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被引量:
1
1
作者
边靓
向荣
+1 位作者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中,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病毒末端结合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5’端共价...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中,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病毒末端结合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5’端共价连接。利用软件分析WYMV VPg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其N端具有核定位信号(NLS)序列,C端具有核输出信号(NES)序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VPg与GFP融合蛋白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GFP-VPg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eYFP(n)标记核仁结构蛋白Fibrillarin与VPg进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VPg与Fibrillarin互作且定位于细胞核中。根据VPg结构特点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与Fibrillarin的互作实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互作区域发生在N端NLS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VPg蛋白
细胞核定位
Fibrillarin蛋白
蛋白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上林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8-1303,共6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侵染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给亚洲地区的田间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BSDV有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基因组,编码12个蛋白。其中6个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成分(P1,P2,P3,P4,P8,P...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侵染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给亚洲地区的田间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BSDV有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基因组,编码12个蛋白。其中6个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成分(P1,P2,P3,P4,P8,P10),6个非结构蛋白分别为P5,P6,P7-1,P7-2,P9-1,P9-2。在非结构蛋白中,P5,P6和P9-1已被证实参与形成毒质结构,P7-1被认为可在细胞质中形成类似管状的结构作为病毒胞间扩散的通道,P7-2和P9-2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文章采用Pull-Down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等技术来鉴定水稻蛋白(日本晴)与P7-2蛋白间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通过Pull-Down实验分析,发现有4种水稻蛋白可与P7-2相结合,其中2个蛋白为转录相关蛋白,1个为氨基转移酶,还有1个为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病寄主中的转录相关蛋白和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的表达量上调,而氨基转移酶的表达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P7-2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质互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3
作者
谭子龙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5-370,共6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能够在植物宿主和昆虫介体中复制。同其他斐济病毒成员一样,RBSDV的复制与装配是在细胞质病毒包涵体结构即毒质结构里进行的。RBSDV...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能够在植物宿主和昆虫介体中复制。同其他斐济病毒成员一样,RBSDV的复制与装配是在细胞质病毒包涵体结构即毒质结构里进行的。RBSDV有10条基因组dsRNAs(S1—S10),其第9条片段(S9)的第一个阅读框(ORF)编码的蛋白P9-1是形成毒质结构的框架蛋白。将P9-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后,在本氏烟草的表皮细胞中单独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P9-1可以形成包涵体结构;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明了P9-1具有自我互作的能力,并形成包涵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包涵体
自我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被引量:
1
1
作者
边靓
向荣
孙丽英
陈剑平
机构
浙江
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
科学
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植物病毒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金
农业部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CARS-3-1-14)
农业部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子课题(2011ZX08002-001)
+1 种基金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作物病害防控"--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
浙江省植物病毒与组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09R50032)
文摘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是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其中,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病毒末端结合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5’端共价连接。利用软件分析WYMV VPg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其N端具有核定位信号(NLS)序列,C端具有核输出信号(NES)序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VPg与GFP融合蛋白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GFP-VPg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eYFP(n)标记核仁结构蛋白Fibrillarin与VPg进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VPg与Fibrillarin互作且定位于细胞核中。根据VPg结构特点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与Fibrillarin的互作实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互作区域发生在N端NLS区域。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VPg蛋白
细胞核定位
Fibrillarin蛋白
蛋白质互作
Keywords
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VPg protein
nuclear localization
fibrillarin
protein interaction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上林
孙丽英
陈剑平
机构
安徽
农业
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植物病毒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8-1303,共6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660)
文摘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侵染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给亚洲地区的田间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BSDV有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基因组,编码12个蛋白。其中6个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成分(P1,P2,P3,P4,P8,P10),6个非结构蛋白分别为P5,P6,P7-1,P7-2,P9-1,P9-2。在非结构蛋白中,P5,P6和P9-1已被证实参与形成毒质结构,P7-1被认为可在细胞质中形成类似管状的结构作为病毒胞间扩散的通道,P7-2和P9-2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文章采用Pull-Down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等技术来鉴定水稻蛋白(日本晴)与P7-2蛋白间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通过Pull-Down实验分析,发现有4种水稻蛋白可与P7-2相结合,其中2个蛋白为转录相关蛋白,1个为氨基转移酶,还有1个为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病寄主中的转录相关蛋白和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的表达量上调,而氨基转移酶的表达量降低。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P7-2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质互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Keywords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P7-2 gen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rotein interaction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分类号
S435.1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3
作者
谭子龙
孙丽英
陈剑平
机构
浙江
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
科学
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植物病毒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5-370,共6页
基金
973项目(2010CB126203)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2DFA3090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660)
浙江省植物病毒与组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09R50032)
文摘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能够在植物宿主和昆虫介体中复制。同其他斐济病毒成员一样,RBSDV的复制与装配是在细胞质病毒包涵体结构即毒质结构里进行的。RBSDV有10条基因组dsRNAs(S1—S10),其第9条片段(S9)的第一个阅读框(ORF)编码的蛋白P9-1是形成毒质结构的框架蛋白。将P9-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后,在本氏烟草的表皮细胞中单独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P9-1可以形成包涵体结构;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明了P9-1具有自我互作的能力,并形成包涵体结构。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包涵体
自我互作
Keywords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inclusion bodies
self-interaction
分类号
S435.111.4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边靓
向荣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张上林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谭子龙
孙丽英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