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FMOP的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多目标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金鑫 唐德善 任加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84,76,共5页
针对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利用和谐理论指导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出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理论。同时,面对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区域缺水量最小、污水排放量最小、部门用水效益最大等为目标,... 针对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利用和谐理论指导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出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理论。同时,面对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区域缺水量最小、污水排放量最小、部门用水效益最大等为目标,构建了基于不确定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的区域水资源和谐配置多目标模型。通过对宿迁市水资源进行和谐配置,得到了整体优化的2030年宿迁市水资源和谐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配置 不确定性理论 IFMOP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的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
2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4 位作者 庄志华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90,共7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作为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配解决了其需要主观构建而导致的主观性问题;考虑到大坝评价等级的连续性,采用Wasserstein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性,并结合信息熵理论分析证据的可用性,克服了多证据融合时存在的高冲突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所建立的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模型应用于宁夏刘家沟水库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结果表明,2024年4-6月刘家沟水库土石坝的评价等级均为“正常”,与其他改进D-S证据理论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所建模型对“正常”的支持度最高,印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研究可为土石坝的渗压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云模型 改进D-S证据理论 Wasserstein距离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砂岩地质下双线供水管道力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3 位作者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粉质砂岩材质较为软弱,容易导致运行期双线管道出现破坏。为探究填筑厚度及内水压力对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太阳山供水工程典型管道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法,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 粉质砂岩材质较为软弱,容易导致运行期双线管道出现破坏。为探究填筑厚度及内水压力对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太阳山供水工程典型管道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法,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单层填筑厚度、内水压力对双线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填筑次数的增加和单层填筑厚度的增加,双线管道竖向位移逐渐增加,最大值为12.24 mm;单层填筑厚度增大,双线管道竖向位移增加速率较大;随着土体填筑次数的增加,双线管道拉、压应力均逐渐增大,最大值分别为0.148、0.568 MPa,土体填筑次数相同时,管片拉、压应力均随着单层填筑厚度增大而增加;内水压力为0.6 MPa时,左右线管道内、外侧环向变形、拉、压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外侧应力小于内侧应力,其中拉应力分别减小了25%、20.1%,压应力分别减小了16%、18.2%;在土压力+内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内水压力增加,双线管道变形、压应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拉应力逐渐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供水管道工程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数值模拟 填筑厚度 内水压力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冻侵蚀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徐存东 杨百昌 +3 位作者 王海若 邹璇 汪志航 李博飞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1-2110,共10页
针对寒旱区混凝土结构在复合盐冻侵蚀下耐久性快速降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的试验方案,以清水、3%(质量分数)NaCl+5%(质量分数)Na_(2)SO_(4)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研究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 针对寒旱区混凝土结构在复合盐冻侵蚀下耐久性快速降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的试验方案,以清水、3%(质量分数)NaCl+5%(质量分数)Na_(2)SO_(4)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研究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耐久性能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微观核磁共振试验探究各工况下混凝土试件孔隙率变化,建立分形维数模型探究内部孔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盐冻侵蚀对试件的损伤度;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随玄武岩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纤维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率,分形维数模型表明纤维掺量为0.15%(体积分数)、长度为25 mm时孔隙结构最为致密,微观核磁试验及分形维数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可为寒旱区水工混凝土性能优化及后期维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复合盐冻融 分形维数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劣化规律及寿命预测
