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小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金勇 朱勇 吴南翔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80-82,共3页
糖尿病正呈快速上升趋势,而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仍不完善。因此,在糖尿病研究领域优化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寻找更接近人类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糖尿病具有重... 糖尿病正呈快速上升趋势,而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仍不完善。因此,在糖尿病研究领域优化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寻找更接近人类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糖尿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大鼠 小鼠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从业人员职业紧张对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坤霖 蒋兆强 +2 位作者 郑登易 刘锐 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评价保险从业人员生命质量,探讨职业紧张对其生理、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某市保险公司3家,从中随机抽取保险公司内勤、外勤主管、普通业务员共173人,采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revised,OSI-R)和(... 目的评价保险从业人员生命质量,探讨职业紧张对其生理、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某市保险公司3家,从中随机抽取保险公司内勤、外勤主管、普通业务员共173人,采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revised,OSI-R)和(the MOS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对职业紧张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工作环境差、任务过重、任务不适对员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有显著的负向性影响。业务紧张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命质量有显著的负向性影响。自我保健、休养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均有显著的正向性影响。结论保险从业人员的生命质量受工作环境、工作任务、业务紧张等多方面的影响。保险公司应重视保险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提高保险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减少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紧张感,进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从业人员 职业紧张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对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的处理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宏 吴南翔 +1 位作者 姚春冀 陈洪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85,共7页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经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 3-BAC)为...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经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 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后,出水高锰酸盐指数(I Mn)、溶解性有机碳(DOC)、254 nm单位吸光度(UV 254)、UV 254与DOC比值(SUVA 254)、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分别降低了33%~79%、41%~67%、60%~81%、24%~58%、37%~70%和35%~64%,且出水小分子DOM(分子量≤1 ku)占比降至50%(质量分数)以下。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及砂滤是DOM的主要去除单元;而深度处理工艺中,DOM则主要靠O 3-BAC去除。针对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以O 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工艺适应性,并能实现对DOM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浅库型原水 深度处理工艺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最大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导致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思梦 吴南翔 宋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1-656,共6页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对POP的概念、种类及其导致糖尿病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并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及表观遗传学3个方面对POP与糖尿...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对POP的概念、种类及其导致糖尿病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并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及表观遗传学3个方面对POP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推测POP通过升高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影响胰岛素分泌;也可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造成胰岛素抵抗;除此之外,POP可通过改变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微小RNA(miRNA)的水平等表观遗传修饰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糖尿病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八味”药材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卫平 唐红芳 +2 位作者 金锋 阮征 谭玉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624-627,共4页
目的:对"浙八味"药材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铅(Pb)、镉(Cd)、铜(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和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农残分析以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浓硫酸磺化净化样品,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 目的:对"浙八味"药材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铅(Pb)、镉(Cd)、铜(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和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农残分析以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浓硫酸磺化净化样品,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重金属分析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延胡索、麦冬和杭白菊检出滴滴涕,含量分别为0.439、45.017及5.434 ng.g-1,杭白菊检出五氯硝基苯,含量为1.030 ng.g-1。其余药材均未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8种药材中铅的含量范围为0.8281~1.7473 mg.kg-1,镉的含量范围为0.1169~0.2950 mg.kg-1,铜的含量范围为2.5195~8.2864 mg.kg-1。结论:"浙八味"药材大部分未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或含量较低,均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范围内。8种药材均检出一定量的有害重金属,但含量较低,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 滴滴涕 五氯硝基苯 重金属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江水域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南翔 杨寅楣 +1 位作者 施鹭明 金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1996年对婺江水域地面水和自来水有机污染物进行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婺江水域已受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含有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水质检测点均检出有机污染物但数量变化不大。枯水期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均多于丰水期... 