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栗贮藏期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学平 贝亚维 +1 位作者 王强 邹皖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1,共3页
1997~ 1 999年对板栗贮藏期病害调查结果表明 ,浙江省板栗贮藏期病害发生严重 ,病害率高达 44 0 0 %~82 6 1 % ;病害症状复杂 (有 7种 ) ,前期以褐变、黑腐为主 ,后期以干腐为主 ;病原物有壳二孢属、刺盘孢属等 1 1种。不同板栗... 1997~ 1 999年对板栗贮藏期病害调查结果表明 ,浙江省板栗贮藏期病害发生严重 ,病害率高达 44 0 0 %~82 6 1 % ;病害症状复杂 (有 7种 ) ,前期以褐变、黑腐为主 ,后期以干腐为主 ;病原物有壳二孢属、刺盘孢属等 1 1种。不同板栗品种之间的病害率有较大差异。板栗进入贮藏期后 30d ,病害率迅速上升 ,1个月后魁栗品种病害率仍然上升 ,而青毛软刺、毛板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贮藏期 病害 发生规律 品种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和RFLP分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1 位作者 于涟 杜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因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JD ,DQ ,HY毒株的RFLP带型相同 ,但与经典的肾型IBV代表株 (即T株、Gray株、Holte株 )以及呼吸型H12 0 均不相同 ,与国内已报道的肾型DL毒株也不同 ,表明浙江省流行的肾型IBV很可能是新的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RFLP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
3
作者 项友斌 刘静 +1 位作者 阮义理 袁爱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13-219,共7页
利用10个大麦品种成熟胚,在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挑选不同培养时期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期和悬浮培养基对细胞系的建立有很大影响,一般以继代培养80-100天为最适;液体培养基... 利用10个大麦品种成熟胚,在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挑选不同培养时期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期和悬浮培养基对细胞系的建立有很大影响,一般以继代培养80-100天为最适;液体培养基以AA和MS较好。在AA培养基中加入AgNO_3Na_2S_2O_3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和阻止愈伤组织长根和长芽或变褐死亡。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可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细胞生长表现不同的特性,需采取不同的转培处理措施。经10-17周悬浮培养,在5个基因型中成功地建成了8个细胞团小、呈黄色或淡黄色、胞质浓、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植板后,除了2个再生白化苗,1个未能再生外,其余5个细胞系均再生了绿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成熟胚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大麦“Frances”游离小孢子的分离、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
4
作者 项友斌 刘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大麦小孢子单核中期的穗,经4℃预处理4星期后,直接剪成小段,捣碎、过滤、离心和洗涤后收集小孢子。用MSm+Maltose60.0g/L+1.0mg/LBAP对小孢子慢速振荡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小孢子分裂的小细胞团,经3星期左右培养,小细胞团总数... 大麦小孢子单核中期的穗,经4℃预处理4星期后,直接剪成小段,捣碎、过滤、离心和洗涤后收集小孢子。用MSm+Maltose60.0g/L+1.0mg/LBAP对小孢子慢速振荡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小孢子分裂的小细胞团,经3星期左右培养,小细胞团总数达最高,其频率为总小孢子的2.36%。这些小细胞团80%发育为类似体细胞胚结构,20%为典型愈伤组织,类似体细胞结构胚置于1/2MS+1.0mg/LBAP+0.2mg/LNAA+0.2mg/LZT分化培养基上,总分化频率为67%,其中绿苗率为39%,愈伤组织经胚性改造后,在1/2MS+4.0mg/LBAP+0.5mg/LNAA+0.5mg/LIAA培养基上分化,总分化频率为62%,绿苗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大麦 游离小孢子 细胞团 植株再生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anatin串联抗菌肽原核表达研究
5
作者 刘伟 李清海 刘仁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4-809,共6页
抗菌肽thanatin是一类广谱性的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对病原性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为了提高thanatin抗菌肽表达丰度,将3个thanatin单体拷贝基因进行串联,与MBP蛋白进行融合表达,表达的产物经过酶切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质谱鉴定,结... 抗菌肽thanatin是一类广谱性的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对病原性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为了提高thanatin抗菌肽表达丰度,将3个thanatin单体拷贝基因进行串联,与MBP蛋白进行融合表达,表达的产物经过酶切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3×thanatin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对核盘菌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3×thanatin最低抑菌浓度为6.6μmol·L^(-1),而化学合成的thanatin抗菌肽对核盘菌的抑菌浓度约为64μmol·L^(-1),3×thanatin抗菌肽对核盘菌的抑菌活性提升了约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THANATIN 串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