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动态状况 被引量:6
1
作者 柯贤福 周莎桑 +3 位作者 楼琦 卢领群 戴方伟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棉拭子法等方法,研究运行中的屏障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指标下屏障系统内微生物的状况。结果动态下的屏障系统微生物情况与国标GB14925-2001中静态环境有较大不同,... 目的研究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棉拭子法等方法,研究运行中的屏障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指标下屏障系统内微生物的状况。结果动态下的屏障系统微生物情况与国标GB14925-2001中静态环境有较大不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沉降菌浓度远高于静态要求;辅助区域在规范化消毒及严格管理的情况下,能达到国标要求。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情况存在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晚间出现峰值。结论合适的换气次数可有效控制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沉降菌浓度;加强消毒及硬件的管理,是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沉降菌 检测 环境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啮齿类动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巍 石巧娟 +3 位作者 郭红刚 楼琦 卢领群 萨晓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6-80,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物种差异对NAFLD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不同鼠种NAFLD形成及其机制。方法长爪沙鼠、SD大鼠、ICR小鼠各20只,按种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后,观察肝脏HE及Mallory三色染色病理变化,... 目的分析物种差异对NAFLD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不同鼠种NAFLD形成及其机制。方法长爪沙鼠、SD大鼠、ICR小鼠各20只,按种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后,观察肝脏HE及Mallory三色染色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血脂(CHO、TG、LDL-c、HDL-c)、肝功能(GOP、GPT)及肝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及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沙鼠Hyp、CHO、TG、LDL-c、HDL-c、肝指数、GOP、GPT、MDA、FFA均升高,SOD、GSH-PX、CAT活性降低(P<0.05,P<0.01),肝脏出现纤维化;大鼠CHO、肝指数、GOP、GPT、FFA、SOD活性升高,MDA含量、GSH-PX、CAT活性降低(P<0.05,P<0.01),有局灶性脂肪肝炎;小鼠CHO、LDL-c、HDL-c、肝指数、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P<0.01),肝脏病理正常。结论三种动物在脂质代谢、肝功能、氧化应激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并形成了不同的NAFLD模型:沙鼠形成伴高TG、CHO血症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形成伴高CHO血症的局灶性脂肪肝炎模型、小鼠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但肝脏未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大鼠 小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测序法对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4
3
作者 戴方伟 宋晓明 +4 位作者 卢领群 周莎桑 萨晓婴 吕宇 应华忠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PCR-测序法在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Genbank 7种血清亚型24株汉坦病毒代表性毒株为基础,从病毒基因S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邻位相连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该方法对浙江省近年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中临床... 目的探讨PCR-测序法在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Genbank 7种血清亚型24株汉坦病毒代表性毒株为基础,从病毒基因S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邻位相连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该方法对浙江省近年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中临床分离的汉坦病毒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所建系统发育树将所分析的毒株分为5个区域,引起HFRS的四种血清型具有较稳定的拓扑结构,且能与引起HPS的血清型进行区分。11株实验毒株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该引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9株浙江省分离的血清型未知毒株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包含引起HFRS的3株HTN和1株SEO血清型,其他5株属两种未知血清型。讨论所建立的PCR-测序法具有用于临床检测汉坦病毒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啮齿动物 测序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丁贤明 钱宝珍 +3 位作者 Matsuda Junichiro Koura Minako 萨晓婴 施张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7-884,共8页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SCN,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片段大小在120~283bp之间,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032和0.4656,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78和2.89,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704和0.389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256和0.3344,两个群体都表现为中度多态,Z:ZCLA封闭群较野生群稍低;在3个近交系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分别为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SCN,共检测到11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在140~241bp之间,其中5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3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表明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长爪沙鼠 遗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楼琦 石巧娟 +4 位作者 郭红刚 李巍 卢领群 周文伟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11,79,共8页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连续监测4~16周模型动物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在NAFLD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为该模型在脂肪肝发病机制、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SD大鼠5...