5
作者 徐存东 张哲凡 +3 位作者 王海若 张海晨 曹骏 林哲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4,共7页
针对寒旱灌区水工建筑物遭受多种盐离子侵蚀与冻融破坏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快速劣化及服役年限降低等问题,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4种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及四种纤维长度,研究以清水、5%Na_(2)SO_(4)+3%NaCl复合盐溶液为介质在冻融过程中... 针对寒旱灌区水工建筑物遭受多种盐离子侵蚀与冻融破坏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快速劣化及服役年限降低等问题,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4种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及四种纤维长度,研究以清水、5%Na_(2)SO_(4)+3%NaCl复合盐溶液为介质在冻融过程中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变化,同时建立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的冻融损伤模型,分析了不同冻融介质下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损伤度,对各工况下混凝土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清水中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远低于复合盐溶液,纤维的掺入能有效降低因盐冻对试块破坏的程度,其中体积掺量为0.15%、纤维长度25 mm时对试块性能提升最优;根据Weibull预测模型得到拟合参数A、B的值及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模型寿命预测结果与各工况下混凝土试块耐久性能试验结果相一致,研究成果可为寒旱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能及服役寿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冻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耐久性 weibull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挟沙水源泵站侧向进水结构逆向建模方法及在流场分析中的应用
6
作者 田俊姣 徐存东 +2 位作者 王国霞 连海东 胡小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5-603,共9页
几何形态复杂的底部淤积对侧向泵站进水结构的水-沙流场产生特殊影响,为了准确构建淤积状态下侧向进水结构的精细化三维计算域模型,尽可能还原带淤结构的几何特征信息,并进一步探究淤积状态下进水结构的水沙流场特性和流态变化,基于逆... 几何形态复杂的底部淤积对侧向泵站进水结构的水-沙流场产生特殊影响,为了准确构建淤积状态下侧向进水结构的精细化三维计算域模型,尽可能还原带淤结构的几何特征信息,并进一步探究淤积状态下进水结构的水沙流场特性和流态变化,基于逆向工程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带淤进水结构的逆向建模方法,构建了可用于流体力学计算的完整三维计算域模型,并开展了淤积状态下侧向进水结构的水力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提出的三维逆向重构方法最大建模偏差仅为1.5981 mm,能够准确反映进水结构的实际几何边界和淤积形态,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验相吻合;泥沙淤积虽然对局部流场结构有所改善,但造成了结构整体水力性能的损失.该方法可为轮廓边界复杂的建筑物结构的几何建模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进水结构 三维逆向建模 水-沙两相流 数值模拟 现场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分流的同向换向器流量测量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龙博 赵进慧 +2 位作者 孙斌 梅从立 罗云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1-766,共6页
针对水流量标准装置中不同向开式换向器带来误差问题,研制了一种旋转分流型的同向换向器,分析了新换向器工作原理,建立了新换向器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根据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推导过程得出了流量测量结果不受脉冲触发位置、流速分布及换入-... 针对水流量标准装置中不同向开式换向器带来误差问题,研制了一种旋转分流型的同向换向器,分析了新换向器工作原理,建立了新换向器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根据流量测量数学模型推导过程得出了流量测量结果不受脉冲触发位置、流速分布及换入-换出时间影响的结论。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上对新研制换向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换向器较好地克服了不同向换向器对流量测量带来的误差问题,可以代替不同向换向器用于水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流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流量测量 旋转分流 换向器 标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流量测量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龙博 赵玉晓 梅从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6-1411,共6页
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安装角度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同一平面内双电极对布置模式的电磁流量计,建立了新的流量测量模型。在300 mm大口径水流量标准装置上对所研制的双电极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进行了特征系数标定和流量测量... 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安装角度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同一平面内双电极对布置模式的电磁流量计,建立了新的流量测量模型。在300 mm大口径水流量标准装置上对所研制的双电极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进行了特征系数标定和流量测量实验,同时进行了双电极对和单电极对电磁流量计测量误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双电极对流量计的测量示值误差不大于±1%,测量重复性不大于0.3%;相同安装角度条件下单电极对流量计的测量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显著高于双电极对流量计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及比对测试可以看出,所开发的流量计及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及实用价值,能够减弱流量计安装角度影响,提升流量计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插入式电磁流量计 电极 示值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地区设施甜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鲍飞飞 岳文俊 +1 位作者 蓝之羿 岳智臣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9期6-8,共3页
