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净化策略评估
1
作者 倪征 卢磊 +7 位作者 朱寅初 陈柳 李鑫基 叶伟成 云涛 华炯钢 付媛 张存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0-799,共10页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研究于2021—2024年采集浙江省6种地方品种鸡的雏鸡胎粪、母鸡蛋清与公鸡血浆样本合计163453份,通过检测ALV p27抗原的阳性率分析ALV的感染情况,...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研究于2021—2024年采集浙江省6种地方品种鸡的雏鸡胎粪、母鸡蛋清与公鸡血浆样本合计163453份,通过检测ALV p27抗原的阳性率分析ALV的感染情况,并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评估净化效果。同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扩增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gp 85基因,对分离的ALV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p27抗原的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0.02%,其中,白耳黄鸡的阳性率最高,为43.87%。经过3个世代的净化,各样本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但不同品种的下降幅度差异明显,江山乌骨鸡的净化效果最优,3个世代后蛋清和血浆的阳性率均为0。从阳性样本中分离到2株ALV(ZJU2401和ZJU2402),经进化树分析均属于J亚群。研究结果表明,本净化方案切实可行,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地方品种鸡群AL的净化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净化效果评估 gp 85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蔡秀磊 韦强 +5 位作者 崔言顺 鲍国连 霍翠梅 季权安 张先福 李建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从浙江省养鸭场出现典型病变的病死鸭中分离到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形态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4株为Ⅰ型、14株为Ⅱ型,1株X型,3株XI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氯霉素比... 从浙江省养鸭场出现典型病变的病死鸭中分离到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形态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4株为Ⅰ型、14株为Ⅱ型,1株X型,3株XI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氯霉素比较敏感,对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青霉素、新霉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畜禽产区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残留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俐勤 钱鸣蓉 +6 位作者 卢立志 陶争荣 李国勤 冯尚连 陈志民 李锐 方丽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9-705,共7页
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建立了适合畜禽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共29种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废水样品经盐酸调节pH 6.0、离心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正离子模式测定... 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建立了适合畜禽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共29种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废水样品经盐酸调节pH 6.0、离心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正离子模式测定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负离子模式测定氯霉素类。空白地表水中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添加浓度为0.02~1.0μg.L-1,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添加浓度为0.04~1.0μg.L-1,回收率范围为68.6%~95.0%(n=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8%~12.3%,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2~0.04μg.L-1。利用该方法对养殖废水、养殖场附近河域20个水样进行测定,检出5种磺胺类化合物和氟苯尼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抗生素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序列的浙江省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联飞 施金虎 +3 位作者 徐雅岚 苏晓玲 胡福良 郑火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95-2403,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东方蜜蜂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基于浙江省10个地级市的448群东方蜜蜂样本,利用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序列进行遗传变异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4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6657,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61...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东方蜜蜂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基于浙江省10个地级市的448群东方蜜蜂样本,利用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序列进行遗传变异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4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6657,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61,表明浙江省东方蜜蜂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较低的核苷酸多样度。中性检验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浙江省东方蜜蜂可能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杭州、宁波与周边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与东方蜜蜂在当地的长期生存适应,以及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关。研究还新发现一个与国内其他地区东方蜜蜂差异较大的特殊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东方蜜蜂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曹联飞 苏晓玲 +2 位作者 陈道印 赵东绪 华启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6-991,共6页