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连续监测4~16周模型动物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在NAFLD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为该模型在脂肪肝发病机制、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SD大鼠5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饲喂高脂饲料,分别检测4,8,12,16周大鼠血清GLU、CHO、TG、HDL、LDL、GPT、GOT及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及细胞凋亡观察,进一步分析大鼠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对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后就出现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凋亡8 W后明显增加,肝细胞脂变及炎症为肝组织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且造模时间越长,病变程度越严重。结论经过高脂饲料的喂养,SD大鼠在4~16周内可形成病变程度逐步加重的NAFLD模型,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及肝细胞凋亡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肪变性和炎症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可应用于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细胞凋亡 病理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下调自噬减轻长爪沙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6
作者 石巧娟 郭红刚 +5 位作者 楼琦 卢领群 潘若真 应华忠 周文伟 褚晓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HAMI 3379)对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建立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鲁...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HAMI 3379)对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建立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鲁司特、HAMI 3379组,每组20只,术前3 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1次/日,术前30 min给药1次。观察再灌注24 h神经症状及功能;尼氏染色法观察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海马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的表达情况;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小体。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普鲁司特、HAMI 3379组可提高神经症状评分,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减轻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及丢失,减少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的表达及海马区自噬小体的数量。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下调大脑皮层、海马区的自噬减轻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全脑缺血 普鲁司特 HAMI 3379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浩 郭红刚 +1 位作者 楼琦 石巧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 LTR)拮抗剂普鲁司特和HAMI337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45~65 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长爪沙鼠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每组10...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 LTR)拮抗剂普鲁司特和HAMI337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45~65 g的清洁级健康雄性长爪沙鼠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于术前30 min和术后30 min、4 h、12 h分别腹腔注射普鲁司特和HAMI 3379,第二天起每天分别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 d。于全脑缺血再灌注24 h和14 d时对各组的神经症状和功能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法观察再灌注14 d时各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再灌注14 d时各组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30只长爪沙鼠中,21只造模成功,其中模型对照组7只,普鲁司特组6只,HAMI 3378组8只。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术后24 h神经症状评分降低(均P<0.01),术后14 d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的神经症状评分较模型对照组亦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在这两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较模型对照组减轻,存活神经元密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普鲁司特组和HAMI 3379组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较模型对照组改善(均P<0.01)。结论:普鲁司特和HAMI 3379对长爪沙鼠全脑缺血慢性损伤模型具有较持久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拮抗剂/药理学 半胱氨酸 沙丁胺醇/治疗应用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损伤/药物作用 神经元/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沙鼠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雌性大鼠性发育早期性器官等脏器和性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戴方伟 陈文文 +4 位作者 毛栋森 楼琦 卢领群 郭红刚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33-37,I0008,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不同日龄段的脏器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从生产群中取出60窝密度状态一致的SD大鼠,在不同日龄随机选取雌性大鼠,检测152、5、32、40日龄时大鼠体... 目的探讨正常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不同日龄段的脏器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从生产群中取出60窝密度状态一致的SD大鼠,在不同日龄随机选取雌性大鼠,检测152、5、32、40日龄时大鼠体重、主要脏器指数,子宫、卵巢组织变化和15、253、2、40、60日龄大鼠血清LH、FSH、E2水平。结果记录了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各脏器指数和卵巢、子宫组织变化,结果显示大鼠卵巢、子宫的增长速度大于体重的增长,而其他脏器增速大都小于体重的增长。本研究还记录了血清LH、FSH、E2水平在不同日龄段的变化规律,表明血清LH、E2浓度在32日龄时出现较为明显升高。结论不同日龄大鼠脏器指数的动态变化提示大鼠性器官在性发育早期得到机体的优先发育。血清LH、E2水平在32日龄时有了明显升高,提示性腺轴功能已经激活。