甜瓜反季节种植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杭嘉湖地区已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从滴灌系统安装、品种选择、育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杭嘉湖地区设施甜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并对设施甜瓜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设施甜瓜 栽培技术 反季节种植 滴灌系统 病虫害防治 大面积推广 杭嘉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陂湖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匡义 陈一新 +2 位作者 徐一琅 王志斌 张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10-315,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滨水区作为人与自然联系最紧密的区域,水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其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是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需要。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利用现状鱼塘改造,恢复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滨水区作为人与自然联系最紧密的区域,水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其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是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需要。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利用现状鱼塘改造,恢复具有千年历史的阳陂湖湖景。在水体生态修复上,该工程探索“三位一体”的综合系统性处理方案,在入湖水体的生态处理、内部水系的水质净化、水体循环等三个阶段的分别应用了生态海绵技术、湿地营建技术、水体循环技术。通过对比阳陂湖生态修复前后水质,结果表明:在综合运用三种技术对水体进行修复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为城市滨水区水体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行案例。同时,总结了生态海绵技术、湿地营建技术、水体循环技术的技术要点、适用性和优缺点,为相关水体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区 水体修复 生态海绵 湿地营建 水体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21的圩区河网水动力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存东 訾亚辉 +4 位作者 黄嵩 赵志宏 任子豪 胡小萌 王海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70,共10页
【目的】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地势低缓,河网结构复杂,为快速解决该地区因河网水动力不足而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急需研究河网水体运行状况调控方案。【方法】以太湖流域南浔区沈庄漾“溇港圩田”河网作为研究对象,构建Mike 21 FM二维河网水动... 【目的】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地势低缓,河网结构复杂,为快速解决该地区因河网水动力不足而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急需研究河网水体运行状况调控方案。【方法】以太湖流域南浔区沈庄漾“溇港圩田”河网作为研究对象,构建Mike 21 FM二维河网水动力模型,结合研究区河网改造后的水利工程布置和调度规则,提出定位增压的7种水动力调控方案,模拟分析河网在不同方案下流场分布规律,探究圩区河网水动力提升和流场改善的优化调度方法。【结果】模拟结果表明:活水和引排水方案虽能有效改善河网水动力,但对于中心水塘的水动力驱动效果不佳。在开启西南侧河道水泵和西部泵闸的情况下,河网内大部分区域的流速基本能维持在0.05 m/s左右,部分河道的流速能达到0.3 m/s以上,并且对中心水塘水体驱动效果最好。【结论】综合分析表明:所设计的7种调控方案均能有效地提升河网水动力,在开启西南侧河道1台水泵和西部泵闸时,流场分布最均匀且水动力整体提升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平原河网的水利工程水动力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调控方案 圩区河网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资源承载状态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存东 胡小萌 +3 位作者 刘子金 王鑫 任子豪 訾亚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明晰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过程,以甘肃省景电灌区为例,引入多级模糊分级理论建立水土资源承载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物元分析理论构建物元分析模型,同时集成黄金分割率、组合赋权法及云理论... 为明晰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过程,以甘肃省景电灌区为例,引入多级模糊分级理论建立水土资源承载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物元分析理论构建物元分析模型,同时集成黄金分割率、组合赋权法及云理论构建综合评价云模型,对灌区1994,2002,2010及2018年的水土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土协调度和地下水矿化度是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发生变迁的主导因素;研究区各时期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均处于“轻微承载-承载良好”,整体上呈良性演变趋势;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云的熵值(En)及超熵值(He)分别为0.0271,0.0263,0.0244,0.0267和0.0067,0.0078,0.0065,0.0057,数值较小,且He/En小于1/3,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呈现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物元分析模型 云模型 演变分析 水土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13
作者 岳文俊 岳智臣 周英杰 《河南农业》 2021年第20期17-18,共2页
