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克洛致视物模糊1例
1
作者 蔡志琴 周福永 王枳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39,共2页
患儿,男,7岁,因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克洛颗粒0.2 g,tid,口服3 h后出现视物模糊,及时停用,对症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预后良好。该例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建议在使用头孢克洛颗粒等抗菌药物时关注患者是否有视力改变、色弱等相关不适,并及... 患儿,男,7岁,因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克洛颗粒0.2 g,tid,口服3 h后出现视物模糊,及时停用,对症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预后良好。该例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建议在使用头孢克洛颗粒等抗菌药物时关注患者是否有视力改变、色弱等相关不适,并及时向临床反馈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视物模糊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黄邀 傅君芬 +4 位作者 李筠 梁黎 王春林 李乐飞 董文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了解肥胖男童骨代谢异常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70例7~14岁不同体质指数(BMI≥23)的肥胖男童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男童的桡...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了解肥胖男童骨代谢异常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70例7~14岁不同体质指数(BMI≥23)的肥胖男童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男童的桡骨远端的超声传播速度(SOS),对其骨骼矿物质密度(BMD)进行评价。并对其空腹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糖(FBG)、胰岛素(FINS)、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进行监测。用稳态模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FBG×FINS/22.5)、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S=20×FINS/(FBG-3.5)]。结果BMI≥25的肥胖男童BMD、O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FBG、FINS、HOMA-IR、DTH、AL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双变量相关分析,BMD分别与BMI、FINS及HOMA-IR呈负相关(r=-0.50,rs=-0.58、-0.60,P均<0.01),与OC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严重肥胖男童存在明显的骨代谢异常,且与肥胖程度、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骨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型/血液 细胞因子类/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对新生大鼠肺组织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应燕芬 胡小娅 +5 位作者 梁园 林锦 吴海山 蔡晓红 林振浪 陈尚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参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影响肺组织形态发育的过程。方法 SD新生大鼠于出生后第1天开始分别ip给予DEHP 10,100和750 mg.kg-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参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影响肺组织形态发育的过程。方法 SD新生大鼠于出生后第1天开始分别ip给予DEHP 10,100和750 mg.kg-1,每天1次。每组1/2大鼠持续染毒14 d,剩余1/2大鼠持续染毒21 d。染毒结束后第2天处死大鼠,取新鲜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MP-9,TIMP-1和TGF-β1mRNA的表达;其余部分石蜡包埋,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观察,或者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TIMP-1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DEHP染毒14 d,与溶剂对照组比较,DEHP 100和750 mg.kg-1组新生大鼠肺泡发育受抑制,肺间质比例增大(P<0.05);DEHP10,100和750 mg.kg-1组MMP-9和TGF-β1mRNA表达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0.979,P<0.01;r=0.990,P<0.01),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亦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0.770,P<0.01;r=0.959,P<0.01);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r=0.904,P<0.01;r=0.795,P<0.01)。DEHP染毒21 d,DEHP 10,100和750 mg.kg-1组肺间质比例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MMP-9和TGF-β1mRNA表达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879,P<0.01;r=0.904,P<0.01),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亦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935,P<0.01;r=0.819,P<0.01);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r=0.819,P<0.01;r=0.619,P<0.01)。结论 DEHP通过影响肺组织MMP-9,TIMP-1和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国安 姚桂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92-4193,共2页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TS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妥泰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87.9%,两...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TS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妥泰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8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中、重度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妥泰和氟哌啶醇治疗TS疗效相同,但妥泰较氟哌啶醇副作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托吡酯 多发性抽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儿童偏头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波 李海波 +3 位作者 吴惠兰 卢洪华 刘江涛 黄圆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67,P<0.05);病情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测显示偏头痛组患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05);血常规检查显示偏头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P<0.05);病情控制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至正常,脑血管痉挛及血小板数升高的发生率均降至正常水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996,P<0.01)。结论儿童偏头痛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增高,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儿童偏头痛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活化 可溶性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的临床与CT表现:附54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昕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1,共1页
我院从1993年1月~1996年5月门诊及病房收治脑性瘫痪5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40例,女14倒。年龄:<6个月3例,~1岁21例,~2岁16例,~3岁7例,~5岁6例,>5岁1例。围产期因素:早产17例。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临床 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胺灌肠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8
作者 杜有功 胡大平 +1 位作者 陈赛贞 李学信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制备乙酰胺灌肠液,并观察用于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乙酰胺和水杨酸钠制备灌肠液,制定暂行质量标准,并用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结果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完全治愈34例,遗有癫2例,痴呆、偏瘫2例,死亡... 目的制备乙酰胺灌肠液,并观察用于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乙酰胺和水杨酸钠制备灌肠液,制定暂行质量标准,并用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结果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完全治愈34例,遗有癫2例,痴呆、偏瘫2例,死亡2例。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乙酰胺注射液。结论采用该拟订处方制备乙酰胺灌肠液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比肌内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胺濯肠液 氟乙酰胺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的病毒性心肌炎4例综合报告
9
作者 胡克蓉 李学信 +3 位作者 王兴勇 卢仲毅 沈力 苏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72,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而急、重型心肌炎心电图改变酷似急性心肌梗塞,国内外较少报道,兹将浙江台州2例,重庆1例综合报道如下。病历摘要例1 女,7岁。以腹痛2天。
关键词 病毒性 心电图 儿童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缘环扎术在新生儿肠造口中的应用与护理
10
作者 陈丽丽 黄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1期12-13,32,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肠造口中造口缘环扎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其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20例行传统造口术,24例行造口缘环扎术)传统肠造口术与造口缘环扎术的手术方式、术后护理、比较两种手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造口... 目的观察新生儿肠造口中造口缘环扎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其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20例行传统造口术,24例行造口缘环扎术)传统肠造口术与造口缘环扎术的手术方式、术后护理、比较两种手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造口缘环扎术术后进食时间比传统手术早[(5±0.8)dvs(9±1.2)d,P<0.01],喂养耐受性好,造口并发症少(24例患儿中仅有1例发生),切口和造口护理较传统方法方便。结论采用造口缘环扎术疗效满意,术后易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造口缘环扎术 新生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与培菲康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沁斐 叶子 郑优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45-3747,共3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口崩片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到粪便RV-Ag(IgM)阳性的143例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消旋卡多曲组(B组)、培菲康组(C组)和联合治疗组(D组)...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口崩片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到粪便RV-Ag(IgM)阳性的143例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消旋卡多曲组(B组)、培菲康组(C组)和联合治疗组(D组),并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C和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7.3%、59.5%、58.8%和84.6%;四组的TNF-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血浆内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而B、C、D组的疗效更优于A组(P<0.05)治疗后,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口崩片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消旋卡多曲口崩片 培菲康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