60日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波动类似于动情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推测大鼠在60日龄前即已进入性成熟,这些结果将为大鼠性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性发育 器官指数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素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PPARα基因表达及脂代谢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巧娟 刘月环 +4 位作者 楼琦 卢领群 周莎桑 柯贤福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26-30,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基因的表达,并用PPARα激动剂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PPARα激动剂干预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基因的表达,并用PPARα激动剂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PPARα激动剂干预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法分析PPARα基因的表达;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PPARα激动剂可降低NAFLD大鼠转氨酶、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促进NAFLD大鼠中PPARα基因的表达;肝脏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PPARα激动剂能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具有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PPARα及其配体在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NAFL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胰岛素抵抗(IR)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巧娟 戴方伟 +1 位作者 贾丹梅 萨晓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5-827,共3页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大鼠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独立通风笼具(IVC)的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柯贤福 陈文文 +3 位作者 卢领群 周莎桑 金晓音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78-82,共5页
目的比较4种独立通风笼具(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s,IVC)的环境参数。方法参考GB14925-2001的检测方法对分别来自4个厂家生产的4种不同的IVC进行环境检测。结果4种IVC在空气洁净度、落下菌、噪声和照度等4个指标检测数据较为一致... 目的比较4种独立通风笼具(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s,IVC)的环境参数。方法参考GB14925-2001的检测方法对分别来自4个厂家生产的4种不同的IVC进行环境检测。结果4种IVC在空气洁净度、落下菌、噪声和照度等4个指标检测数据较为一致;在梯度压差、换气次数、气流速度等3个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别;而温湿度等指标取决于IVC所处的外部环境。结论目前缺乏国家标准对IVC环境指标进行限定,各厂家所生产的IVC存在差异,需要在此方面加强研究,以促进IVC的标准化,更好的服务于实验动物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C 检测 环境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在病原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丽 戴方伟 +1 位作者 宋晓明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1-67,共7页
长爪沙鼠对多种病原易感,某些病原感染后的疾病特征与人类相似,因而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为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免疫学诊断和药物研发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长爪沙鼠在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相... 长爪沙鼠对多种病原易感,某些病原感染后的疾病特征与人类相似,因而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为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免疫学诊断和药物研发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长爪沙鼠在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长爪沙鼠的开发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的生物净化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领群 宋晓明 +7 位作者 戴方伟 周莎桑 李长龙 马伟锋 柯贤福 楼琦 吕宇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 目的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代乳和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对仔鼠代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实施长爪沙鼠无菌剖宫产达85胎次,通过ICR代乳鼠代乳并成功断乳167只。结论本研究顺利实现了长爪沙鼠生物净化,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望为我国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生物净化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晓音 楼琦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与技术。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行100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供体手术时间(30.9±5.0)min...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与技术。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行100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供体手术时间(30.9±5.0)min,供肝修整时间(10.0±3.0)min,受体手术时间(50.0±5.5)min,无肝期为(23.0±2.5)min。手术成功率为92%(术后存活2 d以上),1周存活率为87%,1个月存活率为84%。结论通过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近交系 肝移植 模型 动物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临产期判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方伟 卢领群 +2 位作者 金晓音 柯贤福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剖宫产净化中获得发育健全幼仔的方法,更加准确把握剖宫产时机。方法采用孕鼠临产期推算法、触诊法、观察法、综合法、补救法等多种判断方法的比较,观察和评价各种临产期判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采用推算法在孕鼠临产日期... 目的探讨在大鼠剖宫产净化中获得发育健全幼仔的方法,更加准确把握剖宫产时机。方法采用孕鼠临产期推算法、触诊法、观察法、综合法、补救法等多种判断方法的比较,观察和评价各种临产期判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采用推算法在孕鼠临产日期上确定的准确率为85%;触诊法、观察法、综合法在孕鼠临产时间点上确定的准确率分别为73%、69%、87%;采用补救法能够推迟分娩。结论在推算法的前提下,结合触诊法、观察法进行综合判断,对提高孕鼠妊娠期的确定和分娩时间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动物 剖宫产术 临产期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痘病毒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江涛 戴方伟 +3 位作者 周莎桑 宋晓明 吕宇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4,共6页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以期能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检出鼠痘病毒。