为了解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现状,基于mtDNA tRNA leu~COⅡ序列对金华市9个区县市共81个中蜂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金华市中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共发现14个单倍型,其中主体单倍型... 为了解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现状,基于mtDNA tRNA leu~COⅡ序列对金华市9个区县市共81个中蜂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金华市中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共发现14个单倍型,其中主体单倍型JH1为9个地理群体所共享,与已报道的福建省中蜂主体单倍型以及浙江省丽水市的中蜂主体单倍型相同。金华市中蜂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610,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62,遗传多样性低于浙江省丽水市中蜂。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金华市中蜂不同地理群体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F_(ST)=0.212,P<0.01),但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78.79%),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21.21%。进一步分析发现金东区、浦江县与金华市其它中蜂地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阳市与金华市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也较大。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金华市中蜂可能经历过群体扩张。相关研究结果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 中华蜜蜂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思含 李天恩 +4 位作者 邓金华 孙洪超 闫文朝 石团员 王天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9-2640,共12页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以及对致病性新种:拉坦艾美耳球虫(Eimeria latan)、纳甘比艾美耳球虫(Eimeria nagambie)和扎利亚艾美耳球虫(Eimeria zaria)进行鉴定,从杭州、丽水、嘉兴3个地区7个养殖场采集新鲜鸡粪便349份。使...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以及对致病性新种:拉坦艾美耳球虫(Eimeria latan)、纳甘比艾美耳球虫(Eimeria nagambie)和扎利亚艾美耳球虫(Eimeria zaria)进行鉴定,从杭州、丽水、嘉兴3个地区7个养殖场采集新鲜鸡粪便349份。使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检查并计数每克粪便中球虫卵囊数,用显微观察法确定阳性样品中球虫种类,并进行PCR鉴定。随后,按地区来源、养殖方式、用途和日龄不同对鸡球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地区鸡球虫的总感染率为72.78%(254/349),共检出七种传统鸡艾美耳球虫和纳甘比艾美耳球虫。其中优势种为堆型艾美耳球虫,7个养殖场均为混合感染。PCR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场中4个存在疑似纳甘比艾美耳球虫的感染,其中A场纳甘比艾美耳球虫与澳大利亚株LR877717.1 COI基因序列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9.99%,聚成一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地区鸡球虫总体感染率较高,其中堆型艾美耳球虫田间感染尤其严重。所调查的浙江省部分地区部分鸡场已出现疑似纳甘比艾美耳球虫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鸡球虫 流行病学调查 纳甘比艾美耳球虫 堆型艾美耳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回肠炎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郭勇 沈贤俊 +2 位作者 缪晖 徐婷婷 韩新燕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猪回肠炎是一种由胞内劳森菌引发的世界性猪肠道传染疾病。该病菌能够影响细胞正常生长分化,并且会对肠道造成损害。在全球范围内,随着饲料端禁抗及生猪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场回肠炎的阳性率逐步攀升,已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本... 猪回肠炎是一种由胞内劳森菌引发的世界性猪肠道传染疾病。该病菌能够影响细胞正常生长分化,并且会对肠道造成损害。在全球范围内,随着饲料端禁抗及生猪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场回肠炎的阳性率逐步攀升,已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感染过程与机制、防控措施等四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猪回肠炎的相关研究,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回肠炎 胞内劳森菌 肠道疾病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华蜜蜂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东绪 苏晓玲 +2 位作者 曹联飞 华启云 胡福良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2期4-9,共6页
选择浙江省12个样点36群中华蜜蜂样本,每群随机抽取15只工蜂,每只工蜂测定27项形态特征指标。利用SPSS16.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境内的中华蜜蜂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因素分析结... 选择浙江省12个样点36群中华蜜蜂样本,每群随机抽取15只工蜂,每只工蜂测定27项形态特征指标。利用SPSS16.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境内的中华蜜蜂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因素分析结果提取3个特征值高(>3)的因素,包括了63.798%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分为4个类群:永康、义乌、金华、杭州和丽水的样本为第1类;长兴、黄岩、慈溪的样本为第2类;江山、嵊州和舟山的样本为第3类;苍南的样本与其他地区样本的遗传距离最远,单独为一类。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12个样点中华蜜蜂除后翅钩数样点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26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舟山中华蜜蜂的翅长、翅宽、第3、4背板总长、第4、7腹板总长及腿相关4项指标平均值最大,与其余地区中华蜜蜂形态差异性较大;苍南中华蜜蜂的蜡镜长、蜡镜间距离和蜡镜斜长指标均值最大,与其它地区中华蜜蜂形态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中华蜜蜂 形态特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嘉黑猪的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产肉性能和收益比较研究
9
作者 张若楠 门小明 +5 位作者 秦凯鹏 王彬彬 吴杰 丁向彬 徐子伟 齐珂珂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3-1211,共9页
