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葆国 梅丽萍 +1 位作者 郑瑞 李伯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CD19+CD5+CD1d+B细胞,Breg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肺癌患者和29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regs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L-10和TGF-β的水平。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对...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CD19+CD5+CD1d+B细胞,Breg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肺癌患者和29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regs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L-10和TGF-β的水平。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肺癌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Bregs细胞比例、外周血IL-10和TGF-β水平的差异;分析肺癌患者Bregs细胞比例与外周血IL-10和TGF-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Bregs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5.01%±1.20%vs 2.78%±0.56%,P<0.01),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5.63%±1.04%vs 4.13%±0.78%,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清IL-10和TGF-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34±0.79pg/ml vs 1.29±0.51pg/ml,56.64±6.93ng/ml vs 22.42±4.42ng/ml,P<0.01),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2.79±0.60pg/ml vs 1.71±0.59pg/ml,59.88±6.63ng/ml vs 52.10±4.37ng/ml,P<0.01)。相关分析显示,肺癌患者外周血Bregs细胞比例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1),而与TGF-β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Bregs细胞比例及血清IL-10、TGF-β水平增高,提示Bregs细胞可能与肺癌的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B淋巴细胞 调节性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伟富 刘洪瑞 +3 位作者 朱敏 葛卫力 朱忠 陈海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探讨分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原代培养的可靠方法与经验。方法:利用0.1%胶原酶消化、分离、体外原代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0.125%胰酶-0.02%EDTA溶液消化传代,根据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和Ⅷ因子、CD31细胞免疫组化及... 目的:探讨分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原代培养的可靠方法与经验。方法:利用0.1%胶原酶消化、分离、体外原代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0.125%胰酶-0.02%EDTA溶液消化传代,根据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和Ⅷ因子、CD31细胞免疫组化及对乙酰化LDL高摄取试验进行内皮细胞鉴定。结果: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传代生长均良好,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学表现,Ⅷ因子、CD31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阳性反应,及Dil-Ac-LDL摄取荧光检测提示其具有强摄取能力,从而鉴定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本方法获得的HUVEC量多,方法简单、可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人脐静脉 血管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活化和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文达 陈葆国 +3 位作者 孟哲峰 李伯利 朱敏 郭群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达变化,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健康组比较ADP激活前,A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ADP激活后,AL组CD62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AC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CR1组PAC1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01),CD62P无差异;CCR组PAC1、CD62P无差异。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比较,血小板ADP激活前两组CD62P和PAC1无显著性差异;激活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AC1表达低于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0.001)。结论:①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存在较高水平的活化,提示血小板活化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广泛的浸润、出血的原因之一。②AL初发时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骨髓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anti-EGFR治疗耐药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映秋 章卫国 +1 位作者 官正东 石卫武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anti-EGFR)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靶向药物治疗m CRC达到了增加疗效和延长生存期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对该类药物存在不敏感或耐药现象,其机制尚未完全揭示... 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anti-EGFR)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靶向药物治疗m CRC达到了增加疗效和延长生存期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对该类药物存在不敏感或耐药现象,其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伴随着EGFR信号通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anti-EGFR治疗的耐药分子标志物被发现。KRAS突变是目前仅知的具有真正临床意义的anti-EGFR单抗治疗m CRC的独立耐药预测因素。此外EGF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NRAS、BRAF、PIK3CA等基因突变,PTEN蛋白的失活,EGFR配体AREG/EREG的mRNA表达水平及miRNA Let-7 LCS6的多态性等都可能与anti-EGFR单抗治疗m CRC耐药相关。