方法经过比对和筛选,本研究选取鼠痘病毒的ERPV_027基因480-800位序列段,作为引物设计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该引物对和探针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以期能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检出鼠痘病毒。方法经过比对和筛选,本研究选取鼠痘病毒的ERPV_027基因480-800位序列段,作为引物设计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该引物对和探针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鼠痘病毒的检测极限是68 copies/μL;该方法特异性强,只对鼠痘病毒特定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而对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沙门氏菌等其它病毒、细菌无扩增;该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痘病毒 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肝炎病毒在长爪沙鼠消化系统的分布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月环 吴旧生 施张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97-200,I0003,共5页
目的弄清鼠肝炎病毒感染长爪沙鼠后所引起的消化道病理变化及其在消化道分布的情况。方法取4个年龄段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利用MHV(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检测(间接ELISA法)结果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目的弄清鼠肝炎病毒感染长爪沙鼠后所引起的消化道病理变化及其在消化道分布的情况。方法取4个年龄段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利用MHV(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检测(间接ELISA法)结果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全部血清学阳性的沙鼠均出现肝脏的灶性坏死,肝细胞界限不清晰,细胞核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崩解,并可见到合胞体。MHV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肝血窦内皮细胞、枯否氏细胞、MHV阳性肝细胞的数量较少,呈现分散分布,阳性细胞内可见大小一致的MHV阳性颗粒,未见形成明显的包涵体结构。部分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脱落,MHV阳性反应呈局灶性分布于胃底腺颈部和胃底腺间的结缔组织,阳性细胞主要为胃底腺颈部的胃底腺主细胞。肠道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固有层内的淋巴细胞浸润,以结肠和盲肠部分较为明显。结论普通环境饲养的实验长爪沙鼠对鼠肝炎病毒易感,该病毒感染可引起实验长爪沙鼠肝、胃、结肠和盲肠等器官的病理变化,病毒主要分布在肝血窦内皮细胞、枯否氏细胞和胃肠黏膜上皮中。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长爪沙鼠的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和检测长爪沙鼠鼠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肝炎病毒 长爪沙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大鼠培育中无菌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方伟 萨晓婴 +5 位作者 周莎桑 柯贤福 楼琦 卢领群 王建国 李兰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无菌大鼠进行无菌检测,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集无菌隔离器内环境、无菌大鼠及其粪便等标本,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并于第7天和第14天转种于血平皿,以此来判断无菌动物的无菌状态,并... 目的对无菌大鼠进行无菌检测,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集无菌隔离器内环境、无菌大鼠及其粪便等标本,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并于第7天和第14天转种于血平皿,以此来判断无菌动物的无菌状态,并分析出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被检的163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3例,且各平行样检测结果一致。经复检确认,阳性结果中有10例是动物自身带菌,3例是培养基污染。结论本检测中所采用的培养基和方法准确可靠。检查用培养基质量、培养时间、标本处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无菌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大鼠 无菌检测 塑料隔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状链杆菌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进 冯育芳 +4 位作者 岳秉飞 贺争鸣 戴方伟 萨晓婴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7,共6页
目的建立念珠状链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该菌在多种实验动物中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念珠状链杆菌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24株标准参考菌株的扩增,验证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 目的建立念珠状链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该菌在多种实验动物中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念珠状链杆菌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24株标准参考菌株的扩增,验证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长爪沙鼠和树鼩的共823份呼吸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用所建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和兔中未检出念珠状链杆菌;检出普通级长爪沙鼠和树鼩中念珠状链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1.5%(1/65)和61.7%(37/6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念珠状链杆菌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对实验动物中念珠状链杆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敏感性优于国标方法,为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状链杆菌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方伟 杜江涛 +4 位作者 周莎桑 吕宇 桂飞 宋晓明 褚晓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31,共5页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普通环境的30只长爪沙鼠有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III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支原体、泰泽病原体、螺杆菌抗体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6.7%、3.3%、100.0%、6.7%、10.0%、6.7%、6.7%和56.7%,同时检出嗜肺巴斯德杆菌感染率为3.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为10.0%,大肠埃希菌O115 a,C,K(B)感染率为6.7%,鼠三毛滴虫感染率为100.0%,鞭毛虫感染率为100.0%。结论本研究为制定长爪沙鼠等级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