为探究以绿嘉黑猪为母本的杂交利用模式,该试验开展了长白猪♂×绿嘉黑♀(长绿)、大白猪♂×绿嘉黑♀(大绿)、杜洛克猪♂×绿嘉黑♀(杜绿)的杂交组合,测定180日龄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性能,并比较了杜长大和3个杂交组合后... 为探究以绿嘉黑猪为母本的杂交利用模式,该试验开展了长白猪♂×绿嘉黑♀(长绿)、大白猪♂×绿嘉黑♀(大绿)、杜洛克猪♂×绿嘉黑♀(杜绿)的杂交组合,测定180日龄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性能,并比较了杜长大和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胴体品质、精细化分割部位的产肉性能及收益情况。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方面:长绿和大绿的体长显著高于杜绿(P<0.05);杜绿的体高显著高于大绿和长绿(P<0.05);长绿和大绿的活体背膘厚度显著低于杜绿(P<0.05)。胴体品质方面:长绿和大绿的体斜长显著高于杜绿(P<0.05);杜绿的胴体重量等级有35.71%评为二级,64.29%评为三级,表现最好。产肉性能及收益方面:杜绿与杜长大的大排占胴体比例均显著高于长绿(P<0.05);杜绿的大排、腹膘、后脚圈占胴体比例显著高于大绿和长绿(P<0.05);杜绿、大绿、长绿和杜长大半胴体精细化分割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02.83元、1385.21元、1309.05元和1108.65元;杜绿精细化分割销售收益最高。以绿嘉黑为母本与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中长绿生长速度最快,杜绿胴体品质好且精细化分割收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产肉性能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鸭共作的创意模式、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苗苗 殷徐康 +7 位作者 王寅 任晋东 卢立志 赖齐贤 张小明 耿玮 刘书悦 汤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4,共14页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创意农业技术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水稻种植体系的生态技术回应。通过梳理中国稻鸭共作的发展进程,创新构建“水-土-粮-经-碳”系统协同框架并阐明其机理,进而从调水、护土、稳产、增收、固碳层面分析其生态效应及影响...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创意农业技术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水稻种植体系的生态技术回应。通过梳理中国稻鸭共作的发展进程,创新构建“水-土-粮-经-碳”系统协同框架并阐明其机理,进而从调水、护土、稳产、增收、固碳层面分析其生态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稻鸭共作经历了理念植入与技术萌芽、技术引进与产业塑形、规范建设与技术推广、技术迭代与创意发展4个时期,深度融入并驱动了创意农业技术迭代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2)稻鸭共作显著优化水体理化性质,同时促进土壤结构改良,丰富土壤菌落与水体生物多样性,实现水土环境的生态调控和协同改善。(3)稻鸭共作有效促进了水稻产量与品质及鸭肉风味的提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种养综合收益,为创意农业技术模式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实践路径。(4)稻鸭共作显著抑制甲烷(CH_(4))排放并小幅影响其他温室气体释放,综合作用下使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整体下降,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未来在产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层面仍待突破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期提高稻鸭共作的适应性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土-粮-经-碳”系统 创意农业模式 生态效应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1
作者 李倩文 华涛 +3 位作者 常晨 颜星宇 李军星 唐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911,共11页
[目的]明确浙江地区某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情况,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脏血液、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并对其进... [目的]明确浙江地区某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情况,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脏血液、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菌株,并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PCR扩增及测序,明确分离株的血清型,检测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对小鼠的致病性,使用饱和硫酸铵法提取菌株分泌蛋白,并通过电泳分析蛋白主要富集区域。[结果]分离株在TSA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颜色灰白、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的菌落;接种至TSB培养基后,1~3 h生长缓慢,3~4 h进入对数生长期,4~12 h进入生长稳定期;革兰染色镜检呈红色短杆状、长杆状,长度不等,疑似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出现680 bp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相符。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检测到2型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BLAST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为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携带cdtA、cdtB、cdtC、vtaA1、rfaD、rfaE、gnd、cpaD、espP2、vacJ、rfaF、vtaA2、htrA和ompP2基因。该菌株以1.0×10^(9) CFU/mL剂量感染BALB/c小鼠,在5~10 h出现死亡,并引起小鼠肝脏细胞核浓缩、坏死,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混有红细胞和菌体,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青霉素等药物耐药,对氯霉素表现中介,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该菌株分泌蛋白大小主要集中在25~180 ku。[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获得1株血清2型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株编码多种毒力基因,具有致病性,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耐药性,并分泌多种蛋白。试验结果提示该猪场可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型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源饲料和竹源功能性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梓伊 孙富祥 +2 位作者 蒋永清 周玮生 石放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共6页
