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混合发酵去除生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姚晓红 吴逸飞 +1 位作者 汤江武 罗明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5期14-16,共3页
利用生物发酵法,对筛选出的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3种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乳酸... 利用生物发酵法,对筛选出的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3种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乳酸菌Lc2%,起始pH值自然,起始温度为30℃,发酵72h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被完全分解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豆粕 胰蛋白酶抑制剂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混合发酵去除生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晓红 吴逸飞 +1 位作者 汤江武 罗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6-18,共3页
本文利用生物发酵法,筛选出3种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并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0,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 本文利用生物发酵法,筛选出3种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并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0,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乳酸菌Lc2%,起始pH自然,起始温度为30℃,发酵72h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被完全分解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豆粕 胰蛋白酶抑制剂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果蔬根结线虫病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兵 韩佩娥 +3 位作者 朱凤香 张秀清 洪文英 冯忠民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通过阿维菌素 3种复配剂对西瓜、花生、番茄的药效试验 ,明确阿维菌素对根结线虫病和蛴螬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它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呋喃丹 。
关键词 生物农药 阿维菌素 防治 水果 蔬菜 根结线虫病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花生嫩果病变及真菌状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连平 王汉荣 +3 位作者 茹水江 方丽 冯忠民 张明忠 《花生学报》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对低温贮藏花生嫩果果实的研究表明,在花生嫩果果实上有真菌15种,以酵母菌、毛霉、曲霉菌、青霉菌、镰孢霉和交链孢霉等6种为优势菌,不同地区的花生嫩果果实上真菌状况有较大差异,花生嫩果果实上真菌数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度增加,... 对低温贮藏花生嫩果果实的研究表明,在花生嫩果果实上有真菌15种,以酵母菌、毛霉、曲霉菌、青霉菌、镰孢霉和交链孢霉等6种为优势菌,不同地区的花生嫩果果实上真菌状况有较大差异,花生嫩果果实上真菌数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度增加,贮藏花生嫩果的病变有褐(黑)、红(白)腐,果实长霉等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病变 真菌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白粉病药剂防治及防治技术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如 王汉荣 +2 位作者 徐永江 方丽 房聪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葡萄白粉病,通过室内不同杀菌剂对离体葡萄叶片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测定,筛选无公害的防治葡萄白粉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2 000倍、50%翠贝3 000、43%好力克SC、12.5%烯唑醇3 000倍、40%福星6 000倍、30%特... 为了更好地防治葡萄白粉病,通过室内不同杀菌剂对离体葡萄叶片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测定,筛选无公害的防治葡萄白粉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2 000倍、50%翠贝3 000、43%好力克SC、12.5%烯唑醇3 000倍、40%福星6 000倍、30%特富灵3 000倍对葡萄白粉病既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也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白粉病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文彩 郭世俭 +3 位作者 章金明 宋会鸣 陆剑飞 丁佩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0 5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 3龄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且具有速效性 ,药后 2 4h的LC50 为 0 0 5 38mg/L。田间试验亦表明 ,该药对甜菜夜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每 667m2 用 2 0 ,30 ,4 0ml处理 ,药...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0 5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 3龄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且具有速效性 ,药后 2 4h的LC50 为 0 0 5 38mg/L。田间试验亦表明 ,该药对甜菜夜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每 667m2 用 2 0 ,30 ,4 0ml处理 ,药后 1d防治效果达 64 86%、68 69%和 89 67% ,与对照药剂米满 33 3ml处理和抑太保 5 0ml处理防效差异达极显著 ,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 ,这与室内试验结果相一致。药后 7d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 30ml和 4 0ml处理的防效分别上升到 85 13%和 95 5 0 % ,与其它处理的防效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 甜菜夜娥 室内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丹降解菌H082的分离、筛选和抑菌性能研究
7
作者 竺利红 吴吉安 +1 位作者 孙东昌 施跃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56-157,共2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硫丹为唯一硫源生长的真菌H082,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082对硫丹的降解性能,并明确了其抗菌谱。结果表明:H082在7 d内对100 mg/L硫丹的降解率大于95%...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硫丹为唯一硫源生长的真菌H082,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082对硫丹的降解性能,并明确了其抗菌谱。结果表明:H082在7 d内对100 mg/L硫丹的降解率大于95%,H08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丹 微生物降解 绿色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姚晓红 吴逸飞 +3 位作者 王新 汤江武 蒋永清 黄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3,26,共3页
将33头处于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份与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20g/(d.头)和250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使奶... 将33头处于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份与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20g/(d.头)和250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使奶牛的日均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0.76%~1.95%(P>0.05),日增重提高8.59%~15.04%(P<0.05),日均产奶量提高7.45%~14.61%(P<0.05),乳脂率提高5.81%~8.14%,其中添加量为250g/(d.头)试验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产奶量 荷斯坦奶牛 乳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生活力和萌发的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文景芝 杨明秀 +1 位作者 郝中娜 刘春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7,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使大豆疫霉菌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卵孢子菌龄、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及其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菌卵孢子的生活力。胡萝卜琼脂平板上24℃密封培养条件下,30d菌龄的卵孢子...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使大豆疫霉菌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卵孢子菌龄、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及其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菌卵孢子的生活力。胡萝卜琼脂平板上24℃密封培养条件下,30d菌龄的卵孢子中只有10.56%处于萌动状态,但经0.4%的KMnO4处理20min或35℃处理5d后,萌动率分别提高到58.49%和83.55%,但并不萌发。以3mL大豆感病品种Sloan的根系分泌物为培养液,26℃黑暗或光照培养7d即可获得80%以上的卵孢子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卵孢子 生活力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巧云 赵华 +2 位作者 陈兵 韩佩娥 朱凤香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0-211,共2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水 =75∶2 5 (v/v)为流动相 ,用紫外检测器对5 %烯效唑乳油进行分离和测定。得出烯效唑含量测定的标准偏差为 0 0 5 8,变异系数为 1 17;方法回收率为 98 0 3% ,变异系数为 0 6 8。结果表明 ,该测定...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水 =75∶2 5 (v/v)为流动相 ,用紫外检测器对5 %烯效唑乳油进行分离和测定。得出烯效唑含量测定的标准偏差为 0 0 5 8,变异系数为 1 17;方法回收率为 98 0 3% ,变异系数为 0 6 8。结果表明 ,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且操作方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纹甜瓜新品种浙网29
11
作者 张跃建 谢鸣 +2 位作者 施泽彬 蒋桂华 王汉荣 《长江蔬菜》 2003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网纹甜瓜 浙网29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