1996年对婺江水域地面水和自来水有机污染物进行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婺江水域已受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含有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水质检测点均检出有机污染物但数量变化不大。枯水期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均多于丰水期,水质较丰水期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定性 定量 河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PASMCs的表达及其与MAPK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黎关龙 黄林静 +5 位作者 何金波 马迎春 陈海娥 应磊 汪洋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取雄性SD大鼠PASM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取雄性SD大鼠PASM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LC3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测定CLC3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均P<0.01);(2)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比较,ERK抑制剂U0126+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均P<0.01);p38抑制剂SB203580+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1);p38激活剂茴香霉素+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和P<0.01)。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可上调大鼠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ERK1/2通路介导了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大鼠PASMCs CLC3表达,而p38 MAPK通路活化则下调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CLC3 mRNA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碳酸血症 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 p38 MAPK通路 ERKL 2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对江水致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伟 吴南翔 +1 位作者 于仲波 张幸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对某潮汐河流从下游至上游共设A、B、C、D、E五个采样点,用Ames试验、双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涨潮和落潮时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采样点样品都有致突变性,且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对T... 对某潮汐河流从下游至上游共设A、B、C、D、E五个采样点,用Ames试验、双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涨潮和落潮时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采样点样品都有致突变性,且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对TA98加S9致突变性增加;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检测出染色体及DNA损伤剂,并以A点作用最强。涨潮时各点致突变强度较落潮时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致突变 单细胞凝胶电泳 有机污染物 致突变性 潮汐河流 江水 AMES试验 彗星试验 微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氧核酶的无标记端粒酶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宏亮 张涛 +1 位作者 金伟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5-63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发卡型核酸探针,结合脱氧核酶(DNAzyme)与支点介导链置换技术建立了一种检测端粒酶的新方法.该发卡型探针通过阻碍G-四链体的形成来抑制DNAzyme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当体系中的端粒酶引物TS被催化延伸后,可以通过链置换反应破坏... 设计了一种发卡型核酸探针,结合脱氧核酶(DNAzyme)与支点介导链置换技术建立了一种检测端粒酶的新方法.该发卡型探针通过阻碍G-四链体的形成来抑制DNAzyme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当体系中的端粒酶引物TS被催化延伸后,可以通过链置换反应破坏该发卡结构,从而释放出自由的DNAzyme以催化过氧化氢氧化ABTS2-,产生可被检测的吸收信号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检测低至500个Hela细胞等当量的端粒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荧光标记和复杂的表面修饰,有望在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脱氧核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信号放大 支点介导链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磺草酮对大鼠血清酪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锋 吴南翔 +3 位作者 金勇 于仲波 谭玉凤 陶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磺草酮对大鼠血清酪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每日分别ig给予磺草酮5,50和500μg·kg-1,连续28d染毒。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酪氨酸、磺草酮水平;血糖检测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磺草酮50和500μg·kg-... 目的探讨磺草酮对大鼠血清酪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每日分别ig给予磺草酮5,50和500μg·kg-1,连续28d染毒。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酪氨酸、磺草酮水平;血糖检测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磺草酮50和500μg·kg-1组大鼠血清中酪氨酸和磺草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各剂量组的血糖均在正常值范围。血清酪氨酸、磺草酮和血糖水平无性别间差异。结论血清酪氨酸水平可作为磺草酮引起机体反应的生物标志。低剂量磺草酮对糖代谢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草酮 酪氨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地面水致突变性
11
作者 金力奋 何继亮 +1 位作者 吴南翔 杨寅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4-285,306,共3页
用胞质阻断微核试验 ( CBMN)来检测浙江某地区地面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并与 Am es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水样中含有微量致突变物 ,CBMN试验和 Ames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说明 CBMN试验用作检测地面水致突变性是可行的 ,但... 用胞质阻断微核试验 ( CBMN)来检测浙江某地区地面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并与 Am es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水样中含有微量致突变物 ,CBMN试验和 Ames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说明 CBMN试验用作检测地面水致突变性是可行的 ,但灵敏度略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试验 AMES试验 致突变性 地面水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水质监测 人体污染 人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酶切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廉翔 吴望华 +2 位作者 范宏亮 张勇 张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7-1433,共7页
利用茎环结构定位探针构建了一个基于双酶切反应的级联信号放大体系,并将其用于核酸的检测.在该体系中,茎环结构定位探针首先是内切酶Tth EndonucleaseⅣ的作用底物,被剪切后又作为定位探针介导切口酶Nt.Bst NBI对分子信标实施剪切,将这... 利用茎环结构定位探针构建了一个基于双酶切反应的级联信号放大体系,并将其用于核酸的检测.在该体系中,茎环结构定位探针首先是内切酶Tth EndonucleaseⅣ的作用底物,被剪切后又作为定位探针介导切口酶Nt.Bst NBI对分子信标实施剪切,将这2步剪切反应结合起来可有效克服切口酶对于目标核酸中特定识别序列的依赖,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与目标DNA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相关,响应范围为1 pmol/L~1 n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识别单碱基变异的能力.此外,本方法序列设计简单,通用性强,仅改变定位探针的部分序列即可实现对不同目标DNA的检测.对掺杂于血清中的目标DNA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本方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信号放大 分子信标 切口酶 定位探针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