开发竹源饲料和竹源功能性添加剂不仅可以缓解粮食危机,提高竹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预防疾病发生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国内外现有的竹源饲料种类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开发竹源饲料和竹源功能性添加剂不仅可以缓解粮食危机,提高竹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预防疾病发生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国内外现有的竹源饲料种类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竹源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源饲料 畜禽养殖 功能性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蛋鸭养殖污水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李琳琳 蒋春青 +6 位作者 顾天天 冯伟峰 吴鲲鹏 曾涛 卢立志 易丹 赖玉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为探讨不同消毒剂(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对中大规模蛋鸭场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检测消毒0 h(对照组)2 h、8 h、26 h和32 h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大肠杆菌数量、细菌总数、氨氮(NH3-N)含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为探讨不同消毒剂(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对中大规模蛋鸭场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检测消毒0 h(对照组)2 h、8 h、26 h和32 h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大肠杆菌数量、细菌总数、氨氮(NH3-N)含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h)相比,聚维酮碘消毒2~32 h后,COD含量、细菌总数和pH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消毒32 h后氨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用二氧化氯消毒2~32 h后,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pH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氨氮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相较于聚维酮碘,用二氧化氯消毒2~32 h后,细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消毒8 h后,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与聚维酮碘相比,使用二氧化氯净化污水可明显降低饲养成本。研究表明,根据蛋鸭场的养殖成本和养殖生产中关键指标(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量)评判,二氧化氯是更优的消毒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鸭场污水 消毒剂 污染物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野鸭品种(系)生产性能及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舒琦艳 卢立志 +5 位作者 傅衍 王得前 原爱平 沈军达 陶争荣 李国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对70日龄斑嘴野鸭(Ⅰ组)、野生绿头野鸭×绍兴鸭(Ⅱ组)、西湖野鸭(Ⅲ组)以及野生绿头野鸭×西湖野鸭(Ⅳ组)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组的若干肉质指标。结果表明:鸭种是影响产肉力的主要因素,胸肉和腿肉的物理特性决定鸭肉的食用价... 对70日龄斑嘴野鸭(Ⅰ组)、野生绿头野鸭×绍兴鸭(Ⅱ组)、西湖野鸭(Ⅲ组)以及野生绿头野鸭×西湖野鸭(Ⅳ组)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组的若干肉质指标。结果表明:鸭种是影响产肉力的主要因素,胸肉和腿肉的物理特性决定鸭肉的食用价值;4组野鸭相比,Ⅱ组全净膛重最轻,胸腿肉比例高,胸肉最大,肉色最深,肉嫩度最好;Ⅰ组、Ⅲ组肉用性能和肉质次之,Ⅳ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 斑嘴野鸭 杂交野鸭 西湖野鸭 产肉性能 肉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青粗饲料霉菌毒素残留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会超 黄新 +3 位作者 吴建良 姜俊芳 宋雪梅 蒋永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6,共4页
随机抽取浙江省8家不同规模牛羊养殖场青粗饲料样品22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ELISA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含量。结果发现,68.2%的青粗饲料样品中检测到3种及以上霉菌毒素... 随机抽取浙江省8家不同规模牛羊养殖场青粗饲料样品22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ELISA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含量。结果发现,68.2%的青粗饲料样品中检测到3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残留。青粗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很低,仅从鄱阳湖草中检出,残留量低于我国及大多数国家对牛羊饲料黄曲霉毒素总量限定标准。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18.2%,4个阳性样品的残留量均远低于我国及欧盟对牛羊饲料相关限定标准。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0.9%、72.7%和90.9%,除压块玉米秸、野生谷壳、毛豆秆和金华稻草的呕吐毒素含量超出我国犊牛和泌乳动物配合饲料限定标准,该三种毒素在其他阳性样品的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及欧盟对牛羊饲料相关限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粗饲料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 伏马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浙江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检测及PEDV-S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杜晓莉 王一成 +4 位作者 吴润 徐丽华 袁秀芳 李军星 周晓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1-587,共7页
2010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暴发新生仔猪严重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浙江省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0—2013年收集的临床腹泻样品,以针对PEDV-S基因N端序列的RT-PCR检测病原,并测序其... 2010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暴发新生仔猪严重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浙江省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0—2013年收集的临床腹泻样品,以针对PEDV-S基因N端序列的RT-PCR检测病原,并测序其中的41份样品的扩增序列,分析PEDV-S1基因型变异情况。临床检测结果表明:PEDV临床检出率由2010年的42.86%提高到2013年的70%以上,并且浙江省各地的检出率都在50%以上;一年中7至8月份检出率明显降低。PEDV-S1基因N端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临床检测株的S1基因与传统毒株PEDV CV777的S基因序列及中国最早检测到的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远,可能浙江省PEDV的流行株可能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同时研究结果提示PEDV-S基因的变异可能是现有CV777毒株疫苗免疫保护力不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S1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1年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丽华 王一成 +4 位作者 袁秀芳 李军星 路斌 申世川 方维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7,共5页