番茄作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因其营养丰富,口味酸甜深受大众喜爱。同时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番茄还具有防止高血压、抗衰老以及消化不良等功效。近年,大众对番茄的需求逐渐提升,番茄市场前景良好。因此,做好... 番茄作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因其营养丰富,口味酸甜深受大众喜爱。同时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番茄还具有防止高血压、抗衰老以及消化不良等功效。近年,大众对番茄的需求逐渐提升,番茄市场前景良好。因此,做好番茄栽培技术的推广,保证番茄产量以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栽培技术 高效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某河岸型古城墙流—固耦合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志勇 郑晓亭 周建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1-698,共8页
兰溪市某河岸型古城墙不仅担负着老城区的防洪安全重任,而且也是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梅汛期和台汛期,由于连绵阴雨或大暴雨的作用,古城墙存在安全稳定性问题。以该古城墙为研究对象,对古城墙及其墙后土体工程地质进行了勘测,基于... 兰溪市某河岸型古城墙不仅担负着老城区的防洪安全重任,而且也是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梅汛期和台汛期,由于连绵阴雨或大暴雨的作用,古城墙存在安全稳定性问题。以该古城墙为研究对象,对古城墙及其墙后土体工程地质进行了勘测,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古城墙在50年一遇降雨强度下的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边坡—应力—渗流耦合模式对不同降雨历时的古城墙稳定性进行分析。此外,还对加固(倒挂井+防渗帷幕)后古城墙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古城墙未加固时,在遭遇50年一遇降雨入渗条件下,墙后孔隙水压力持续增大,3 d后城墙失稳。采用倒挂井+防渗帷幕加固后,墙后孔隙水压明显减小,基质吸力的消散得到抑制,最危险滑动面向深层移动,稳定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墙 流—固耦合 孔隙水压 加固措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力-生境分析的河道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冬菁 李一平 +2 位作者 崔广柏 段永刚 姚嘉良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8,156,共8页
针对现有河道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无法兼顾结果准确和流程简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水文频率、水力条件及生境需求的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选取流域控制断面进行径流还原,根据河道天然来水特性和水生生物需水特性划分水期,进行分期... 针对现有河道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无法兼顾结果准确和流程简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水文频率、水力条件及生境需求的基本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选取流域控制断面进行径流还原,根据河道天然来水特性和水生生物需水特性划分水期,进行分期水文排频;利用水力学方法计算断面流量与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态水深和生态流速等生境指标需求,综合分析得到不同水期下的河道基本生态流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浙江始丰溪流域基本生态流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Tennant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段水文站控制断面产卵育幼期的基本生态流量为16.0 m^(3)/s,一般用水期的基本生态流量为4.4 m^(3)/s,计算结果落在Tennant法的计算区间值中;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合理,可针对不同水期给出更为精准的基本生态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控制断面 水文频率 水力计算 生境需求 始丰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好溪流域致洪暴雨千米尺度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彦方 吴志勇 +3 位作者 李源 何海 欧剑 汪瑛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4,共5页
鉴于好溪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梅汛期和台汛期常突发强暴雨,致使其千米尺度下的数值预报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好溪流域2015~2020年的10场致洪暴雨事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GFS预报数据进行6、30、54 h的回顾性预报,并测试了5... 鉴于好溪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梅汛期和台汛期常突发强暴雨,致使其千米尺度下的数值预报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好溪流域2015~2020年的10场致洪暴雨事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GFS预报数据进行6、30、54 h的回顾性预报,并测试了5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千米尺度下,WRF模式模拟的降雨量偏小,对山区的预报效果优于河谷地区;Lin方案的整体预报效果最佳,而WSM3方案最差;选取的10场极端降水事件受到台风和西南低空急流等异常天气的影响,Lin方案和WSM5方案适用性较好;WRF模式对暴雨的预报效果优于大暴雨。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山区小流域致洪降雨的模拟和预报精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预报 WRF模式 对流解析尺度 异常天气 山区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力学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连映 聂俊坤 +3 位作者 夏进喜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6,共6页
