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新型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卫刚 胡伟群 +1 位作者 张蕊蕊 陈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5,共2页
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5种Strobilurin(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苯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7.78、22.51、9.05、3.52和3.17mg/L... 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5种Strobilurin(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苯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7.78、22.51、9.05、3.52和3.17mg/L,活性排序由低到高依次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苯醚菌酯,苯醚菌酯和肟菌酯的杀菌活性要显著高于嘧菌酯和醚菌酯。此研究结果可以为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BILURIN类杀菌剂 草莓白粉病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氯吡啶-2-基)-5-二氟甲基-1H-4-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姬文娟 许天明 +4 位作者 郑志文 朱冰春 李姣 胡伟群 孔小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以2,3-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1-(3-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6)与取代基苯胺(7)反应,制得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吡啶基吡唑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LC-MS)... 以2,3-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1-(3-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6)与取代基苯胺(7)反应,制得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吡啶基吡唑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LC-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mg/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瓜类炭疽病菌G ibberella zeae、瓜类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活性均不高,仅ZJ-10对瓜类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7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吡啶基吡唑 吡唑甲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卫刚 胡伟群 +1 位作者 张蕊蕊 陈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85-88,共4页
醚菌酯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组合,通过活体盆栽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进行复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与10%苯醚甲环唑WG(质量比分别为1:1、1:3、... 醚菌酯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组合,通过活体盆栽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进行复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与10%苯醚甲环唑WG(质量比分别为1:1、1:3、1:5、1:7、1:9)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57.91、121.83、116.65、114.07和108.08;5个配比中,1:1和1:3配比表现增效作用,其余3个配比表现相加作用。综合增效作用和防治效果两方面考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配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苯醚甲环唑 草莓白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氟磺草胺与吡氟酰草胺的联合作用及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勇华 赵恒科 +1 位作者 赵灵杰 侯建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2-818,共7页
吡氟酰草胺属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与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复配的联合作用及复配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田间防效,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了二者复配后的除草活性及联合作用类型,并通过田间小区试... 吡氟酰草胺属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与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复配的联合作用及复配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田间防效,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了二者复配后的除草活性及联合作用类型,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复配制剂对水稻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水稻的安全性。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后对稗、马唐、异型莎草及鳢肠的活性均表现为相加作用,二者复配的合适配比(质量比)范围为(1~2):(5~1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移栽后8 d茎叶喷雾处理,300 g/L五氟磺草胺•吡氟酰草胺(1:5)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对水稻田稗、异型莎草、耳叶水苋及丁香蓼有良好的防效:在有效成分用量112.5~135.0 g/hm^(2)剂量下,药后35 d,复配悬浮剂对上述杂草的总草株防效和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3.8%~95.8%和94.1%~96.1%,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对较难防除型杂草耳叶水苋及丁香蓼的防效,整体防效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单剂处理及当地常规用药22%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处理。五氟磺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能够在扩大杀草谱的同时提高防效,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水稻移栽田防除多种一年生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吡氟酰草胺 联合作用 杂草 抗性 田间防效 水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混配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蕊蕊 胡伟群 朱卫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23-825,共3页
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精甲霜灵与代森锰锌及其5个配比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毒力。通过共毒系数法计算出当精甲霜灵与代森锰锌质量分数比为1∶16时,两者表现增效作用,其余配比表现相加作用。此比例可以作为田间试验的指导比例。
关键词 精甲霜灵 代森锰锌 混配 烟草黑胫病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与肟菌酯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蕊蕊 胡伟群 +1 位作者 朱卫刚 陈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253-1254,1256,共3页
为了延缓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与肟菌酯2单剂抗药性的产生,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噻呋酰胺与肟菌酯及两者的5个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通过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计算出,当噻呋酰胺与肟菌酯质量分数比为3∶1时,两者表现最大的增... 为了延缓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与肟菌酯2单剂抗药性的产生,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噻呋酰胺与肟菌酯及两者的5个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通过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计算出,当噻呋酰胺与肟菌酯质量分数比为3∶1时,两者表现最大的增效作用,此比例可以作为田间试验的指导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肟菌酯 混配 水稻纹枯病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酸对芹菜的生长调节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蕊蕊 赵灵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588-1589,共2页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10%赤霉酸可溶片剂在芹菜上的施用时期及施用剂量。结果表明,10%赤霉酸可溶片剂在试验剂量下能增加芹菜的株高及单株重,对芹菜产量增加有促进作用,对芹菜品质无不良影响,目测试验期间未观察到药害症状。10%赤霉酸...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10%赤霉酸可溶片剂在芹菜上的施用时期及施用剂量。结果表明,10%赤霉酸可溶片剂在试验剂量下能增加芹菜的株高及单株重,对芹菜产量增加有促进作用,对芹菜品质无不良影响,目测试验期间未观察到药害症状。10%赤霉酸可溶片剂在芹菜上使用推荐剂量为稀释1500~1000倍,施用时期为收货前20 d左右,间隔7 d左右再施药,连续施药2次,茎叶喷雾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赤霉酸可溶片剂 芹菜 调节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七氟异丙基的3-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红敏 冯启 +4 位作者 翁建全 孔小林 魏优昌 袁静 邢家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含七氟异丙基的3-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 mg/L下,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8j在4 mg/L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含七氟异丙基的3-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 mg/L下,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8j在4 mg/L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酰氨基苯甲酰胺 七氟异丙基 全氟烷基取代苯胺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