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采集近4年来临床病猪病料1 118头份,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JEV,PCV2,PRV,PPV,PEDV和TGEV病原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1.71%,15.71%,27.16%,50.8... 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采集近4年来临床病猪病料1 118头份,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JEV,PCV2,PRV,PPV,PEDV和TGEV病原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1.71%,15.71%,27.16%,50.8%,1.99%,84.4%和9.0%。其中PRRSV,CSFV和PCV2每年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仍是浙江省猪场的主要病原;PRV和PPV近年来流行有所下降,该病已得到较好控制;2011年初发现流产病例中JEV的检出比例有明显升高,检出率高达39.29%;2011年2月在刚出生仔猪腹泻病例中PEDV检出率大大提高,造成严重损失。总之,浙江省猪场中PRRSV,CSFV和PCV2仍是防控的重点,但多病原感染或新变异株的出现也是近年来浙江省猪疫病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主要病毒性疫病 流行病学调查 PCR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地方鸡种禽白血病毒抗原检测与部分分离株GP85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征 陈柳 +4 位作者 华炯钢 叶伟成 云涛 朱寅初 张存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7-1362,共6页
为了解浙江地区地方品种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rius,ALV-J)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对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体内ALV的p27抗原进行了检测,从疑似感染鸡群中检测分离到5株ALV-J,并对其GP85基因进行PC... 为了解浙江地区地方品种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rius,ALV-J)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对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体内ALV的p27抗原进行了检测,从疑似感染鸡群中检测分离到5株ALV-J,并对其GP85基因进行PCR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9个地方鸡品系中,所有品系的鸡样本都呈现抗原阳性,其中101系的抗体阳性率最高,母鸡阳性率为40.48%,公鸡阳性率为16.54%;126系次之,母鸡阳性率为28.87%,公鸡阳性率为3.30%;171系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母鸡阳性率仅为4.08%,公鸡的感染率为0。为了解地方鸡群中ALV-J的遗传变异,对分离到的5株ALV-J的GP85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分离毒株的GP85基因大小均为924 bp,与预期一致;本研究样品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8%~98.5%,与原型毒株HPRS103核苷酸相似性为90.3%~97.0%,与国内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6.5%~99.0%。分离株与福建(FJ201308株)和广东(WF13株)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方品种鸡都不同程度感染ALV-J,而且分离毒株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提示我们应加强浙江省地方品种鸡ALV的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P27抗原 GP85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某地区保育猪群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现场调查与诊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爱军 赵灵燕 +5 位作者 李军星 周彩琴 张红丽 倪柏峰 黄晓兵 徐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4期14-18,43,共6页
2017年9—11月,浙江省某地区保育猪群病死数量明显上升,12月底调查人员对这一地区内的5家猪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经现场调查、座谈、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发现:该地区保育阶段猪群病死数量异常升高的主要病因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2017年9—11月,浙江省某地区保育猪群病死数量明显上升,12月底调查人员对这一地区内的5家猪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经现场调查、座谈、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发现:该地区保育阶段猪群病死数量异常升高的主要病因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2型,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造成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2型的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是主要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野毒感染,使保育猪死淘率增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对林可霉素和替米考星等耐药。结果表明,各猪场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上述疫病的免疫,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管理以及饲养管理工作,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保育猪死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诊断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蛋鸭品种蛋品质测定和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雅丽 尹兆正 +3 位作者 任晋东 陶争荣 沈军达 卢立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4-727,共4页
测定了浙江省2个地方鸭品种共6个品系各50个蛋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比重、哈氏单位、蛋白高度、蛋黄重和蛋黄比率等8项蛋品质指标,进行了品种和品系间的多重比较和各性状的遗传力估计。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显示,绍兴鸭的... 测定了浙江省2个地方鸭品种共6个品系各50个蛋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比重、哈氏单位、蛋白高度、蛋黄重和蛋黄比率等8项蛋品质指标,进行了品种和品系间的多重比较和各性状的遗传力估计。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显示,绍兴鸭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缙云麻鸭,缙云麻鸭蛋白和蛋黄品质优于绍兴鸭;品系间比较显示,绍兴鸭带圈白翼梢系和绍兴鸭青壳系蛋壳质量最好,优于其他品系,缙云麻鸭3个品系的蛋白和蛋黄品质差异较小;蛋品质各性状的遗传力估计结果显示蛋比重和蛋壳厚度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72和0.47,而哈氏单位性状最低(0.06)。结果提示,浙江省2个地方鸭种的蛋比重和蛋壳厚度两项指标可通过遗传选育进行改良,而蛋白高度、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应通过环境控制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品质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