为探究机组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刘家沟水库工业水厂#1、#2水泵机组埋土管道区间段为例,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左线管道的实测数据进行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反演,探... 为探究机组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刘家沟水库工业水厂#1、#2水泵机组埋土管道区间段为例,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左线管道的实测数据进行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反演,探究送水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力学特性及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泵站开机状态下两者的Mises应力相差较大、z向位移响应更为接近,相较于左线管道,右线管道所承担的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减小了30.6%、z向位移折减16.0%;流激振动作用下左线、右线管道的主频基本相同,分别为24.8、49.6、74.4Hz;随着Z3节点与右线管道距离逐渐增加,右线管道节点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值逐渐减小,振动衰减逐渐增加;随着左线管线距离的增加,振动能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供水管道工程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流激振动 数值模拟 荷载反演 力学及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侵蚀环境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寿命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存东 汪志航 +3 位作者 陈家豪 李准 王海若 徐慧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1-2120,2129,共11页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混凝土结构在盐-冻侵蚀下耐久性降低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0、0.6、0.9、1.2、1.5 kg·m^(-3))的混凝土试件,将其分别放入清水、3%NaCl、5%Na_(2)SO_(4)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试件质量损失率...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混凝土结构在盐-冻侵蚀下耐久性降低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0、0.6、0.9、1.2、1.5 kg·m^(-3))的混凝土试件,将其分别放入清水、3%NaCl、5%Na_(2)SO_(4)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试件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基于Weibull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分别建立标准模型,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结构的最大服役年限进行预测,同时结合SEM分析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清水冻融工况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要低于盐冻侵蚀,其中氯盐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侵蚀破坏最为严重;聚丙烯纤维的渗入可以有效减缓冻融侵蚀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衰减速率,削弱因外界侵蚀对抗压强度等带来的影响。当纤维掺量达到1.2 kg·m^(-3)时效果最优,灰色预测模型和Weibull两种模型的寿命预测结果大致相似,其中灰色预测模型只能根据现阶段所含有的数据进行大范围的推断,而Weibull模型预测结果较为精确。该结果可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和选择较佳的模型预测混凝土服役寿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Weibull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耐久性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条件下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存东 陈家豪 +1 位作者 李准 连海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探明玄武岩纤维细石混凝土在盐冻条件下的耐久性,准确预测混凝土在非线性特征及外界多因素影响下的强度变化,以甘肃景电灌区盐碱地的水工建筑物群及其服役环境条件为验证原型,通过开展室内材料试验,改变冻融介质(清水、3%NaCl溶液、5%... 为探明玄武岩纤维细石混凝土在盐冻条件下的耐久性,准确预测混凝土在非线性特征及外界多因素影响下的强度变化,以甘肃景电灌区盐碱地的水工建筑物群及其服役环境条件为验证原型,通过开展室内材料试验,改变冻融介质(清水、3%NaCl溶液、5%Na2SO4溶液)及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0、0.05%、0.10%、0.15%、0.20%),初步探究玄武岩纤维细石混凝土在不同盐冻环境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基于室内试验结果,通过构建天牛须搜索算法(BAS)与BPNN结合的BAS-BP模型,预测了盐冻条件变化下玄武岩纤维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验证BAS算法的准确性,同时构建经两个智能算法改进的BPNN模型,对不同模型计算得出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及误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玄武岩纤维掺入可以提高细石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纤维体积掺量为0.15%时,细石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最优;NaCl溶液中的试件比Na2SO4溶液的冻融损伤更严重。模型预测误差对比表明,BAS-BP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抗压强度 神经网络 天牛须搜索算法(B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曲弧面海堤护坡结构的防浪消能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晔凯 秦鹏 +4 位作者 李杰成 匡义 田蕾 吴仕琪 徐欣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研发新型海堤护坡结构对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提高海堤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钱塘江河口潮流强劲,而传统海堤护面光滑,难以对强大冲击浪进行有效缓冲的工程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具有双曲弧面结构的海堤护坡结构,采用室内水力试验和... 研发新型海堤护坡结构对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提高海堤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钱塘江河口潮流强劲,而传统海堤护面光滑,难以对强大冲击浪进行有效缓冲的工程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具有双曲弧面结构的海堤护坡结构,采用室内水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防浪效果、压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海堤护面结构通过有效引导、改变冲击浪的流向及流态,既能起到较好的消能作用,又能增强钱塘江大潮的观景效果,为复杂水流条件下海堤护坡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弧面 海堤护坡 室内水力试验 数值模拟 消能防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