ⅰ、Ⅱ期和有淋巴转移者的表达率分别为73.8%、85%、100%。MMP9为66.7%、75%、93.3%。TIMP-1为64.3%、60%、66.7%,VEGF-C、MMP9及TIMP-1在浸润间质≥1/2的表达高于<1/2(P<0.05)者;其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VEGF-C与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MMP9及其抑制物TIMP-1与肿瘤的浸润及侵袭转移有关,VEGF-C、MMP9及TIMP-1在宫颈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丹 王晨 +2 位作者 郑灵芝 朱敏 朱依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7例URSA患者和144例健康妊娠妇女进行研究。通过PCR联合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组人群IL—18基因rs187238(-137G/C)、rs360718(-119A...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7例URSA患者和144例健康妊娠妇女进行研究。通过PCR联合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组人群IL—18基因rs187238(-137G/C)、rs360718(-119A/C)、rs360717(-105G/A)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URSA组rs187238(-137G/C)位点GG、G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7.3%、22.7%,与对照组GG、GC+CC基因型分布频率(95.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7,P〈0.001);URSA组rs187238(-137G/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为13.04%,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2.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2,P〈0.001);等位基因频率相对风险率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其自然流产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7.050倍(OR=7.050,95%CI:2.990~16.622)。rs360718、rs360717位点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97、0.858,P=0.221、0.354);两组间rs360718、rs360717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8基因启动子rs187238(-137G/C)位点GC+CC基因型可能是复发性流产易感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URSA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IL-18基因rs360718、rs360717位点多态性与URSA可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白细胞介素18/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在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星 王美芬 +6 位作者 吴朝阳 任虹平 郑灵芝 郑曙民 熊冬生 杨纯正 糜若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对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并加压筛选获得转染成功的细胞株,经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对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并加压筛选获得转染成功的细胞株,经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VEGF-C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C的表达。对转染成功的细胞检测NF-κB、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转染组VEGF-C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ELISA检测转染组(678.73±38.92ng/mL),也明显高于空载体组(129.52±50.73ng/ml),和未转染组(123.05±55.83ng/mL),成功构建了高表达VEGF-C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S1;在HeLa/S1组NF-κR的表达(2.06±0.09 vs 1.35±0.02 vs 1.38±0.02 P<0.05),bcl-2的表达(2.02±0.67 vs 0.41±0.06 vs 0.37±0.06 P<0.05)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可显著增加VEGF-C表达,推测高表达的VEGF-C可激活NF-κB,使抗凋亡基因bcl-2高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BCL-2 NF—κB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兰琴 王央燕 谢晶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9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调查我校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生实习适应不良问卷,对在校的 496 名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 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实习适应不良得分为 (92.54±13.88) ... 目的:调查我校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生实习适应不良问卷,对在校的 496 名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 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实习适应不良得分为 (92.54±13.88) 分,有无兼职经历、是否喜欢助产职业、对就业前景的态度是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 P 〈0.05) 。结论: 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实习适应不良的得分偏高,护理高校教育者和医院的带教老师应该加强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教育,降低实习适应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专业 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习 适应不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针注射用于分娩镇痛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朝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36-637,共2页
目的:研究水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可比性的水针镇痛组(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各120例,观察其产程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产痛程度评分明显低... 目的:研究水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可比性的水针镇痛组(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各120例,观察其产程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产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缩短(P<0.05),产后出血量较少(P<0.05),剖宫产率较低(P<0.05),阴道助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水针分娩镇痛疗效满意,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操作简易,值得基层产科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水针 产程 观察 注射用 对照组 阴道助产 结论 简易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A和SAHA对内膜癌细胞凋亡和E-cad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伊铁忠 陈星 +2 位作者 于红丽 糜若然 郑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制(HDACls)丙戊酸(VPA)和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和HEC-1-B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以及E-cad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VPA和SAHA作用于内膜癌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制(HDACls)丙戊酸(VPA)和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和HEC-1-B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以及E-cad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VPA和SAHA作用于内膜癌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诱导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内E-cad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VPA和SAHA作用HEC-1-B和RL-952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6.77%~93.25%和3.24%~89.25%,SAHA为5.61%~97.36%和2.56%~87.85%(P<0.01);随着VPA和SAHA作用时间的延长(24~96h),HEC-1-B和RL-95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42.41%~82.74%和36.17%~71.05%,SAHA为43.15%~82.09%和40.38%~85.93%(P<0.01)。RL-952和HEC-1-B细胞在VPA和SAHA作用后能增加在G_0/G_1期比例(60.24%/65.23%和64.46%/67.36%,P<0.0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6.83%/15.86%和16.02%/11.48%,P<0.01),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VPA和SAHA作用后RL-952和HEC-1-B细胞E-cad mRNA表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A和SAHA可有效地抑制内膜癌RL-952和HEC-1-B细胞增殖,有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对E-cad基因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VPA SAHA E—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宫颈癌免疫学病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星 吴为玲 +5 位作者 陈姗姗 叶丽娅 梅双双 王静 何钰 柴泽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与Th1/Th2比值、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的相关性。方法:以27例宫颈癌患者和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22例、CINⅢ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抽取患者空腹肘...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与Th1/Th2比值、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的相关性。方法:以27例宫颈癌患者和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22例、CINⅢ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Th2、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FN-γ、IL-4、IL-17A、IL-17F、TGF-β1、IL-10水平;术中留取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TAMs CD68表达。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Th2与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低于CINⅢ,CINⅢ低于CINⅡ,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IL-4、TGF-β1、IL-10水平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血清INF-γ、IL-17A、IL-17F水平低于CINⅢ,CINⅢ低于CINⅡ,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TAMs CD68表达水平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Ms CD68表达水平与Th1/Th2比值、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及IL-17A水平呈负相关性,与IL-10、IL-4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TAMs与Th1/Th2、Th17/CD4^+CD25^+Foxp3^+Treg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这两大体系的平衡介导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宫颈癌 Th1/Th2比值 Th17/CD4^+CD25^+Foxp3^+Treg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与胎肺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智 陈惠池 高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591-2593,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与胎肺发育及瘦素与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作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孕16~21dWister大鼠胎肺组织瘦素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原代胎肺成纤维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瘦素... 目的:探讨瘦素与胎肺发育及瘦素与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作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孕16~21dWister大鼠胎肺组织瘦素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原代胎肺成纤维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瘦素在胎肺组织有普遍表达,表达水平在孕16~17d、孕18~19d、孕20~21d有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原代培养胎肺成纤维细胞经地塞米松处理24h后,处理组瘦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孕晚期胎肺组织中均有瘦素的表达,且随着胎肺的发育有增加的趋势。地塞米松能刺激培养的胎肺成纤维细胞瘦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地塞米松 胎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残端巨大平滑肌瘤1例
10
作者 李智 王美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73-2873,共1页
关键词 巨大平滑肌瘤 宫颈残端 子宫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器 良性肿瘤 切除术后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