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中生代火成岩的Nd-Sr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沈渭洲 凌洪飞 +2 位作者 王德滋 徐步台 俞云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21个中生代火成岩的Nd—Sr同位素组成,其中火山岩的εNd值为-12.6—-4.9,ISr值为0.70613—0.71079,tDM年龄为1945—1296Ma;花岗岩类的εNd值为-12.9—-5...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21个中生代火成岩的Nd—Sr同位素组成,其中火山岩的εNd值为-12.6—-4.9,ISr值为0.70613—0.71079,tDM年龄为1945—1296Ma;花岗岩类的εNd值为-12.9—-5.8,ISr值为0.70533—0.71208,tDM年龄为1900—1230Ma,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这种相似性在同一火山-侵入杂岩体中表现更为明显,意味着两者在时、空、源方面具有同一性。与扬子地块的相比,华夏地块的中生代火成岩具有较低的εNd值,较高的ISr值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这种差异可能主要同这两个区域内基底变质岩在形成时代和成分上的差异有关。通过Sm—Nd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浙江境内的中生代火成岩可能主要是由基底变质沉积岩衍生的。原始岩浆的形成可能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来源 中生代 火成岩 钕-锶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土壤微量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次芳 陆景冈 董岩翔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前人从气候、地形、生物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入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迁移及其转化的地球化学规律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对于地质构造体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关系,构造运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迁移及富集的影响,即内力作用方面... 前人从气候、地形、生物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入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迁移及其转化的地球化学规律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对于地质构造体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关系,构造运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迁移及富集的影响,即内力作用方面,几乎完全缺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土壤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白垩系和第四系中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 被引量:9
3
作者 (Zhejiang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Party)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浙江省白垩系由下而上新建立三个岩石地层单位:(1)小平田组以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中、酸性熔岩及紫红色砂岩,厚度370~1100m,测得Rb-Sr等时线年龄108Ma,时代为早白垩中晚期)(2)两头塘组以紫红色泥宕... 浙江省白垩系由下而上新建立三个岩石地层单位:(1)小平田组以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中、酸性熔岩及紫红色砂岩,厚度370~1100m,测得Rb-Sr等时线年龄108Ma,时代为早白垩中晚期)(2)两头塘组以紫红色泥宕、粉砂宕为主,局部夹砾岩及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厚度175~690m,与上、下地层均为整合关系,产有恐龙蛋及甲龙等化石,时代属于晚白垩世;(3)赤城山组主要为紫红色砾岩、粉砂岩,偶夹凝灰岩层,厚度600~1000m,整合于两头塘组之上,顶部出露不全,产恐龙蛋化石,时代为晚白垩世。第四系镇海组,据清水浦41号钻孔资料,其岩性由灰黄一深灰色亚粘土、深灰一灰黑色亚砂土组成,出露厚度40m左右,含有孔虫、贝类等化石,并平行不整合于宁波组之上。其时代应为全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第四纪 岩石 地层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的岩浆混合作用 被引量:59
4
作者 周金城 张海进 俞云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6-247,共12页
浙江新昌拔茅地区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各种火山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6.3Ma)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在其中发现了中生代火山活动中岩浆混合作用的确凿证据,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复合岩流中的安山质岩浆是由同时代橄... 浙江新昌拔茅地区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各种火山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6.3Ma)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在其中发现了中生代火山活动中岩浆混合作用的确凿证据,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复合岩流中的安山质岩浆是由同时代橄榄拉斑玄武岩浆和流纹岩浆相互混合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复合岩流 岩浆 混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永康盆地沉积作用与成因地层格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汪庆华 斯小君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1期7-13,共7页
充填于永康盆地内的永康群内陆河湖相沉积物,可划分为9种沉积类型,不同时期的沉积岩相组合和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学特征不尽相同,并可划出8种沉积总体,组成盆地沉积的基本构成单位。该盆地的6个主要地质界面,限定了盆地5个等时性地层单位,... 充填于永康盆地内的永康群内陆河湖相沉积物,可划分为9种沉积类型,不同时期的沉积岩相组合和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学特征不尽相同,并可划出8种沉积总体,组成盆地沉积的基本构成单位。该盆地的6个主要地质界面,限定了盆地5个等时性地层单位,反映了盆地发展的5个演化阶段,称为5个沉积幕。沉积幕的叠覆,构成了永康盆地成因地层格架的整体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康盆地 沉积总体 成因地层格架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中生代熔结火山碎屑岩的新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剑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6年第1期49-58,123,共11页
熔结火山碎屑岩是浙江省火山岩中最为发育的一种火山碎屑岩类岩石。为阐述这类岩石的演化与火山活动机理关系,文中将其划分为熔结、焊结两种不同概念的岩石类型。通过此文介绍,为寻找古火山口及其有关的矿产资源提供信息。
关键词 火山碎屑岩 火山活动 流纹构造 玻屑 岩石类型 碎屑物 火山岩相 亚相 成岩过程 熔结凝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萧山国土资源调查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包超民 裴秀珍 +1 位作者 张岩 王孔忠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4期343-350,共8页
阐述了萧山地区地质演化简史和国土资源优势,分析了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提出了应该进行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外营力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等12 个方面的工作... 阐述了萧山地区地质演化简史和国土资源优势,分析了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提出了应该进行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外营力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等12 个方面的工作,论述了旅游、环境和土壤地质研究的有关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调查 环境 农业 旅游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南中生代晚期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38
8
作者 俞云文 徐步台 +1 位作者 陈江峰 董传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9,共8页
浙江东南部中生代晚期火山地层可划分为三个火山旋回 ,通过对不同层位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得出结果 :第一至第三旋回火山岩 (自下而上 ) εNd(t)值依次为 - 14.1~ - 6.2 ,平均 - 9.9;- 7.7~ - 6.4 ,平均 - 7.0及 - 7.5~ +0 .1... 浙江东南部中生代晚期火山地层可划分为三个火山旋回 ,通过对不同层位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得出结果 :第一至第三旋回火山岩 (自下而上 ) εNd(t)值依次为 - 14.1~ - 6.2 ,平均 - 9.9;- 7.7~ - 6.4 ,平均 - 7.0及 - 7.5~ +0 .1,平均 - 4 .6。t2DM值依次为 1.6~ 1.8Ga ,平均 1.7Ga ;1.4~ 1.6Ga ,平均 1.5Ga及 0 .9~ 1.5Ga ,平均 1.3Ga。由此可见 ,在不同的火山旋回之间具有明显的Nd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 ,它反映了该区中生代晚期火山活动随时间的推移 ,在构造环境和岩浆来源上所发生的有序变化 ,从而 ,Nd同位素示踪信息也就有可能作为火山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火山岩 钕同位素 浙江 火山地层 火山旋回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凝灰熔岩基本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9
作者 俞云文 汪庆华 任荣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3-69,共7页
凝灰熔岩是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岩石。它含有大量(约30~40%)的火山碎屑(主要为长石、石英晶屑,次为岩屑),基质为熔岩物质,是富含挥发份(主要是水)、粘稠性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浆,经过发泡→沸腾→斑... 凝灰熔岩是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岩石。它含有大量(约30~40%)的火山碎屑(主要为长石、石英晶屑,次为岩屑),基质为熔岩物质,是富含挥发份(主要是水)、粘稠性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浆,经过发泡→沸腾→斑晶破裂→溢流、侵出或侵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熔岩 成因 流变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