通过回顾近年来报道的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治疗m CRC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直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抑癌基因nm23-H_1的表达、DNA倍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施更生 甘梅富 陈葆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nm2 3 H1基因的表达、DNA含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0例未经治疗的HNSCC患者术后新鲜肿瘤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和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瘤细胞nm 2 3 -H1基因表达、异倍体 (aneupl...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nm2 3 H1基因的表达、DNA含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0例未经治疗的HNSCC患者术后新鲜肿瘤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和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瘤细胞nm 2 3 -H1基因表达、异倍体 (aneuploid)和S期细胞比例 (S phasefraction ,SPF) ,探索这 3个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nm 2 3 H1的阳性率为 60 % ,异倍体检出率为 66.7%。nm 2 3 H1表达、DNA倍体和SP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均为P <0 .0 1)。nm 2 3 H1表达与DNA倍体无关 (P >0 .0 5 ) ,nm 2 3 H1表达与SPF有关 (P <0 .0 5 )。结论 :对nm2 3 H1表达、DNA倍体和SPF的检测可预测HNSCC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抑癌基因 NM23-H1 DNA倍体 淋巴结转移 HNSCC 治疗 S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涂片复检仿真实训系统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士化 郑瑞 华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教育及临床检验行业中血涂片复检技能学习方法的不足,设计出模拟镜检过程的血涂片复检在线实训系统。收集临床案例后,血涂片复检过程的模拟主要通过连续拍摄其外周血涂片油镜下的血细胞图像(100只白细胞)并对所有...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教育及临床检验行业中血涂片复检技能学习方法的不足,设计出模拟镜检过程的血涂片复检在线实训系统。收集临床案例后,血涂片复检过程的模拟主要通过连续拍摄其外周血涂片油镜下的血细胞图像(100只白细胞)并对所有有核细胞连续编码后导入系统来实现。该实训系统主要包括有核细胞分类及血细胞形态观察、分类结果及判断、案例分析3大功能模块。通过专家测试,表明该系统不仅界面友好、内容丰富,而且人机互动效果佳,此外该系统的实验教学应用效果满意,可用于提升国内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以及临床检验行业人员的血涂片复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 显微镜检查 仿真 实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的基因组DNA固定法研究
7
作者 潘映秋 张伟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通过对人基因组DNA固定化的研究,探讨特异性高的单点共价固定方法,实现对人基因组DNA的反复利用。方法:选取Mirzabekov等发明的DNA-水凝胶共聚化学法作为基因组DNA固定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固相支持载体,以(CH2)6-NH2氨... 目的:通过对人基因组DNA固定化的研究,探讨特异性高的单点共价固定方法,实现对人基因组DNA的反复利用。方法:选取Mirzabekov等发明的DNA-水凝胶共聚化学法作为基因组DNA固定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固相支持载体,以(CH2)6-NH2氨基末端修饰的PCR产物及甲酸随机断裂修饰的pGEM-T-HLA-G质粒为模板,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固定效率,并通过PCR法检测该固定方法的热稳定性。将该法初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DNA的固定和反复利用,对基因组DNA扩增的片段进行测序,排除突变可能。结果:使用甲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固相支持载体,实现了对质粒DNA以及人基因组DNA的固定和反复使用,该方法可以经受16轮的PCR扩增(每轮36个循环)。测序结果证实基因组DNA的扩增片段未发生突变。结论:甲基丙烯酰胺凝胶法固定DNA的热稳定性好,特异性高,可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及SNP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分析 基因组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扩增 水凝胶 电泳 聚丙烯酰氨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揭示肿瘤发生发展及个体化治疗的新途径
8
作者 潘映秋 张伟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表观遗传学分析手段的结合,对大量样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已具备了重新认识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从以往的不同个体之间...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表观遗传学分析手段的结合,对大量样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已具备了重新认识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从以往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到最近大量自身不同组织的横向比对,自身基因组的纵向比对,新思路层出不穷,个体化诊治肿瘤已显露出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碱基序列 遗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比对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研究葡聚糖衍生物的抗乳腺癌活性
9
作者 石卫武 蒋明 +3 位作者 黄金麟 曹建华 黄思罗 刘剑峰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研究葡聚糖衍生物对乳腺癌的作用。方法以肝素表达缺陷而稳定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F32细胞系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MCF-7 ras为模型,利用3H-thymidine摄入技术,研究人工合成的葡聚糖衍生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 目的研究葡聚糖衍生物对乳腺癌的作用。方法以肝素表达缺陷而稳定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F32细胞系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MCF-7 ras为模型,利用3H-thymidine摄入技术,研究人工合成的葡聚糖衍生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葡聚糖衍生物能够有效作用于HS/FGF/FGFR复合物,但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系具有完全相反的两种作用,即刺激MCF-7的生长而对MCF-7 ras则抑制生长。构效研究发现,磺酸基团和苯环是影响葡聚糖衍生物活性重要基团。结论葡聚糖衍生物与肝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对细胞生长具有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衍生物 乳腺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